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搭配,划去不合适的词。(6分)
设计(图案 图画) (充满 充分)信心 心情(感激 激动)
(震动 感动)世界 岁月(艰难 艰苦) (猛烈 热烈)鼓掌
2、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是/永远/不满灭的/回忆。
C.哪/一颗星/没有光?
D.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下面四句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鸽子看见了,就摘下一片树叶,放在水面上。②蚂蚁爬到树叶上,很快就回到岸上。③一只蚂蚁不小心掉到水里。④蚂蚁对鸽子说:“谢谢你救了我。”
A.③②①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慢慢地变质 强烈地照射
B.暖暖的阳光 快乐地飞翔
C.柔嫩的羽毛 厚厚的松脂
D.清晰的月球 光明的未来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一句显示出了将士的高度自信。
B.后一句是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抗敌的精神。
C.这两句诗写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气势不凡。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规矩 折除 秩序
B.蝙蝠 警戒 详细
C.糟殃 臀部 徜若
D.绒毛 僻如 博斗
7、找出下面每道小题加点的字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昂首(áng )
B.闷雷(mēn)
C.驾驶(shǐ)
D.山崩地裂(bēng)
8、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词语填空。
彬彬(________) 惊慌失(_______)
(________)不惧 (________)如焚
(_______)萤夜读 焦躁(________)
1.天快黑了,妈妈还没来接我,(__________)的我差不多要哭了。
2.面对即将沉船的灾难,船长(__________),镇定地指挥船员转运乘客。
3.田野里,谷穗深深地弯着腰,仿佛正在(__________)地欢迎人们一样。
4.小刚在家中(__________)地走来走去。
9、阅读现代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荷叶·母亲(节选)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_____,她的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它与《荷叶·母亲》中“____________”意思相同。
【3】《荷叶·母亲(节选)》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________,把“我”比作___________。
【4】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节选)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
(一)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二)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三)
有一次,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1】从文中看,作者描写的老师是一个____(岁数)的小孩,名叫______。以下不是作者用来形容这个小孩特点的词语是(_____)(填序号)
A.善良、傲慢 B.爱惜、尊重 C.无所畏惧 D.恭维、谦虚
【2】文章已经用序号标示出三个部分,请你改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件事,并根据小标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标题: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真该做我的老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别人身上任何一方面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B.孙涵泊对外人总是显得傲慢,说明他很冷漠,这也是他唯一的缺点
C.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往往“童言无忌”“童心无邪”
D.孙涵泊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是很多大人身上所没有的,令作者欣赏
11、课内回放。
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1】大白鹅吃食时,是先____,再____,然后_______。
【2】白鹅是一种____的动物,这个选段从____上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3】这个片断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
【4】“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句中的“位”能不能改成“个”或“只”为什么?说明理由。
____。
12、阅读。
陈嘉庚办学(节选)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这时的陈嘉庚已年近五旬,两鬓染上了斑斑白霜。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1】选段第一句中最能表现陈嘉庚为家乡办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陈嘉庚兴办学校具体表现的句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了____________。
13、阅读《乡下人家》选段,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选段中描写了哪三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选段,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八大怪。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 –—— 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
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活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姑娘捧着沉甸甸,亮晶晶的钻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星期天,我们带着面包、鸡蛋、炊具等食品去秋游。(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7、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乐园。
试着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