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萤火虫的趣闻

①2014年7月14日,美国田纳西州大烟山国家公园的埃尔克蒙特露营地迎来每年一次的萤火虫繁殖交配季,无数只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点亮整个夜空,吸引数千游客到来观赏。

②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灯光污染。

③初春,萤火虫妈妈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孵化出的幼虫不到1厘米大,居然喜欢吃有坚硬甲壳的田螺或蜗牛,幼虫会将猎物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它们体内将肉分解,然后就可以吸食了。幼虫经过大约50天蜕变成蛹,最后变成成虫,只有5天的生命。

④萤火虫体内有一种“萤光素”,通过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官,与氧气发生作用,到了晚上就发出亮光。萤火虫的发光效率非常高,几乎是100%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现代电光源效率的几倍到几十倍,而且它发出的光是冷光,不会产生热量。科学家由此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还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不会引爆瓦斯,十分安全。

⑤没想到,这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水栖萤火虫生活在(   )的地方。

A. 遮蔽度高

B. 植被茂盛

C. 相对湿度高

D. 环境要求更高,不能有水,灯光污染

2文中令作者“意想不到”的是(   )

A. 数千游客到国家公园来观赏。

B. 萤火虫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

C. 萤火虫繁殖时会发光。

D. 萤火虫的幼虫居然喜欢吃有坚硬甲壳的田螺或蜗牛。

3萤火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哪四个阶段?( )

A. 卵一幼虫→蛹→成虫

B. 卵→蛹一幼虫→成虫

C. 蛹→幼虫→成虫一卵

D. 蛹一卵一幼虫一成虫

4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   )

A. 萤火虫要寻找伴侣来繁殖交配。

B. 萤火虫要在空中飞舞,吸引人们的注意。

C. 萤火虫要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

D. 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通过发光器官,与氧气发生作用。

5文中,萤火虫的趣闻不包括下面的(   )

A. 萤火虫如何吸引异性

B. 萤火虫的生活环境

C. 萤火虫的发育过程

D.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3、“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意思的转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踢_________  绵_________

5、读句子,猜测加点部分的意思

1.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大造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序齿排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表现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辨字组词(8分)

卸(     毡(   漠( 淘(

缸(     毯(   寞( 掏(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二)《拯救书籍》(9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原本有5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这句话应该补在第_______句的后面。(2分)

2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文中找出恰当词句,回答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①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

【1】以上选段,选自《西游记》回目(  )(只填序号)

A.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B.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C.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2】联系上下文,猜想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嗛眼:啄眼

B.淬下:坠下

C.乜乜些些:装痴作呆

D.剪尾跑蹄:剪掉尾巴用蹄快跑

【3】读画线的句子,这是对悟空_________的描写。

【4】从选文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

11、阅读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 秀)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 用)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 )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这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 辱)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 )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可是,当他看到了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眼前时,他忽然又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 。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在文中(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字。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免回乡:①停 ②免去 ③完了      ___

与世长:①告别 ②请求离去 ③解雇   ___

【3】填补完整《示儿》这首诗。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答:

⑴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 的缘故,而是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3、读《青山处处埋忠骨》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主席的卧室。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__

2主席签字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努力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以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那人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那人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什么?( )

A.乞丐的穿着很邋遢。

B.乞丐十分懒惰,不劳动。

C.乞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

D.乞丐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

2“刁难”在文中指什么?( )

A.母亲不给乞丐20元钱。

B.母亲要乞丐用一只手搬砖。

C.母亲不要那人给她买的房子。

D.母亲让乞丐把砖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3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的举动让他意外,使他明白一只手也能挣钱。

B.他没想到母亲会递雪白的毛巾给他擦汗。

C.他没想到母亲会在他劳动结束后给他20元钱。

D.他没想到搬那一堆砖,花了两个小时才搬完。

4那人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了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

A.感谢母亲给了他劳动的机会。

B.感谢母亲让他短时间赚到钱。

C.感谢母亲递条毛巾给他擦汗。

D.感谢母亲教他学会自立自强。

5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三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两茎灯草》全文,回答问题。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课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烟草,伸出两根手指不肯断气,这属于 ( )。

A.细节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侧面描写

4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突出严监生害怕侄子瓜分他的财产

C.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严监生的吝啬

D.体现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他

5在下面句子括号内加入正确的关联词语。

严监生___________不肯断气,___________灯盏里点着两茎烟草。

16、课内阅读。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    ),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  )不动他。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  ”。

3说一说这段话表现了小嘎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   画出来。

(4)最后一句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18、语段阅读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1本文段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突出了梅雨潭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此特点,作者描写了其他几处景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四处景观“绿”的特点。

B.反衬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C.表现作者游览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景色。

19、课内阅读。

“星”和“凤”的共同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字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星”和“凤”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只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漫画不仅能让人会心一笑,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仔细观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形态,抓住特点。再想想怎样表达,让这个故事更有趣。

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