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
A.依照顺从; B.比得上,及; C.像,同什么一样; D.到,往。
【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
A.用手平拿着; B.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头; C.原因;起因 D.方面;项目。
【3】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 )
A.能担任,能承受; B.优美的; C.打败(对方); D.超过。
【4】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
A.用强力压制,硬逼; B.急促; C.接近; D.狭窄。
2、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真是( )啊!
A、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B、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C、芝麻开花——节节高
3、选字组词。
(道 到)谢 温(暖 )
输(夜 液) 鼓(厉 励)
宽(容 戎) 幸(福 )
(理 里)解 (终 冬)于
4、下列作者——朝代——作品不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范成大——宋——《四时田园杂兴》
B.杜甫——唐——《江畔独步寻花》
C.龚自珍——明——《己亥杂诗》
D.韩愈——唐——《早春》
5、读下面句子,写出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A.表示引用部分。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2)“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 )
(3)“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
6、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澎湃 泥沙 海滩 苍蝇
B.怒吼 柔嫩 平躺 豪毛
C.美餐 响午 海滩 苍蝇
D.包裹 波狼 断决 生机
7、《走月亮》中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间是在夜晚。
B.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C.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又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
8、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 青年近卫军 书价一元多钱
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 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 应该是个大人了
9、按要求做题。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 的时候:
着脚, 着手,
踏着 ,涉过 。
【1】按原文填空。
【2】从文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
①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曹操曾三请诸葛亮。这件事鲜为人知。
②曹操早听说过诸葛亮是个能人,就决定请诸葛亮当谋士。第二天,他领着程煜、曹洪等人马,带上金银财宝上了路。他们赶到卧龙岗已是中午,人困马乏,就到路边茶馆里歇脚。曹操先后吩咐曹洪与程煜去请诸葛亮到茶馆来叙谈,诸葛亮都没理他们。于是曹操便亲自出马。
③曹操一行来到茅庵门前,只见柴门大开,诸葛亮正在草堂读书。曹操进了屋,诸葛亮一没起身让座,二没磕头下拜。曹操强装笑脸,问:“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先生?”诸葛亮头也不抬,随口应道:“不敢!不敢!我是个山野村夫。听说丞相远道而来,专门在此等候。”说罢,把书本一合,斜着眼睛望着曹操。曹操仔细把诸葛亮打量了一番,果真气度不凡,就赶紧叫人抬上礼品,说:“先生足智多谋,专程登门请你出山.为我统一天下卖力。”
④诸葛亮一听,哈哈大笑,说:“丞相花大本钱请普通山民,不怕失了面子吗?”说罢,仰天大笑。曹操本来就谨慎多疑,以为诸葛亮取笑自己,后悔不该亲自来请他。曹操本想发火出气,又怕传出去,坏了礼贤下士的名声,支吾着说:“那就不必勉强了!”说罢,灰溜溜地走了。
⑤这件事传到民间,变成了一句歇后语:“曹操请孔明一没诚心。”
1.辨字组词。
矛( ) 谨( ) 诸( ) 悔( )
茅( ) 勤( ) 储( ) 诲( )
2.给短文取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曹操三请诸葛亮:第一次由___________去请,第二次由___________去请,第三次由___________去请。最终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是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词义,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
(1)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__________________)
(2)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填空。
(1)从题目看,这篇短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第二自然段写的庐山云雾的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
(3)庐山云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钱。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令全家焦虑万分。
全家人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陈家满目窘迫、凄凉。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那张摇摇欲坠的床上。男人缩了缩身子,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该还了,可她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法子,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些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妈妈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的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滑过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改善。”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第10段中“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这“疑问”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的“捏”换成“揣”为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金子般的心”,表现在行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字以内);表现在语言上最典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章原句子回答)。
【4】母亲的性格特征是( )
A.心地善良 B.勇敢大胆 C.处事果断
【5】“再穷不能穷孩子”中两个“穷”字的具体含义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①贫穷 ②穷尽 ③没有钱花 ④交不起学费
【6】结尾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 )肚彩头巾。①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②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 )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 )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③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在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4)作者抓住了农村田间特有的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相继凋谢,营造了丰收在望的________气氛。
14、阅读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仔细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以前的课本中这篇课文开头“乡下人家”后面有“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的词句,推测一下,新课本为何删掉了那些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说,“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这句话写得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肯定”一词表示的意思是否真的很“肯定”?应当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加点的“即使”是跟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搭配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句子,再选两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1.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2.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第5题选段围绕中心句举例子的写法,以“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为开头写一段话。(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