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四句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B.为了迎接检查,我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C.至今,那悠扬的歌声仍回响在我的耳边。

D.听了李素丽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对话真是巧妙,使我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B.妈妈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

C.经过治疗,小军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D.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还有一道题没有完成。

3、下列形声字中,左边是形符,右边是声符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酒家给武松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3)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枉送了自家性命?( )

(4)请自误。( )

5、我是拼音小能手

刘伯承________ 局长________ 药品________ 一共________

6、将下列生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ch____y____j____j____q____y____r____

b____  顷q____k________ǎo____ǐ____ī____àn

____ēi  黏____ián____à  搔____āo  涕____ì____íng

7、辨字组词。

_____  _____ 寿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驴的评价

主人对鞍下的马和脚边的狗爱护备至,因为它们都曾给他带来过荣誉:马曾夺得赛马会金牌,狗在一次追捕比赛中名震四邻。但是,主人不喜欢整天在磨坊里劳动的驴,因为历史上从未举办过推磨比赛,它也就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对于驴,他从不给它好脸色看。

驴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终于有一天,它在委屈和劳累中走完生命的路程,倒在了磨坊。

死了好!主人并不悲伤,反倒有几分高兴。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不自在了。早晨,碗里少了香喷喷的豆浆;中午,桌上缺了鲜嫩嫩的豆腐。又过了几天,他实在耐不住了,便对马说:“亲爱的,你去磨坊里推会儿磨吧!”马一听囗拉长了脸囗这怎么使得囗用马推磨囗而且是一匹夺得金牌的马囗不怕人家笑话囗

主人又跟狗商量:“亲爱的,那你去吧!”狗叹息道:“主人,我是忠于你的,你叫我到东我不到西,叫我赶鸭我不追鸡。可是,你看我这弯虾似的身架,瞧我这芦柴的四肢,能拉得动磨吗?”

主人听了它们的话,心里终于明白了……

1在文中的“囗”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体现出了狗_______的特征。

(2)我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引文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语意未尽。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是第___种用法。请你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像马和狗那样偷奸耍滑,只知道炫耀自己功劳的人,会被人们耻笑和看不起。

B.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像驴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尊重。

10、)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4)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shù),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yǐng)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yán)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选文中描写“哭”而不含“哭”字的词语很多,请写出四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每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相应情节。

曹操设计骗徐庶——刘备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刘备(       )的心理。(填序号)

A.残暴

B.不舍

C.悲伤

D.生气

【4】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徐庶、刘备两人的特点。

徐庶:__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结尾,你推测下面的情节会是(       

A.煮酒论英雄

B.桃园结义

C.空城计

D.三顾茅庐

12、课内阅读。

欢乐女神   美丽   阳光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   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  

在你的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如兄弟。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选自《   》,它的作者是 国作家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耀——____   消除——____

4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   表达方法。

A. 夸张 B. 排比 C. 比喻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此时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_____________

2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________,第二句写严监生的_________,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本文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课文题目《两茎灯草》是后人加上去的,根据你对课文内容得理解,你来给课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

14、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到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感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还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灯笼,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

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5】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活泼可爱的(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作者写了哪些花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普通      依然   

 惦记    顽强      用途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②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选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请你任选一句分析这样说明的好处。_________

【2】①概括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木片→错杂放置→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出了松鼠的________

②用加点词语写一写做某事或某种手工的过程:________

【3】下面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松鼠搭窝的描写,对比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A.《中国大百科全书》所给资料语言简洁,严谨,数字的运用准确说明了窝的大小

B.《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语言简洁,平实,但描述缺少条理性;课文的语言活泼,有趣,但不够准确

C.课文对搭窝的过程描述得细致生动,富有趣味,表现出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18、课内品读

《再见了,亲人》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崎岖(   ) 清楚( ) 代价( )   深情厚谊(   )

2   划出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3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回忆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

①0.618,一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0.618与军事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且常常与战争不期而遇。

②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横扫股亚大陆。研究发现,蒙古骑兵的战队形与西方传统的方阵不太一样。在他的五排制阵形中,人盔马甲的重骑兵为二,快捷灵活的轻骑兵为三,两者在配置上恰巧符合“黄全分割律”。

③欧洲人有意识地把“黄金分割律”运用在军事上,是从黑火药时期开始的那时,滑膛枪兵、长矛兵的荷兰将军摩利士没有突破传统的羁绊。当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对那种正面强、侧翼弱的阵形进行调整后,瑞典军队才变成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的做法是,在摩利士将军原来的216名长矛兵与198名滑膛枪兵混合编组的基础上,再增加96名滑膛枪兵。这一改变,顺应了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进步对战术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了火器在战斗中的作用,使之跨越冷兵器时代的分水岭。198+96名滑膛枪兵与216名长矛兵之比,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黄金分割律”的神奇作用。

④1812年9月,拿破仑在博罗金诺战役后进入莫斯科。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同时到来。一个月后,法军便在大雪纷飞中撒离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成功,然后盛极而衰,从时间轴线上看,拿破仑的脚正好“踩”在黄金分割线上。

⑤130年后,纳粹德国启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城堡”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攻为守,再也没能对苏军发起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⑥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一再延长空袭时间,持续38天,直到摧毁伊拉克战区内坦克中的38%、装甲车中的32%,火炮中的47%,也就是将伊拉克军事力量削弱到黄金分割点上。

【1】写出第①自然段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______

(2)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

(3)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______

(4)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______

【2】“左右”的意思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支配;操纵;④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⑤反正。

文章题目中“左右”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题目明了地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和打比方

B.打比方和列数字

C.列数字和举例子

D.举例子和作比较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618,这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______

(2)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______

(3)摩利士将军调整瑞典军队,使滑膛枪兵与长矛兵之比,接近“黄金分割律”。______

(4)作者具体列举了古今中外五个事例来说明“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的观点。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中指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表达与书写

根据古诗《鸟鸣涧》的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