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肺腑 麦浪 辽阔无银

B.飞弛 骏马 芽苞初放

C.镶嵌 蓑衣 膘肥体壮

D.河畔 丝绒 成群结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几个狐朋狗友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3、请为下面的句子选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        )

   (       )面包店老板怎么想,我(       )不会用国旗换取面包。

A.因为……所以……

B.不管……都……

C.不管……就……

D.虽然……但是……

4、选出加点字正确的释义。

1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喜欢在雨里跑跳。(   )

A.用头支承。 B.从下面拱起。 C.相当,抵。 D.表示程度最高。

2晚上,孩子们被着上床去“休息”。(   )

A.强迫索取。 B.靠近,接近。

C.逼迫,给人以威胁。 D.狭窄。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心。(   )

A.说话。 B.所说的话。 C.讨论。 D.

4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   )

A.数量大。 B.大多,大都。

C.表示相差的程度大 D.表示程度很高

5、亮亮学习不努力,总觉得自己还小,还来得及。可见他不懂得“(   )”的道理。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不怨天,不尤人。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6、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7、下列句子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下课了,在教室里下棋。

B.晓东养成了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C.同学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D.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任选其中一个造句。

(  )万千  奇峰(  )  危峰(  )  (  )地而起

红叶(  )     (  )壮阔     (  )不断     (  )雄伟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

寻南溪常道士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选自《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69年版)

注释:①南溪:县名,现为四川宜宾市的一个区。常道士:一位姓常的道士。道士,道教的神职人员。②莓(méi)苔(tái):青苔。③屐()痕:木屐踩出的脚印。古人多穿木屐游山。④渚(zhǔ):水中的小洲。⑤“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chán):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1】第二联“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两句诗同为写景,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脍(kuài)炙(zhì)人口,请说说好在哪里。(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屏息凝视:_________________

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文段中说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A.猫有时候老实,有时候不老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B.文段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无比喜爱之情。

C.猫的性格十分古怪,作者不喜欢猫的这种性格。

12、阅读理解。

春天到了,正是碧绿多姿的柳树茂盛的时期。

正在那纤细摇曳的万楼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嬉戏、追逐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

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般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似乎—— 快活—— 大约——

4.文中的小精灵指的是 ,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作者喜爱柳絮的原因是  

 

13、阅读《自然之道》,完成下面练习。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慌张__________ 着急__________ 冷漠__________ 赶快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解释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________

(2)像游鱼那样一个一个地出去。________

(3)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形容劳累的样子。________

3“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现当时紧张气氛的词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奔跑。

5课文告诉我们,如果不按_______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________的结果。

14、课外阅读。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guān   guàn),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gòng   gōng)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nèn   lùn)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都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请给短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把下面的关联词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只要……就        只有……才

【3】西双版纳的植物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仿照选文第二小节总分的写法,描写一下花园里盛开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鲁迅为了激励自己不迟到,在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你给自己准备了什么座右铭呢?把它做成漂亮的书签吧!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看《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荷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壮观的海上日出,奇特的双龙洞,美丽的颐和园……你游览过哪些景点呢?本次习作请大家以“难忘的__________”为题,记一次游览活动。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记得写清游览的顺序,可以参照本单元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