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怪(yăo) 着(chòng) 长(shòu) 旗(zhì)

B.走(niăn) 气船(zhí) 呼(xiào) 丝(lŭ)

C.盖(fù) 口(găng) 住(yè) 墙(qì)

D.住(lŏu) 结(hūn) 神(shèng) 弄(fŭ)

2、理解句子含义。

1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句中连用了三个“也许”,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确定那黑影到底是什么东西

B.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会把那黑影想象成各种东西。

C.屋子里太黑了,看不清东西任何东西在孩子们眼里都只是一团黑影。

2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只能在屋里通过天窗看外面,不能看到全景,但他们仍能通过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物,加上丰富的联想,想象出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

B.孩子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某种东西看成另一种东西。

C.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强烈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参观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

B.《海上日出》一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C.《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重点描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D.《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的一篇游记。

4、下面不能与语言搭配的一项是(   )。

A. 真实的   B. 富有诗意的   C. 有魅力的   D. 雄伟的

5、关于“屏”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屏”是个多音字,在“珍珠屏”中读作píng,在“屏住呼吸”中读作bǐng。

B.“屏弃”与“屏息凝气”的“屏”意思相同。

C.“屏”属于半包围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尸部,再查6画。

D.“屏”当读“bǐng”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B。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闹嚷(rāng)   鱼(pǔ)

B.吞(mò)       (suo)

C.浑身数(xiè)   杂(cān)

D.嘴(mín)       箕(bǒ)

7、下面诗题、作者、题材、表达的精神品格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送别诗——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B.《塞下曲》——唐代卢纶——边塞诗——憧憬塞外风光

C.《墨梅》——元代王冕——题画诗——不向世俗献媚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课文,补全下面的词语,并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左________右盼  ②从容不________ ________长而去 ________不相让

⑤一丝不________  ⑥大________大样  ⑦不胜其________  ⑧局促不________

(2)傍晚,一位老奶奶在火车站口________,好像在寻找什么人。

(3)李老师对待工作________,遇事________,深受大家敬佩。

(4)他拿了同桌的东西,面对老师严厉的眼神,他显得有些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

A.清平yuè B. wēn C.chú D. lián

3“最喜小儿亡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这个“小儿”的顽皮?______

4“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照样子,写词语。

阴惨惨(ABB式) ___ ___

【2】船长沉入大海时,“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说明( )

A.他面对死亡很害怕,无话可说。

B.他的救援工作结束了,能平静无畏地面对死亡。

C.他没有思想准备,没机会说话。

【3】船长的“做人之道”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jiào   jué)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gēng   gèng)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我认为“明星”、“微尘”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

重复(                    更改(                     缺点(                  出席(       

【5】“明星”在文中指___________,“微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7】结合短文,选择正确的说法(     

A.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B.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C.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8】“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好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片段,回答问题。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1】这段对话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了哈威尔船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船长。

【2】从船长和机械师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情况?

炉子已经被__________,火_____,机器也_____

【3】下列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正确的是( )

A.船长有枪,所以人们都不敢违抗他的意志。

B.这里的一个伟大的灵魂是个幻象,大家已经被吓坏了,所以产生了幻觉。

C.哈威尔船长没有恪尽职守。

D.船长想到的是先救乘客,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震撼着船上的每一个人,人们从心底升腾起崇敬和信服之感。

【4】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名乘客,当你听到这些对话你还会惊慌失措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_______________

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________________”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得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送到别人面前。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

(1)悄无声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无全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抓住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内容给文章拟个合适的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在第5自然段中,请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5从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人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样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神乖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似将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当这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1】围绕以下内容,提取信息,制作读书卡片。

(1)纳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机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用“ ”在文中画出说明纳米是“极小的”又是“神奇的”内容。

【4】纳米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想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有人说这毕竟是想象,不是现实,那这种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中想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下列要求完成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读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使我感触很深。

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他勇敢地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着车厢,上了窗口。

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比喻句: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陈述句: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

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快乐习作。

本单元大家学习了许多现代诗歌。以前我们还学习过不少古诗词。这些诗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他?他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它唤起哪些共鸣?请你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别忘了给习作拟一个好听的名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