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提回去当“虫表”。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③①②⑥④
C.⑤③⑥①②④
D.⑤①②⑥③④
2、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平乐 六盘山》中“苍龙”借指革命武装。
B. 赤壁之战时,周瑜用假书信骗曹操,使曹操误会并处决精通水战的大将蔡瑁、张允。周瑜用的是“借刀杀人”之计。
C. “一览无余 虎视眈眈 面面相觑 睹物思人”这些词都含有跟“看”意 思相近的字眼。
D. 孟良崮战斗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重要战斗。
3、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磬(qìnɡ) 踉跄(liánɡ) 惩罚 土匪
B.弓弩(nǔ) 企图(qǐ) 半截 繁忙
C.咆哮(páo) 俘虏(fú) 都督 鬼计
D.篝火(ɡōu) 撩乱(liāo) 水瓢 酥软
4、比一比,再组词。
袍( )炮( ) 陶( ) 淘( )
咀( ) 沮( ) 愧( ) 魁( )
5、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fàng sì duàn liàn nán kān shēng ch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rén yǒu chǐ, zé néng yǒu suǒ bù wé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bènɡ | wán | jīnɡ |
________裂 | ________劣 | 负________请罪 |
ɡuǐ | chénɡ | náo |
________计 | ________相 | 抓耳________腮 |
7、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例:属 (嘱) 嘱咐 (瞩)瞩目
良( ) ( ) ( ) ( ) ( ) ( )
扁( ) ( ) ( ) ( ) ( ) ( )
8、根据古诗内容填一填。
赤子之心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地点:________ 地点: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
情节:________ 情节:________ 情节: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屁股上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如果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只为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父女的表现 | (______) | 皱眉不适 | 一番对话 |
“我”的心情 | 疑惑 | (______) | (______) |
【2】“成全善良”在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姑娘(______)这个行为,另一方面指的是老人(______)这个行为。文章中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手有余香。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暖冬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②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③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④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⑤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⑥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⑦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④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多选,填序号)
A.思念家乡
B.怀念童年快乐生活
C.对母爱的赞美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孩的梦
在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吃力地抱着几本书,走进图书馆,把书放在了书架上。
女孩被陈列在书架上的书籍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想,能够写出书来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自己写的书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人该多么幸福!
女孩对鬓角斑白的图书馆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后长大了我也会成为作家,也会写很多书。”职员放下手中的印章,面带微笑,打量着女孩,真减地说:“以后你写了书,就拿到我们图书馆吧,到那时,我会把你的书摆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女孩渐渐长大了,女孩的梦也跟着长大。
读初中的时候,女孩开始发表小短文,体验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幸福。高中时,女孩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后来她到一家杂志社打工,负责关于学校的消息栏。但写书,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 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书终于写成了。她把稿件寄给了两家出版社,但都被拒绝了。她忍着悲伤,把稿件藏在了自己的抽屈里。
过了几年,女孩的梦想又复活了,她投入了新的创作。她的作品终于被一家出版社选中了。但是,出书并不像出报纸那样快,她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她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自己写的书。她捧着书,忍不住失声痛哭。
她的梦想成了现实 , 她想起了小时候跟图书馆职员说的话,想起了她们的约定。
那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已去世很久了。她给图书馆新职员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梦和一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的。新职员打电话来说;“一定要来,我们会等着你的。“她拿着自己的书来到了图书馆,见到了热情的新职员。新职员把她的书摆在书架的中央,她的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她们在图书馆门前合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述着一个梦想实现的故事,其间经历了38年。
【1】文中女孩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食言”一词。
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请按短文顺序简要写下来。
初中里发表小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画线的句子里都有“梦”字,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初图书馆职员能预知女孩最后的成功吗?先选择(在括号里打“√”)再说明理由
能( ) 不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③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句①中,“_____”和“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__________。
【2】句②运用了______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画“ ”的部分都是作者的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4】仿照句②,用上同样的描写方法,写一写爷爷练习书法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14、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却—____ 商议—____
【2】听到诸葛亮要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因为箭有了着落,打败曹操指日可待。
B.诸葛亮的回答,正合周瑜之意,他以为诸葛亮中了他的圈套。
C.周瑜看到了孙刘联盟中刘备一方的诚意。
【3】读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周瑜为什么强调说这是“公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读出这句话的潜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通过对话描写,分别刻画了周瑜和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祥子买车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绊 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掉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历 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的地方,细细端(详祥)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 即)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汉字,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抛弃——( ) 安静——( ) 谅解——( )
【3】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是对祥子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的个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哆嗦”“几乎要哭出来”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
A.这辆车花光了祥子所有积蓄,他忍不住心疼钱。
B.祥子极度激动,他因为终于拥有一辆自己日思夜想的车而产生了欢喜之情。
C.祥子以后即将以拉车为生,要过苦累的日子,觉得自己命很苦。
【5】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6、看图回答问题。
【1】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有价值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片中我知道樱花节是______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举办一届)
【3】请你为樱花节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 )意境要美,( )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 )是狂草,我们( )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而且……
【2】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短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学价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显示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一说,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字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了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2分)
字字皆辛苦
唐朝诗人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一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他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时,正值盛夏酷暑,天气闷热,蚊虫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
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其中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诗“字字皆辛苦”。
(1)《悯农》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前一句写出了农民的________,后一句告诉人们要________粮食。(4分)
(2)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句话来写的。通过叙述创作《__________》的经过来举例说明。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3分)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3)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千锤百炼”的语句。这个词一般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短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用“ ”画出在第2自然段中表示“字字皆辛苦”的语句,赞扬了李绅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态度。(2分)
19、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楚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楚山上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再一次入宫去献玉。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 ) 贡献——( )
(2)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对同义词。
(3)短文中一共写了____个人物,________是主要人物。
(4)短文用一件物品贯串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___。
(5)简要说说“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无知。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大象的舞蹈很精彩。大象很笨重。(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3)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30分)
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一个职位;“六一”联欢会上,要你代表全班同学作个简短的发言;慰问老人时,请你代表少先队员讲话……遇到这些场合,需要写份发言稿。请你根据需要,想象当时的情境,写一份发言稿,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