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和例句一样的是( )
例:她不得不承认,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
A.她不承认,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
B.她承认,她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
C.她必须承认,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容貌。
2、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3、下面的词语分别指哪一类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B.纸老虎——比喻外表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能力很弱的人。
C.哈巴狗——比喻很负责任,忠于岗位的人。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迈出的历史性的一大步。这历史性的一步,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 , , , 。
①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
②昭示了中国人民探索未来的雄心壮志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跨越
④成为了带动人类前进的有力脚步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设记 清爽 别至 扑腾
B.冰雪 戏要 分裂 娇软
C.布料 衬衫 流淌 思绪
D.莫非 池塘 题前 负责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自然之道( ) 志同道合( )
A.方向,途径 B.道德 C.道理
(2)愚不可及( ) 望尘莫及( )
A.推及 B.赶上 C.比得上
7、下面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②一只小松鼠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以为他是一根木桩。 小松鼠在他肩头上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哪!
③达尔文每天工作后,喜欢到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样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记科学研究,还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思考一些问题。
④他一动也不动地在树下看啊想啊,站了好久。
⑤树上的松鼠妈妈可急坏了,它叽叽直叫,好像在警告小松鼠:“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木桩,是一个人啊!”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④②
C.③①④②⑤
D.④⑤①③②
8、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作者运用 的手法,把 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 , ”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非常孤独。
(2)“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把 比作 ,把 比作 ,作者所以这样比,因为作者观察的角度是 。
(3)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 、 ;漓江的山也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 、 。作者在写桂林山水的时候,分别写到大海、西湖、泰山和香山,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 。
(4)作者写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这里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写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用了 的修辞方法。
(5)《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作顺序是 。在写双龙洞的时候,先写 ,后写 ,重点写的是 。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的消息
风,飘绿了树枝,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
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
飞过树林,飞上山岗,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这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怜爱的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
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
啊,身边又钻出嫩绿出的小草……
【1】读诗歌,填空。
(1)这首诗押“(___) ”韵,第三节诗的韵脚是(_____)。
(2)读诗句,照样子写一写各小节写了哪些“春的消息”。
第一节:风摇绿枝条、水漂白鸭的羽毛 第二节:人们换春装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节:太阳明丽、小草发芽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2】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
A.惊喜 B.欢快和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_____)
(2)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_____)
(3)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_____)
(4)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_____)
【3】第五节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结尾用“……”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能仿照第三节或第四节诗写写你眼中的春天的消息吗?注意分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游千尺珍珠瀑
到过密云县的人,可能大都游览过鬼斧神工、景色独秀的黑龙潭和京都第一瀑。然而,您可知道,由京都第一瀑北上约15公里,还有一处奇观绝景——千尺珍珠瀑。
去千尺珍珠瀑,交通极方便,此景距公路不过百米,但却很隐蔽,要拐过一个山弯才可见到她的真面目。四周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无比的水墨画。拐过山弯,便闻水声。只见一股清泉从一处高高探出头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走近看,更是有趣。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落下,便自然解体,化作无数颗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万颗珍珠洒落。
这珍珠一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至今无人知晓。我们算了一下,水流从崖顶落地,需要7秒多钟。那么,如果按自由落体的公式计算……哦!高度竟达250米!我们简直被这自然奇景折服啦!
【1】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千尺珍珠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围绕千尺珍珠瀑________的特点来写的。请你把能表现该特点的语句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瀑布的情况呢?请你通过查资料再了解一些有关瀑布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白鹅(节选)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句中的“高傲”能换成“骄傲”吗?比较异同,再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全文的________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______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一个________句,承接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起下文“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如:用鹅的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鸭的________与鹅的________对比,突出了鹅的特点。
【4】选文中加点词语“如此”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起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读“ ”的句子填空。
(1)“一支”指的是___________,而不是全部的恐龙;“漫长”是指恐龙经过了__________,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2)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是说明性文章的一大特点。
【2】“二者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_________,“毫不相干”是说__________。
【3】选文主要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海洋中的懒汉
在茫茫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大圆盘”。一只海鸥刚想停上去歇歇脚,那“大圆盘”却一下子竖了起来,原来它竟是一条大鱼——翻车鱼。
翻车鱼的样子相当滑稽:头特别大,嘴特别小;一只背鳍高高竖起,像一张三角形的帆;身后像被切去似的,缀上一件短裙——那是尾鳍。这样的体形能很好地适应漂浮生活。由于它常浮在海面缓缓而行,有时还静止不动,所以人们喜欢称它为“海洋中的懒汉”。
翻车鱼堪称鱼中的“巨人”。它的长度可达三米,重可达一吨,以小鱼虾为食。
阴天时是见不到翻车鱼的,因为它已经潜入深海;晴天时,它就露出水面晒太阳。根据这个特点,人们送它“浮木”和“太阳鱼”的美称。
翻车鱼是鱼类的产卵冠军,一般的鱼一次产卵九百万粒已经算多了,可是翻车鱼却可以每次产三亿枚卵!由于它所产的卵很容易被别的鱼吞食,就只好靠多产卵来延续后代。翻车鱼( )产卵很多,( )成活的数量依然很少,是非常需要人们保护的。
澳大利亚沿岸的海滩上有时会发现搁浅的翻车鱼,这是因为它贪吃浅海中的小鱼虾,有时忘乎所以,等到落潮时想撤退已经太晚了。人们为了不让它死亡,常常出动十多个人,用绳子把它拖回大海。它真是又懒又贪啊!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很多词语加了引号,如“大圆盘”“巨人”等,这里的引号表示( )
A.引用 B.强调 C.特定称谓
【3】“海洋中的懒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它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的美称。
【4】画“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翻车鱼有什么特点?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1)样子滑稽。 (________)
(2)成活数量很多。 (________)
(3)体形不大。 (________)
(4)不喜欢晒太阳。 (________)
(5)不是鱼类的产卵冠军。 (________)
(6)产卵多。 (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桂林的山“奇”的特点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再写一个描写水的比喻句。
【3】文中三次出现带有“啊”的句子,你打算用___________的语气去读,因为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山 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渔民的儿子把一块硬东西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7、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1)顺河公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我的话,妹妹立即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感到特别高兴的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让你觉得伤心、委屈、难过的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3、要求中心明确,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