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词语运用]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享佳肴 ②如烟往事 ③品茶 ④饮酒

读诗如______,读散文如______,读小说如______,读历史如聆听______,读哲学如对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烛照灵魂。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2、 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见(piē  piě)   日(zhāo  cháo)   新(cáo  cháo)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填序号(  

A.有无恐(chì)

B.抖(sǒu)

C.倾(xiè)

D.恐(huán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诗句中的“衔”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情景。

(2)诗句中“________”与“草满池塘”结构相同,对仗工整。

(3)下面与这样的短语构成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   B.金盆脱冰唱   C.鸟鸣深山   D.人比花娇

5、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8%)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        )。(《桂林山水》)这段话是将看到的与   结合起来写具体的。

(2)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   )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   ),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 )。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   );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   )。(《索溪峪的》)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是运用的方法写具体的。

 

6、猜字谜。

(1)七十二小时。谜底:_____

(2)一月一日非今天。谜底:_____

7、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yù bǐ   shì   yì r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ún dūn huàn  zhě dà p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把下列加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外短文《哨卡》,完成练习。

哨卡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里。屋外(  ),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乎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刮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疑惑起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niè)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  ),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中的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狂风怒号   B.波涛汹涌   C.各有所长   D.融为一体

【2】短文中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很细致,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将军好久没有攀登了,所以失去了耐力与技巧。

B.说明将军具有艰苦卓绝的品质,还具有不听人劝的叛逆精神。

C.说明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D.突出主要任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3】短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将军在海拔五千米的哨卡上神情变化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团长的弟弟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油布伞

下雨了。小巷深处,涌出许许多多的伞儿,红的、花的……(A)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把油布伞,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一种温暖的感觉……(B)‖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镇上去上学。遇上下雨天,常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以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咱买一把吧!”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卖土布贴补家里,换回个油盐钱,还要给我交学费、买书和本子。她能有钱给我买伞吗?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哩哐当”,满屋里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面伞。我撑起,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很落伍了,我却合不得扔掉它。熟悉的朋友说我艰苦朴素;不知内情的人,笑我寒酸小气。我都不去管它,只是笑笑,却不知,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似的,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__________      体谅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带点的字最合适的解释。(选填序号)

在字典里的解释:

A、酸味  B、疼痛  C、难受  D、不大方

心里一酸____   寒酸小气____

3第一段中两处省略号,各表示什么意思?(选填序号)

省略号常见用法:①表示列举省略  ②表示语气停顿

  ③表示主语意未尽 ④表示时间延长

A处省略号应取____;  B处省略号应取____

4 画出与短文最后一句照应的句子。

11、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描写刘伯承做手术时的表现的动词分别是紧紧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说明___________,“一声不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这个词说明________

2沃克医生说话的语气是有变化的,你能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吗?从这些语气变化中你能体会出沃克医生的内心想法吗?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请你说说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昆虫记(节选)

①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雌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②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③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观察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④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一个小怪物。

1短文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国昆虫学家___。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一篇课文《_______》。

2短文是按___顺序记叙了蟋蟀出世的过程。细读第①③④自然段,请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母虫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卵壳里面小蟋蟀身体分节→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从法布尔观察产卵的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的人。

3短文第①自然段大量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举例子

4短文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介绍蟋蟀卵的孵化过程 B.详细介绍蟋蟀卵的外形结构

C.介绍蟋蟀卵拱形顶帽的作用 D.介绍蟋蟀卵顶部有一个规则的圆孔

13、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1作者回忆了在故乡的哪些童年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觉得是什么在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15、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的丈夫被德军俘虏了,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十二岁的雅克和十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诺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汤的铁锅内。尽管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诺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泄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查琳娇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1】阅读短文,概括说一说一天晚上,母子三人遇到了什么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危险,母子三人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请简要概括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雅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人的计策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_____________的心理。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按原文内容选择填空。。

2这句话是_________描写,句中的“________”一词指的是习惯于做某事的人,从中可以体会出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孙行者借来避火罩

话说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找到广目天王,提出:“唐僧路遇坏人,现在正准备放火烧死他,事情万分紧急,特来找你借一借避火罩儿,用后马上还给你。”天王说:“你错了,既然是坏人要放火,只应当借水救他,要避火罩干什么用?”行者说:“你怎会明白。借水去救,火就烧不起来,倒便宜了他们。如今只是借借这个罩子,护住唐僧,其余管他好坏,让他烧去,快快!不要耽误我做事!”广目天王笑了,说:“这个猴子还是这么坏,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行者说:“快点!快点!”那个天王不敢不借,于是把罩子递给了行者。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回到禅堂的房脊上,罩住了唐僧和白马、行李,他到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坐着,留意保护那个袈裟。看着那些放起火来,他念着咒,望地上吸一口气,吹过去,一阵风起,风狂风盛,把整个一座观音院都烧着了。那些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子里跑来跑去,叫苦连天。

这场火一直烧到五更天明,才慢慢灭了。

却说行者取了避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交还广目天王。又直接来到禅堂前,摇身一变,现出了本来面目。

三藏一觉醒来,穿了衣服,开门出来,忽然见面前都是倒壁红墙,不见了楼台殿宇,大惊,说:“呀!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行者说:“你还做梦呢!昨晚这里失火了。”三藏说:“我怎么不知道?”行者说:“是老孙护住了禅堂,看见师傅酣睡,没敢惊动。”

【1】本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书中其他精彩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为什么要借避火罩?下面不属于其目的的一项是(            

A.保护唐僧

B.保护庙宇

C.保护白马

D.保护行李

【3】读句子,完成练习。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回到禅堂的房脊上,罩住了唐僧和白马、行李,他到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坐着,留意保护那个袈裟。这句话运用______描写,主要写出了孙悟空回到禅堂后做的两件事,可以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__________的特点。

【4】读了本文,你对孙悟空有什么新的认识?借助表格梳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并说说理由。

性格特点

我的理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在原著中,你还知道孙悟空向谁借过什么?是什么原因?

孙悟空向___________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关爱

不行?罢了!我狠狠地摔门而去,身后只留下父亲孤独的身影和惊讶的眼神.我不顾一切地往前跑着,想尽快跑出那个令人伤心的地方,逃出父亲那不留情面的手掌……

走在昏暗的小巷里,心情糟透了,寒风撩起我单薄的衣裳,钻入我早已冰凉的躯体,扰人的烦恼令我疲倦。又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个哈欠,双手把肥大的睡衣使劲拉紧,而脚却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到楼下。此刻,父亲屋里还亮着灯,那昏黄的灯光透过玻璃射下来,仿佛告诉我父亲还没有睡。我又摸了摸那早已被手暖得温热的家门钥匙,多想径直上楼去,可我……于是,我极不情愿地把手拿了出来,又继续徘徊在小小的街巷。

又一家的灯熄灭了,天色越来越暗,我多么希望早点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呀!可抬头望望,那盏可恶的灯依然亮着,发出更加耀眼的光亮,那亮光穿过窗户直刺着我的眼睛。我彻底绝望了,蹲在幽静的角落里,蜷缩着身子,等待着灯光的熄灭……

不知又过了多久,那盏灯终于灭了。我箭一般蹿上楼,刹那间就来到了那似乎离别了一个世纪的家门前,迫不及待地掏出钥匙,在黑暗中将钥匙准确无误地插进了锁孔。但就在我插进钥匙的一刹那,门自行打开了:原来这门根本就没有锁,根本就是虚掩着的。我冲进家门,扑倒在沙发上,泪水喷涌而出:是悔恨,但更多的是感动。一瞬间,我感受到了那隐藏许久的父爱,一个历来严肃的父亲竟能如此细心地给儿子留下一个虚掩着的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极不情愿一 希望一 黑暗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徘徊——

迫不及待——

3.细读课文,文中有几处灯光的描写,用“”画出来。想想灯光父亲有什么联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用“”画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关爱的一个细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关爱你的一个生活细节。

 

 

 

19、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地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倒了,爬起来,又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日,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郑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柔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把童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选取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

4文中画“ ”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

(2)对未来的期盼。(   )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她的笑容很纯洁。(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眼睛显得可爱。(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克无奈地去柴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童年生活就如一个个美妙的梦,就像一首首动听的歌。童年的故事如一颗颗七彩的水晶石,折射出太多的稚趣和欢乐。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生活用笔写下来,那该多么有意思啊!请选择一件童年的趣事来写,写出趣味,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