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后两句是(   )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礼貌        骚痒

B.纵横        钮扣

C.爱憎        付庸

D.秽物        螺丝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他被称作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B.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C.《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二回。

D.《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A.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_____________

B.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_________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______

D.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能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______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慈祥)的神情  ____的神情  ____的神情  ____的神情

(黯然)的目光   ____的目光   (____的目光 ____的目光

(朴素)的生活   ____的生活   (____的生活 ____的生活

6、查字典。

解囊相助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在字典里的意思有:口袋;像口袋的东西;用袋子装。解囊相助的意思应选( )。

 

7、   根据拼音写词语。

xiū  kuì   suō  yī chú  tou   jǔ jué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tiān  fù táo  qì   fáng ài   jì  mò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8、填字成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神采_______ 

______________  风流______________   风度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曹雪芹《红楼梦》

1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3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___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马陵之战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 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 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 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   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 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上写 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大将,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主帅太子申。

【1】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分别是(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列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5】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白杨》片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爸爸介绍的白杨树的特点是(   )。

A. 生长范围广   B. 挺拔   C. 适应力强   D. 怕风

2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电子游戏,中年时代打麻将 ,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流浪汉说。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huán hái)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liànɡ liɑnɡ)一番,心想:于是,他扑通一声跪下,向老人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hǎo hào)学的人!”“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bēi bèi)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一所熟悉的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懊悔——______ 哀求——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 ”上填上流浪汉合理的内心活动。

【5】流浪汉后来又碰到时光老人,时光老人可能会对他说什么?展开想象,给短文补写一个合适的结尾,写在文末的“ ”线上。

【6】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加油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有一次,他为了练习作一首描写海洋上狂风暴雨的曲子,冥思苦想了很久。写了好多首,都不满意,最后求助于方子春老师。

俞伯牙来到蓬莱岛上的方子春老师家,苦恼地说:老师,这首曲子的创作太难了。你能告诉我一些作曲的秘诀吗?我可以把作曲的秘诀告诉你方老师说但我要到城里办点事等半月之后回来告诉你俞伯牙从海滨散步回家,忽然乌云密布,狂成呼啸,闪电直窜,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往海面上直泼。雷声、雨声、风声、浪声,还有山上的松涛声,混成一片,猛烈地震撼着天地。

俞伯牙听到宏伟的大自然的交响乐,他兴奋地跑回房中。等到风平浪静,一支描写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完成了。

当俞伯牙弹完了自己作的曲子时,才发现老师已站在身后。俞伯牙站起来紧握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知道作曲的秘诀了,亲身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写出感情丰富的乐曲来啊!

1.给第二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给短文选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大自然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请用画出来。

4.俞伯牙弹完自己创作的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后非常激动,那么他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15、课外阅读。

空城计

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久,魏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的小童手捧宝剑,右面的小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前因后果。

(1)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子。

3用“  ”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

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口中剿匪记(节选)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为一群匪,再像没有了。这匪是官匪,即贪官污吏。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

怎见得像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贪赃枉法,危害国家和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我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

有一天,许钦文先生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我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千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1本文说的“口中剿匪”指的是___________

2说说作者用“口中剿匪记”作为题目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这体现出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喻成“官匪”,两者的相似点是什么?这样比喻可以产生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的仅仅是自己拔牙的经历吗?你还从短文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木阴阴最可亲

游黄河

①记得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先在树底下坐上一阵,拿下头上的草帽,边扇着,边朝树缝里望望太阳,然后对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太好了,可以把田早早地耕出来,让太阳晒两天泥土,长出的庄稼收成更好。

②在浓浓的树阴下,牛被牵过来了,鸡和鸭子自己过来了。人坐在树下,鸡就在你的脚边双翅张开,紧紧地趴在地上。这时候的牛就更有意思了,你能看到它的舌头一卷,一大把草就进了口里。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最是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飞到牛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鸡的旁边,趁鸡不注意,吃着鸡扒出来的活物。

③老屋后面有一架葡萄,一到夏天,葡萄爬上木架子,满地都是阴凉。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大人说着家常话,小孩子围着木柱子玩着游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远处的蛙声还有远处黝黑的树影,让人感觉夏天的晚上最让人富有遐想。

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农人从四面八方跑到树下,半路上跑不过雨的被雨狠狠地砸着,双手抱着头,跑到树下,猛地坐到草地上,然后躺下来,看天看云,也看密密的树叶。

⑤在田里地里劳作,阳光火辣辣地晒着,望望远处,对面纵横的山脉,一山的绿阴,忽然一朵两朵绿阴浮起来了,飘过来了,飘在你的头上,我的头上。

⑥北宋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村子里,最多的就是树木,谁家里的屋前屋后,都栽了树,走在池塘边、菜园边,两排高大的树,竟然是一个长长的绿阴走廊,南风正可劲的时候,高大的白杨树,呼呼的响声,就好像手风琴的演奏曲。

⑦老屋靠正墙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午后南风起,一团树阴映照在天井里,晃荡着如同戏班子在演着大戏,我有时候,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看着那晃动的树阴,外面风起云涌,而屋子里却是安静如水,偶尔几片绿叶飞来,好像告诉我,它们是夏天的信使呢。

⑧站在树阴下,看看儿童抓着飞舞的花啊叶子啊,夏天里的暑气竟然一点都没有了。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⑤段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②段:树阴下人与动物共处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考法·做批注(句子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夏木”主要指村里的槐树、葡萄架、白杨树等。

B.第⑥段中引用诗人秦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第⑥段中运用比喻,将风吹白杨的响声比作手风琴演奏曲。

D.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乡村度过的夏日美好时光。

【4】链接材料(主旨情感)根据选文最后一段,奇奇联想到了下面这两句诗,请你帮他分析这句诗与本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句大意】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地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共同情感:______________

18、阅读。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班长看到还不稳,就说: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班长大声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奉命:________

迅速:________

【2】从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为什么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林则徐请客

①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负责查禁鸦片。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②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烫,送到嘴边,还用嘴吹了吹。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   心里非常生气   但是他压住怒火   似乎毫不在意地说   这道点心   外面像在冒热气   其实是冷冰冰的   今天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③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宴席上,端上来的一道道中国名菜。那些外国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他们一边吃喝,一边赞不绝口。酒足饭饱之后,有个外国人说:“中国菜,好吃得没话可说,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④“有!”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这一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难受。他们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里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⑤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⑥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找出文中两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抄写下来。

( )          ( )

【2】在第②自然段空格处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本文对林则徐的描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描写。

【4】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向外国人科普吃槟榔芋泥的方法,要等它凉点再吃,否则会烫到。

B.将这槟榔芋泥比喻我们中国人,虽然外表看着冰冷,实际是热血爱国的。你们想要用鸦片毒害我们,是会遭到我们中国人的反抗的。

C.上次你们用冰淇淋让我受辱,这次我用槟榔芋泥也让你们出尽洋相。

【5】用“﹏﹏﹏”画中外国人吃槟榔芋泥后洋相百出的句子。

【6】受到侮辱后,林则徐是采用什么方法回击的?从这件事,你觉得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你和爸爸妈妈可能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也可能平时你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今天,请把你平时想对他们说的话写成一封信,与他们真心“交谈”。

注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理解你的看法,接纳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