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填入句中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①与其……不如…… ②不但……而且…… ③因为……所以……
(1)荷兰( )有老牛、绵羊,( )有幽静的环境。
(2)( )狗尾草毛嘟嘟的,很像谷穗,( )我经常认错。
(3)小孩( )掉在甲板上摔死,( )跳入海中求得一线生机。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丫鬟(huán) 忌讳(wěi) B.晦气(méi) 宝钗(chāi)
C.袭击(xí) 手帕(pà) D.姊妹(zhǐ) 宽敞(chǎng)
3、给句中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1】损失( )
A.sǔn
B.shǔn
【2】赚钱( )
A.zuàn
B.zhuàn
【3】侦察( )
A.zhēn
B.zhēnɡ
【4】拮据( )
A.jū
B.jù
【5】逃难( )
A.táo
B.tán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半(_______)三(_______) 一(_______)而尽 从容(_______)定
神(_______)妙(_______) 喜不(_______)胜 (_____)男(______)女
抓(_______)挠(_______) 一(_______)见血 序(_______)排班
5、根据积累填空。
①《马》这首诗中,李贺借马表达着自己渴望报国的志向:何当____,快走____。
②《三字经》中列举了历史上两位父母教育子女的事例:昔孟母 择邻处 _____ ____ 窦燕山 名俱扬
③妹妹取得朗诵冠军后沾沾自喜,我劝她:“____使人进步,骄傲使人____。____有人,天外____。”
6、根据下面的语句写词语。
1.优秀卓越,超出常人。(__________)
2.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__________)
3.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__________)
4.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__________)
5.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__________)
6.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sāo yǎnɡ luó sī
(______) (______) (______)
niǔ kòu miǎo xiǎo fù yō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8、按文章叙述顺序,把小标题补充完整。
喝酒→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猴王出世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 )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 )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 )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 )见风,化作( )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 )树果;与狼虫为( )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请把文中带点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用“ ”标出描写石猴生活习性的动词。
【3】这段话描写了一只(_______)的猴子,这只猴子就是(_______)
10、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3】爸爸的话中体现出白杨树的哪三个外在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体会人物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记忆的画面中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了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坊、厕所
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顿时,我害怕极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当时,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其实,母亲心里也明白,便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节选自莫言的《母亲》,有删改
【1】文段中画“____”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画“ ”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
【2】愁容满面的母亲,辛苦劳作时,为何嘴里竟然哼着一支小曲? ( )
A. 母亲这是在苦中作乐,自我安慰。
B. 母亲这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苦难的生活。
【3】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12、课内阅读。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10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11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12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3)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12句之间的关系是 。
13、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
【3】“秉性”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用“ ”画出描写主席动作的句子,从中表现了 。
【2】读下面的短语,谈谈你的体会。
整整一天 一支接着一支 热了几次
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选文末尾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ǎo dà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
16、阅读短文。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流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把文中加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揩揩眼泪:_________________。
(2)两茎: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微信是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1)照样子,再提炼出两个能概括微信主要特点的词语。
微信是具有快速发送、_________、_______、不受距离限制等特点的应用程序。
(2)小方生病了,妈妈想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从上方右图可知,小方得的是_________,给他看病的医生是_________,他最早能在____________看病。
18、穷人的自尊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 农村没什么鲜货 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 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 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 死活不肯 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 震慑 住 吃饺子时 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 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1)给第2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3分)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画去。 (2分)
(3)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 、 、 ,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5个(一个字的): 、 、 、 、 。 (4分)
(4)第4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5)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6)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2分)
(7)读了这篇文章,你对“收礼”一定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2分)
19、阅读《关于小学生近视的研究报告》,完成练习。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最近越来越多同学戴上了近视眼镜,连我也不例外,有些同学还嘲笑我们是“四眼田鸡”。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近视?针对这种现象,我对近视的原因、人数和现状做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浏览网页,查找有关近视的资料。
2.采访一下眼科医生,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应该如何预防。
3.统计一下我们班近视同学的人数和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调查途径 | 涉及的方面 | 具体内容 |
书籍 报刊 杂志 | 近视的分类 | 近视主要分为真近视和假近视:假近视就是在平常没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视力下降;真近视是在成年后有些人由于先天性遗传的原因,才戴上眼镜。 |
上网 | 戴眼镜的坏处 | 用眼时间越长,眼镜的度数越高,眼睛的近视度数也可能会增加。 |
采访 | 为什么近视的 青少年越来越多? | 有人认为近视不会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
教科书 | 写字的正确姿势 | 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头正肩平背直脚稳。 |
四、结论。
1.防止近视,首先看书写字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3.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5.定期到眼科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这份调查报告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
A.上网
B.滴眼液
C.近视
D.书桌
【2】下列行为中,会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 )
A.饮食均衡
B.睡眠充足
C.噪音小
D.光线暗
【3】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了近视,只要戴眼镜就没问题了。
B.505班超过半数的人没有近视。
C.真近视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
D.505班只有极个别近视同学的原因是先天遗传。
【4】下列各种行为,能缓解用眼疲劳的一项是( )
A.上网玩游戏
B.趴在桌上看书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5】下列调查途径中,不属于这份调查报告的一项是( )
A.上网
B.问卷
C.查阅报刊
D.采访
【6】为什么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请根据表格中的具体内容概括三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改为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改为“把”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你听说过或在影视剧中看过哪些爱国人物的故事?他(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写他(她)的事迹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