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称谓不可以用来代称青少年的是( )
A.豆蔻年华
B.及笄之年
C.不惑之年
D.弱冠之年
2、“也傍桑阴学种瓜”中“傍”的意思是( )
A.靠近 B.临近(指时间) C.依靠,依附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田老师娓娓动听地给大家讲起故事,那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B. 这次元旦汇演活动现场直播,谁要想滥竽充数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C. 学习和做人一样,都不能邯郸学步,生搬硬套,一定要发奋图强,开拓创新。
D. 社会上那些“碰瓷”的人,他们故意碰撞别人的汽车,索要钱财,以达到劫富济贫的目的。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机(____)算 (____)(____)大悟 喜(____)自(____)
离乡(____)(____) 天(____)地(____) 一针(____)(____)
(1)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____)
(2)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_____)
(3)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_____)
5、将句子补完整
( )盾之( ) 其人( )能( )
( )不可( )与无( )
6、拼音我最棒。
①沃克医生bù jīn_____shī shēng_____喊道:“了不起!你是真正的nán zǐ hàn______。”
②这么重的shāng shì________,只有军人才如此zhèn dìng________。
7、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zhòu 白(______) (______)骂 宇(______) (______)纹
zhù 建(______) 居(______) (______)意 帮(______)
lù (______)地 忙(______) (______)珠 (______)音
8、看拼音写词语。
大dū du(_______)周瑜dù jì(_______)诸葛亮的才干,于是,wěi tuō(_______)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他还故意让工匠tuō yán(_______)工期,想以此来惩罚诸葛亮。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巧用天时,与lǔ sù(_______)在一个大雾天向cáo cāo(_______)借箭,如期履行了与周瑜的约定。
9、现代文阅读。
“很好,但是”先生
叶昊
班主任江老师年事已高,这不,新学期学校给我们换了位班主任,年纪很轻,还是个男的。①你瞧。大脸盘,高鼻梁。坚毅的下巴,紧抿着的嘴唇,一双锐利的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可惜个子太矮。要不是系着领带,外人准以为他是我们的同学呢!
开学第一天。大概是感到新鲜吧,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老师自我介绍:“我姓林,是森林的林,家离溪口林场不远,那里有山林小溪,空气很好,但是我更希望我们县城绿树成荫,也希望同学们上课发言时举起的手像小树……”
掌声中,几个屁股底抹油的淘气鬼身子开始扭动。还互相暗使眼色。不好,他们的“探底”行动开始了。这一切,没有逃过老师锐利的眼睛:②“有几位男同学在做室内操,这很好,‘生命在于运动’嘛!但是我建议你们锻炼锻炼自己的意志。”说着抿紧了嘴唇,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这位老师不好惹!”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纷纷议论起来。“林老师大概当过多年班主任了吧!”“我看他老喜欢用‘很好,但是’什么的,说不出啥滋味……”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的语文课。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太简单了,我甚至不屑举手。“你说——”林老师指了指把手举得高高的李振兴同学。李振兴抓着后脑勺,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这一课有……有……6个小节。”“轰——”同学们笑起来。有人喊道:“是7个小节。”林老师没有笑,大声地说:“很好,你能积极举手发言,但是请你胆子再大些,学习再仔细一些!”“很好,你能大胆提出问题,但是希望你要多读课文!”“你的思维敏捷,作业完成得快,这样很好,但是希望你把字写得更漂亮!”……
渐渐地,林老师的雅号——“很好,但是”先生在同学中叫开了。不知怎的,同学们都爱上语文课,因为我们总能及时得到“先生”的鼓励,愉快地了解自己的不足。
③一天中午,“很好。但是”先生在讲台上托着腮,皱着眉写着什么。我怀着好奇心,悄悄站到他身后,看见他正在写文章,题目好像是“正面引导”什么的。“先生”发现了我,转过头笑着说:“你能这样亲近我,关心我,很好,但是有心里话要爽快地说噢!”
【1】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①是对林老师的_________描写;②是_________描写;③是_________描写。
【2】“林老师的雅号:——‘很好,但是’先生在同学中叫开了。”从情感角度想一想,这里的“雅号”能否换成“外号”“绰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林老师的说话方式,用“很好……但是……”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短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短文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项调查显示,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受访者中仅38.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4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1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
【1】读材料,说说人们提笔忘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出现材料中所说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 ”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我长大了
暑假里,我参加了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野外生活训练营,当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那天,我们在营地进行野炊比赛。我们一边玩,一边捡回一些枯枝败叶,作为做饭用的柴火。到了中午,我们抱着柴火来到营地。工作人员早为我们准备了自来水、蔬菜、肉类等。我们一拿到材料,就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洗菜切菜,有的生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我们终于把柴火点着了。火熊熊地燃烧着,大家都以为已经没事了,就坐在旁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起来。
突然,不知道谁叫了起来:“火,火,起火了,起火了!”火焰腾起足足有我们一个人这么高。怎么办?容不得多想,大家纷纷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开始扑火。有的捡起旁边的树枝使劲扑火,有的把洗菜的水泼了上去,还有的竟然往火里面扔菜和石块。我也揭起一块餐布,准备用餐布扑火。可刚冲到跟前,熊熊的火焰就“舔”掉了我额头前的一绺头发。
我一下子清醒了,我们这样扑火是很危险的!我立刻向工作人员住的小屋跑去。不一会儿,几位叔叔手提着水桶冲向火场。几桶水对着火焰倒下去,火终于被扑灭了。再看同学们,有的满脸乌黑,有的衣服也被烧破了。好险啊!
最后,工作人员表扬了我们的勇敢,同时又提醒我们,遇到起火,应该立即通知大人,不应该自己贸然扑火,要善于保护自己。一个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第一个通知他们的人,虽然我没有直接扑火,但我绝不是懦夫,这是智慧。
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我长大了。
【1】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找出有关句子画上“~~~~~”。
【2】从文中摘抄一个形容火势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熊熊的火焰就‘舔’掉了我额头前的一绺头发”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起火后大家都是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句子画上“____”。“我”又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遇到起火这种紧急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积累与运用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这些年来 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把标点补充完整。
【2】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表示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两股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划“——”句子的理解。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佳路径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士尼乐园,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 峻)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常让他大伤脑筋。对迪士尼乐园景点之间的道路方案,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话,他心里更加焦(燥 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都是(漫 蔓)山遍野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许多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人和车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却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葡萄园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园提前开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以格罗培斯的身份和所获得的成就,就能保证他设计出来的路径是最好的。________
(2)格罗培斯在法国的经历,与后面获得设计路径的灵感相对照,丰富了情节。________
【5】将下列思维过程补充完整,然后写出你受到的启发。
老太太卖葡萄——自由选择——最先卖完
景点之间的路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格罗培斯写一段颁奖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快快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谒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选内容,写出关羽、张飞跟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心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文章最明显的表达特色是什么(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②刘备前两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在长时间等待诸葛亮午觉睡醒后才见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B.曲折的情节耐人寻味。
C.突出诸葛亮爱摆架子。 D.表现刘备害怕诸葛亮。
【4】读张飞说的话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选择一句,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
①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②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_______________
【5】列举刘备诚意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的行为,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
【6】同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那么,你认为诸葛亮故意两次不见刘备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8、理解句子。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补充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声音的延长
【2】这个句子应该用的语气来读。(沮丧 自嘲)
【3】理解句子的含义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______)
②这句话让作者觉得,一个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必须要受到驱逐和迫害,这也是对发明者的一个考验。(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___ 欢跃——___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
【5】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___的作用。
【6】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淌着雨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咆哮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请你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台。
题目:与名著中的人物聊聊天
提示:走进名著,用心阅读名著,放飞想象,穿越时空,和书中的人物聊聊天,或聊聊自己的梦想,或谈谈未来的打算,或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作文应围绕某一话题,内容要具体,条理要清楚,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