彰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守(     

A.kān

B.kàn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拟人)

B.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拟人)

C.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

D.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比喻)

3、“√”选择正确的文字或读音。(5分)

(1)盲女孩悄(qiāo qiǎo)悄地走近蝴蝶,手指悄(qiāo qiǎo)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2)她的(dí  de)确是一个人热爱学习的(dí  de)好孩子。

(3)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zhònɡ chónɡ ) 新长(zhǎnɡ  chánɡ)了起来。

(4)这个凶恶(wù  è)的魔鬼真可恶(wù  è)。

(5)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  攻)夫(练  炼)眼力。

 

4、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泰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5、我会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A、不但……而且…… B、如果…………

C、只有………… D、之所以……是因为……

(1)小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我们(   )要认真思考,( )要努力实践。

(3)   )你临阵退缩,(   )永远不会取得成功。

(4)   )听爸爸的话,(   )能使他的病好起来。

 

6、“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

A.方才 B.正好 C.方向 D.正在

7、在威尔伯几乎绝望时,夏洛对他说(  )

A.“我救你”

B.“别害怕”

C.“我答应你”

D.“我帮你”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理解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

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

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汗马功劳:________________

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句子是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衬托出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读邓稼先说的“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画“﹏﹏”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后,你想怎样评价邓稼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运用

①那是一棵树,当春雨滋润其胸怀时,草香浸入其肌肤。人们便会对它评头论足。

②叶覆盖了它的枝干,诗人说:绿叶是树的语言。画家说:绿叶是树的肢体。科学家说:叶是树的营养器官。舞蹈家说:叶是春天赋予树的舞蹈。树说:那些叶澄(chéɡ)澈的绿色确实很美,()每到冬天,它们就会枯黄凋落,第二年春天,又会随着春雨诞生,只不过不是去年的那些罢了。()叶只是我的皮毛,不是我。

③叶在隐约遮掩下露出了枝的身躯,诗人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画家说:枝是树的苍劲之处。舞蹈家说:枝是树冬日的独舞。科学家说:枝是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说:枝是我的茎脉,不是我。

④枝节下是树最苍劲的树干,诗人说:   画家说:   舞蹈家说:   科学家说:   树说:树干是我躯体内的骨,但也不是我。

那么树,你是什么?树说:我是自然所缔(dì)造的梦。

⑥诗人,画家和舞蹈家陶醉在自然的梦里,科学家沉默了,他永远也无法破坏这个自然里最美的梦。

1结合语段,联系上下文,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与评头论足的意思最接近的词,这个词是( 

A. 任意妄为   B. 指手画脚

2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树干是树的主体。

②树干是用重墨点出的部分。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树干是树木舞动的身体。

3文中第②自然段处应该填的词是(  

A.   由于   B. 但是  由于   C. 但是  所以

4读短文,完成填空:在文中,诗人、画家、舞蹈家和科学家分别对树评头论足。而在树的眼里,叶是它的 ,枝是它的 ,树干是它的 。它说自己是

5树是自然缔()造的最美的梦,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感受什么?(  

A. 自然的能力很大,会缔造梦。

B. 树想法的不可理喻。

C. 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D. 文中树会做梦。

12、课文精彩回放。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用“_____”分别画出第2-4自然段的中心句。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______句,又是_______ 句,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_______的特点。如,用鹅的______与狗的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与鹅的______对比。

13、阅读与理解。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__________ 痛楚——___________

【2】“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3】画横线的句子中,前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的善良。(填序号)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5】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短文中的这位老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故乡的芦苇

多年来最令我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就是那些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退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乐,孩子们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小伙伴还会从旧火柴盒上剪下小片片,当成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喽!开船喽!”于是,在一片欢呼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光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黄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每当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

【1】短文主要记叙了哪三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芦苇旺盛的生命力。

【3】文中说“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想一想,“船队”会载着“我们”哪些“纯真的幻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的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强调了作者不能忘记故乡的芦苇。

B.短文讲述的三件趣事所在段落的顺序可以互换。

C.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怀恋和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1】加点部分写出了黄继光爬得____________,表现出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黄继光为什么要向前“爬”,而不是“冲”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羊羊句子秘籍:

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

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啰嗦、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病句。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如: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违背换成违反

18、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第四单元:关注生活,看法独特。

要求: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请围绕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