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从容镇定     抓耳挠腮       踉踉跄跄

B.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碧波万顷

C.恍然大悟     乐此不彼     相映成趣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夜(zhòu)       (chù)        (jí)          风光旎(yǐ)

B.琴(xián)       性(bǐnɡ)       (juàn)       碧波万(qǐnɡ)

C.弓(nǔ)          骨(quán)       持(jīn)        老干枝(qíu)

D.物(huì)        住(suān)       (zhènɡ)     龇牙嘴(lié)

3、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古典名著《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塑造了 一群好汉形象。

B.《摔跤》一文选自丰子恺的《小兵张嘎》,文中对小嘎子、小胖墩儿动作的描写尤为传神。

C.《手指》一文语言风趣幽默,展现了一只手上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和用处。

D.《青山处处埋忠骨》为我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作为父亲平凡的一面。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jì mò   páo xiào   ɡuǒ xié jī fèn wēn wén ěr yǎ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qiáo bāo   pài qiǎn ōu zhōu kù xínɡ jiē tóu xiànɡ wěi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至少三个符合条件的成语或诗句

1、有关适得其反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有关的多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惭愧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诚信有关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讲了毛泽东的爱子______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 的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多音字辨析。

1.了:①le _____    liǎo ____  

2.着:①zhe _____   zháo____ 

3.应:①yīng_____  yìng_____ 

4.间:①jiān____  jiàn_____

8、形近字组词

碗(________     燥(________      骏(________

婉(________     澡(________      俊(________

矫(________     疾(________      泱(________

骄(________     嫉(________      殃(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老师我想对您说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_______ 激励________   坦诚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 ______ ________ _____

谆谆教诲:_______ ________ _____

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感悟部分

《手指》(节选)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 扳枪机必须请他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等  虽有大拇指相助 终是要他主干的。

【1】给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画“﹏﹏﹏”的句子中,“他”指的是_______,与其他三指相比,“他”的缺点是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功用和品质。

【4】选文突出表现了食指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对食指的描写,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后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是怕你会摔伤,而是说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是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1联系上下文给词语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

①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

②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

A.交通信号灯。 B.  红灯和绿灯。   C.生活中的规则。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引用小约翰 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  

引用瑞士小孩 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  

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含义。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画鸡斗架

  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画国画,还是校美术组的组长呢!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阳台上吃早饭。突然,一声声沉闷的“咯咯”声从院子外面传来。我出门一看,哟,原来是两只大公鸡在斗架:一只红公鸡伸着涨得通红的头冲着对方,颈上一囤勃发的羽毛竖起,两只翅膀由于使足了劲微微地(晃动  抖动)着,鸡冠像小山一样耸立着,双腿微微向后弓着,随时(准备  打算)向对面那只芦花鸡扑去。对面那只芦花公鸡也毫不示弱,张开的翅膀使劲拍动着,红里透绿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红公鸡,似乎在寻找机会袭击对方。相持片刻,终于相搏了。两只公鸡随着两脚一进一退,整个身子也是一扑一闪,(疯狂地  发疯地)“咕咕”叫着。双方慢慢在地上转着圈子。或攻或守,斗一阵,歇一阵。我默默地凝视着相斗的公鸡,突然心头一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吗?我马上拿来铅笔和画板,(飞快地  迅速地)勾画着这个决斗场面。

  晚上,我铺开宣纸和早上画的草图,回忆着平时看到的斗鸡场面,并把回忆起来的场面与图上画的场面融合起来。渐渐地,一幅公鸡相斗的画便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挥动毛笔急促地画着,雪白的宣纸上出现了两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大的一只微微蹲着,稍小的一只则是拍着翅膀正伺机待扑。两鸡争强斗胜,互不相让。这不是奋发竞争、敢于拼搏精神的体现吗?这幅取名为《相持不下》的图画,在市里举办的“六一”儿童画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鸡(   )   拼(   )   清(   )

(2)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用得合适的词语上画“√”。

(4)结合上文,解释下列词语。

  毫不示弱:__________   袭击:__________   伺机:__________

(5)找出短文中的反问句,抄写一句,并将它改写成陈述句。

  抄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3个自然段拟出小标题。

  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名人书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106,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18日和19,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的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  珍贵—(   ) 销毁—(   )

4选文第1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_____形成对比。(填文中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

4第3自然段中“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中的“自言自语”体现了老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龙虾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两只龙虾。我见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找来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把它们放了进去。因为我知道龙虾是在海洋里生活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龙虾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里搅和了一下。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的。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一条尾巴,真像一个拐棍。它的尾巴可以卷到腹部下面,因为在水里,所以就不容易看见。

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还在盆底游泳。我把食物扔到水中,只见两只龙虾一齐游向食物,游到盆边上,用前面的两条小腿抓住食物,一点一点住嘴里送。

它们游泳时,那只小一点的龙虾表现得很出色,它两只大螯从头的两端直伸出去,尾巴上下拍打着水面。啊!它还会倒着游泳呢?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可是有一次,我看见大一点儿的那只龙虾,用它那只大螯夹住了那只小一点的龙虾的大螯,它们俩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大龙虾用尽全身力量,把小龙虾翻了个四脚朝天,得意地游到别处去了。可小龙虾怎么也不能翻过来了。我为小龙虾打抱不平,便把它翻了过来。

一天,我发现两只龙虾不见了,我很着急,妈妈和表哥在议论着什么,可我还在找呀!找呀!……

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和: huò(   )   壳:   ké(   )   难:   nán(   )

(   )     qiào(   )     nàn(   )

2比一比,写出下面划线的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 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子里搅和了一下。__________

⑵ 事情让它搅和糟了。__________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  )棍  (  )戏  难(  )难分  打(  )不平

4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16、阅读理解。

谐音小故事

清代的纪晓岚与和珅同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饮酒。席间,和珅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立即意识到和珅是在拐弯抹角地骂自己,就给予还击,他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想讨好和珅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到:“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是有区别的,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吃屎。”搞得和珅与御史狼狈不堪。

【1】找出短文中的谐音。

_______”与“_______”谐音,“______”与“______”谐音,“_______”与“_______”谐音。

【2】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__________

(2)不慌不忙,沉着镇定。__________

(3)指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疲惫、窘迫的样子。__________

【3】和珅和御史用谐音攻击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也用谐音回击他们,这使我们想起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谐音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孙膑赛马(节选)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成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成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 ________  _______

遥遥领先 ________  _______

2选文中田忌赢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赛马结束后,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下列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令人敬畏。______

(2)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与“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4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篇文章中“我”的思维过程非常缜密,首先说明爸爸的观点不对:_________,然后举出两个事例反驳: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

19、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①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可以概括成两个成语: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在文中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共写了三次笑,这“笑”里分别藏着什么?

(1)楚王“冷笑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故意笑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尴尬的笑,装作听不懂晏子的话,用笑来掩饰自己。

3晏子与楚王的这一次智斗,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好的读后感不同于一般的“读书笔记”,而应当有具体实在的看法,再选取一些所读的内容来说明看法的正确,最好还要运用亲身经历过的事例来证明你的看法。请就阅读某本优秀图书或某篇优秀文章的感想,写一篇读后感。400—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