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下列词语和“恐龙 翼龙”关系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医生   病人 B.  码头

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

3、沙生植物的根很长,是因为(  

A.抗风刮

B.抗干旱

C.以上二者皆是

4、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妖怪  溜走 B.丫头  罢手

C.辛福  木牌 D.凌晨  脸颊

5、《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句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这首诗塑造了儿童 的形象。 (   )

A.清 辛弃疾 夏天 勤劳、活泼

B.宋 辛弃疾 夏天 勤劳、活泼

C.清 范成大 春天 可爱、悠闲

D.宋 范成大 春天 可爱、悠闲

6、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写在括号里。

1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 。(  )

A.简单 B.简洁 C.朴素 D.简朴

2面对神奇的金华双龙洞,游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   。(  )

A.震惊 B.震动 C.震撼 D.震颤

3傍晚,天边的云儿在夕阳的  下显得格外灿烂。(  )

A.映照 B.倒映 C.烘托 D.衬托

4一次  的机会,我感受到了乡村的乐趣。(  )

A.竟然 B.忽然 C.果然 D.偶然

5这件事太难了,我感到 。(  )

A.不知所措 B.无能为力 C.不以为然 D.不自量力

7、(本题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B.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告诉人们:幸福要靠劳动,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D.《繁星》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天上的星星很多很迷人。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的回忆 _________的枝头   _________的流苏

_________的金晖 _________的雪花   _________的树枝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朝著名诗人 __________

【2】补全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__

【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

(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 

莫愁前路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1、快乐阅读。

葡萄园

葡萄园里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架上覆盖着绿茵yīn 茵的叶片,就像长长的凉棚。架下挂着各种颜色的葡萄,青的、绿的、红的、深紫的、玫瑰色的、墨色的、白色的……好像走进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这里盛产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中国绿珍珠  马奶子  玫瑰  shí喀尔ĕr以及琐suǒ琐等葡萄

1.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写在横线上。

 

 

2葡萄架一个接一个是指园里葡萄架的数量( ),五彩缤纷是说葡萄的(   )各种各样。 

3.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这句话把 比作

4.给这段话的结尾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12、课内阅读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再写一个描写水的比喻句。

 

3文中三次出现带有的句子,你打算用___________的语气去读,因为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山 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13、课外阅读。

大江保卫战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提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提!”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 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坑(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国老师周送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

劈波斩浪: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短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这句话点明了情况的危急,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战士们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

B.短文第5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民解放军比作“红五星”和“迷彩服”,这样写让读者心中生出崇高的敬意。

C.短文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飞向”构成排比句式,向我们展示出战士们奋勇救人的英姿。

D.“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副对联是对官兵们抢险救灾情景的高度概括。上联主要从听觉的角度反映出环境的恶劣,下联主要写官兵们的付出,言简而意赅。

3下列对写作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B.短文开头交代了大江保卫战的背景,营造出形势万分危急的氛围,点明一场大江保卫战已经打响!

C.作者所选的事例典型而突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使读者在感动的同时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D.本文既有对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人的写照,点面结合,使得子弟兵的本色得到充分的展现。

4短文中哪个场面打动了你?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仔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鸡和鸭都有翅膀,却为什么不能飞?

①人类不能像鸟儿那样飞,是因为鸟儿有翅膀,人类没有。鸡和鸭像鸟儿一样也有翅膀,可是为什么它们不能飞呢?

②在很久很久以前,鸡和鸭也是能飞的。那时候的鸡和鸭不像现在这样住在鸡窝鸭棚里,而是生活在野外。那时的它们是体形比现在要小一点的野鸡、野鸭,是擅长飞行的鸟类。它们在野外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或者嬉戏玩耍。

③我们的祖先那时靠狩猎为生,他们捉野鸡、野鸭,捉得多了,一时吃不完,就把它们放到笼子里圈起来。人们给它们喂食,它们便不用自己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也不用害怕敌人的追击。就这样,经过了好多代,渐渐地,野鸡、野鸭就变成了肥胖的家鸡、家鸭。后来,它们飞翔的本领也就慢慢退化了。

④其实现在的鸡鸭也能飞,不过只能飞2-3米高而已。

1一位同学想知道“鸡和鸭飞翔的本领为什么会退化?”你会提醒这位同学阅读第( )段内容解决问题。

A. B. C.

2下面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和鸭像鸟儿一样有翅膀,可以像鸟儿那样自由飞行。

B.鸡和鸭原来能飞行,后来因被圈养,飞行能力慢慢退化。

C.鸡和鸭是能够飞行的,只是飞的高度很低,而且飞不远。

3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鸡和鸭飞行能力退化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B.很久很久以前的鸡和鸭比现在的鸡鸭大多了。

C.现在的鸡和鸭需要自己找食吃,常被敌人追击。

4关于鸡和鸭有翅膀不能飞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给它喂食,不用自己寻找食物,也不用害怕敌人的追击。

B.它们住在鸡窝鸭棚里,不是生活在野外,没有飞翔的空间。

C.经过好多代,野鸡、野鸭变得肥胖,它们飞翔的本领退化了。

5关于本文的写作特色,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用疑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和思考,吸引读者去探究原因。

B.语言简单易懂,使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得清楚明白。

C.短文用人类与鸡、鸭做对比,突出鸡和鸭不能飞行的特点。

6本文与老舍笔下的《母鸡》相比,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重在介绍科普知识,而《母鸡》侧重表达赞颂之情。

B.两篇文章都和鸡有关,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C.本文除了写鸡,还写了鸭,而《母鸡》一文只写了鸡。

7下面一定不是出自《十万个为什么》的是( )

A.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

B.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C.为什么纳米技术作用那么大?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文中举出的例子没有(  )

A.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B.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纳米缓释技术,可以让药效缓慢释放,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D.纳米可以用在洗衣机的洗涤功能。

3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发挥想象说一说,纳米技术将来出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8、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1)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

(2)语句要通顺,叙述要真实、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