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什么呀!”赵晓贞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hào)客 (sì)乎 (měng)古包 (jué)

B.清平(lè) (wáng)赖 (bāo)皮 (jì)铃铛

C.(yìng)声 (hé) 情不自(jìn) (mò)腿深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刻(qǐng蓝(zhàn持(jīng

B.恨(zēng蚱() 琴xián) 山zhài

C.开(nǐng) 弓) 点zuì嘴(liě

D.huì污(diàn动(liáo发(bìng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近义词

追随——(   )  茂密——(   )

凝望——(   )  惊讶——(   )

盈满——(   )  明亮——(   )

 

5、给下列带点字词注上正确的拼音:

那(  )一时(  )成一片(  )足气(  )

力(  )立(   )顶(   )旧(   )

(  )运(   )雾(   )便宜(   )

(  )波(   )友(   )停(   )

雷(  )教(   )如(   )比(   )

(  )解(   )劲(   )盖(   )

摸(  )潮(   )纳(   )略(   )

徊(  )欺(   )记(   )江(   )

(  )沉(   )粗(   )实(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中描写乡间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羞耻之心,正如《朱子语类》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3)每个国家或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________是威尼斯的标志,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白天,城市因它________起来;夜晚,没有了它,威尼斯就________了。________是荷兰的标志,作者四次讲到“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美景的赞叹。

(4)最能体现杨氏之子机智幽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荷兰,是________之国,________之国,也是________之国。

7、比一比,组词语

卸(   )  蜡(   )  蔑(   )  宵(   )

御(   )  腊(   )  篾(   )  霄(   )

8、给下面的汉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快乐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顫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绮丽的梦景。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威尼斯独有的清闲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木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落到水里,天竺葵和三叶草的淡淡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娅教堂那雪莲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的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利娅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很难用语言来传达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宁和静止中。

1写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三绝”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用第( )个表达最好。

A.不好表达 B.难以言传 C.难以说出 D.不知怎么说

4“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___

5第五自然段中钟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紫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内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朝鲜方面对安葬毛岸英遗体的意见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泽东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泽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   )

A.动态描写,体现老虎的凶猛。 B.声音描写,体现老虎吼声大

C.比喻手法,把抽象化为形象。 D.夸张手法,增强场面的气氛。

4文段中连用几个“闪”字,这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片段)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计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我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选文讲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的几件事,其中写得最详细的一件事是________

【2】从选文画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我”的样子。( )

A.无所事事

B.调皮捣蛋

C.天真可爱

【3】“我”明明分不清苗和草,祖父为什么还让“我”乱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备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了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的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这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哕哕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是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的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1“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有一句古诗表达了这种意境,请写出这句古诗。

___________

2你认为作者谈一片树叶的整个生命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领悟文章然后说说:作者观察一片树叶得到的启示究竟是什么?所悟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魁夷,他的文章说成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一点也不为过,你读完本文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用语言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

5平时你观察过树叶吗?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综合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人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③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其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会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④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画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

⑤“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⑥“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⑦“早晨看报,美国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1认真阅读短文,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简要概括文中三位老人幽默的特点。

杨绛____ ____ 

童心未泯____ ____

3读文中反映三位老人幽默感的句子,回答问题。

1)杨绛  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________描写,写出了________。)

2)冰心  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坐椅待币”是“________”的谐音。)

3)启功  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从“神秘地笑着”这一神态,可以看出

________。)

4透过三位老人幽默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的心。

16、要求:认真听短文朗读两遍,完成练习。

1、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春雨的沙沙声。

2、描写春笋生命力顽强的动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从________面反映了船夫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属于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体现了________

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

18、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 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 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

强攻魏国的襄陵。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粱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惊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传令, 要庞涓快来保驾。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赵,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后院起火,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大大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魏军措手不及, 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齐军大获全胜。

——《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1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这间接写出了_________的强大,我们可以将齐国与赵国的厉害关系概括为_____(四字成语)

2孙膑与田忌的一番交谈,突出孙膑计谋_____,假设依田忌所言,结果可能是:_________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与其硬拼,胜负难料,_____失守。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怎样的人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庞涓在“围魏救赵”中溃败后,向你请教他自己的失败的原因,你会怎么回答,试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理解。(11分)

网络能造就人材,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  识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建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  损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 沉醉)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城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  羡慕)着美好的未来,而末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 把握)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1.找出短文中的错字并改正(   )( (   )( )2分)  

2.划去不恰当的词语。(5分)  

3.仿照文中画“——”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4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请用先概括后举例子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