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是( )

A.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C.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D.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B.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

C.通过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使我们懂得了快乐应当同他人分享的道理。

D.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3、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声音)高而刺耳。(尖锐)

B.(脸、身体)极瘦。(消瘦)

C.幼小的鸡。(雏鸡)

D.抖动摇晃的样子。(摇动)

4、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

B.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C.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D.雨来好像没听见一样,撒开脚丫往后院跑。

5、关联词运用合适的一项是( )

灰尘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A.无论……都……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6、关于现代诗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起来虽然悦耳动听,但却难以找到节奏。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但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

C.语言的表达一般。

D.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7、下列词语类型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心急如焚

B.彬彬有礼

C.焦躁不安

D.提心吊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句子,并完成练习

1.到下蛋的时候,他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了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1)画“ ”的句子把母鸡当作________来写,生动地表现了母鸡十分爱________;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母鸡的_______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用上“因为”…… “所以”……分别改写前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这些词语是对母鸡性格的概括。

(3)这三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3.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这句话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形象地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以及傲慢之态。

4.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1)这句话用“________”一词表示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听,大自然的声音

听,大自然的声音

那是月光轻吻平静的湖面

听,大自然的声音

那是微风低拂茂密的深林

闭上你的眼睛倾听吧

感受这一刻的静谧与温馨

小鸟在愉悦地歌唱

花儿在悄悄地绽放

你听见了吗

小草在发芽.新的生命在成长

你听见了吗

流星在划落,美的瞬间在闪光

听吧,大自然的声音如此美妙

可是,哭泣吧可怜的人儿

你再也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了

城市的喧嚣取代了月光湖面的温柔

灯红酒绿赶走了鸟语花香

高楼林立替换了广阔海洋

可怕的是

这个噩梦仍然继续着

或许,多年后

当农村被城市覆盖

那大自然的声音将只是一种回忆

我怕有一天

当儿子问我鸟儿的叫声是怎样的时候

我会不知所措

【1】补充短语。

_____的湖面 _____的声音 _____的深林

_____的喧嚣 _____地绽放 _____地歌唱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

喧嚣: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的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从选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云彩_______的样子,形象而生动。

3“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对这句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夜晚,孩子们透过天窗可以看见一粒星,一朵云,掠过的一条黑影。

B.孩子们透过天窗所见,想象到的乡村之夜美丽而神奇。

C.孩子们的想象是无中生有,虚而不实的,没有意义。

4“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只能在屋里通过天窗看外面,不能看到全景,但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B.孩子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强烈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11、课内阅读。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选文中有两个这样”,意思有所不同。  

(1)“这样工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总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的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作者直接抒发了对总理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段,回答问题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éng fè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zé zhé)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bèi bēi)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我会划掉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怀疑( 责备( 信奉(

(3)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意思是什么?

—————————————————————————————————

(4)一个事实指什么?请用~~~~~线画出来;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请用—— 线画出来。

(5)按要求改写句子。

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6)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

 

13、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两个小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选段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节选)

①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

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关于无人机,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它被称为会飞的机器人 B.它是遥控飞行装置

C.它的发展始于美国军方 D.它的造价居高不下

2第④段中,作者写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的事例,目的是说明(   )

A.当时灾情严重 B.无人机用途广泛

C.四川灾害频发 D.无人机设备先进

3无人机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无人机(   )

A.造型小巧可爱 B.娱乐功能强大

C.制造成本降低 D.带有神秘色彩

4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对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无人机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B.无人机民用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C.仿生无人机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D.便于抗震救灾时国家征集使用

5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句子。

(1)那碰着岸边石头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7、修改病句

1.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就可能成一个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苹果、西红柿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

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受尊敬、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风趣……  

②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③语言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