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体现了刘伯承的冷静,更衬出他惊人的毅力。
B.《威尼斯的小艇》中,作者马克·吐温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特有的风光。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相同。
D.《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课文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渲染。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虽然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但是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C.通过消防官兵的努力,使台风“利奇马”造成的洪涝基本全部解决。
D.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精神让周瑜佩服得五体投地。
3、仔细读下面的词语,从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各三组。
乞求 惩罚 清晰 果断 奖励
请求 惩处 清楚 模糊 犹豫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1.我们在学校的劳动田里,春天chǎn dì( )、 bá cǎo( ),夏天gē mài( ),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收获,大家心里美滋滋的。
2.祖父的园子里有hú dié( )、蜻蜓、piáo chóng( )、蚂蚱等小昆虫,我用线shuān zhù( )蚂蚱的一条腿,玩得不亦乐乎。
5、形近字组词
淮_____ 陪_____ 毡____ 蓬____ 馋____ 揪_____
准_____ 赔_____ 毯____ 篷____ 搀____ 锹_____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1.眼前突然有了光亮。( )
2.思路猛的一下子打开,问题迎刃而解。( )
7、写近义词
拘束——________ 洒脱——________
严肃——________ 伤心——________
8、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
1. 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找寻到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 ___________________ ”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2. 诸葛亮采用(_____________) 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我能写出与他们相关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古代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传递信息速度(_______) 。现代人采用_______、______等形式传递信息,快捷方便。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轻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 “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 “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 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 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请你写一下你和父亲之间的一件事情,至少运用3种人物描写方法(不少于2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俄罗斯人的菜园子
①菜园子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他们在那儿劳动、休闲、领略大自然;从那儿获取蔬菜、水果、鲜花,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和丰收的喜悦。
②菜园子一般在离城市几十公里的郊外,人们开车上那儿种地。
③往往都是几十户到几百户人的菜园子连成一片,面积可达一两个平方公里。人们只需去政府或所在单位登记,交纳不多的费用,就可以拥有一块菜园子,然后就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翻土、种植、围栅、架棚、造温室、建房。俄罗斯人对亲手创建的菜园子怀有深厚的感情,代代相传耕耘,非重大变故很少转卖。大多数菜园子里建造了住房和木质桑拿浴屋,菜地还配有十分方便的浇水系统。
④俄罗斯人在菜园子里造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建筑局提供的样板房,逐步购料营建,把房子造得各具风格,十分别致。室内壁炉可生火取暖、做饭,有的还带上烤箱炉,可自制面包、蛋糕和比萨饼。他们往往周末出发,在菜园子里劳动,远离城市的喧闹,尽享原野的清新空气,周日再返回城里。
⑤菜园子每年4~5月开始翻土,5月开始种植,8月开始收获。人们大量种植土豆、黄瓜、西红柿、大包菜、胡萝卜、洋葱、香菜……开发较早的菜园子种有不少水果,如苹果、草莓、杨梅、樱桃以及不知名的小果子。收获季节,全家出动,或邀请亲友帮忙,分享果实与喜悦。
⑥菜园子里的桑拿浴,是俄罗斯人冬季的一大享受,也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人们用大木头烧红大铁炉,然后将水泼到炉壁上,蒸汽可让室内温度高达80度。人们互淋热水,用杨树条抽打周身,放松肌肉和血管。等人热得难以忍受,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汗时,再将融有冰雪的冷水从头到脚淋下来,这虽使人难受,却能收缩血管,刺激神经,达到血管内渣物脱落并排泄的目的。
⑦俄罗斯人食用的蔬菜60%来自菜园子。他们把土豆、包菜收入菜窖,将黄瓜做成腌菜、泡菜,用草莓、西红柿制作果酱……俄罗斯人乐此不疲,对菜园子情有独钟。
【1】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并写在括号内。
麻烦——______ 宁静——______ 舒服——______
【2】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介绍了______,第⑤段介绍了_______,第⑥段介绍了________。
【4】俄罗斯人对亲手创建的菜园子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
【5】你对俄罗斯人菜园子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段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______)。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______)。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______)。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______)。
通过以上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以得知,诸葛亮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周瑜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①智谋过人,妒忌贤能②顾全大局,足智多谋)
【3】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然军事已商定,目的已达到,周瑜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摆酒席招待诸葛亮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诸葛亮接下了造箭的任务,周瑜为了感谢他,所以摆下酒席
B.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十分高兴,明面上是招待诸葛亮,实则是在为自己庆祝
C.周瑜摆酒席招待诸葛亮是想犒劳诸葛亮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丁雅诵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1】短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么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6年推出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请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
(1)你觉得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档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两句带“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院吟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一个最恰当的词是__________。
【2】第2段写出,“小院”怎样的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画线的“望着这新鲜的世界”一句,写出了谁的感受?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统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不能前后调换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本文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内容上看,本文以写___________为主;从写作意图上看,本文重在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神机妙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想一想与加下划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的计谋为什么不如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xià hè)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jiǎ jià)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 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 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zhèn zhèng)定。
【1】选择括号正确的读音。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镇定:___ 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佩服:___ 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___ 慌乱___ 奇怪___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女佣人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___”
【5】回答问题。
①“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说出女主人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而且有些“口吃”是因为_________。
【2】“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你对这句话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是___________
【3】“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4】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本梳理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说明金字塔的建筑工艺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他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没辙:(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娃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有备而来:(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简要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阅读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________) 力倦神疲——(________)
【2】此段主要对众猴的_________(A.神态 B.动作 C.心理)进行了描写,突出了猴子本性_________。(A.勇敢 B.顽劣 C.机灵)的特点,与后文石猴让众猴拜他为王的聪明机敏形成了对比。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请以“难忘的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写作。
要求:1.内容具体,文字优美,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2.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