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   

A.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比赛。

B.小明胸有成竹地说:“我一定能赢!”。

C.徐老师神机妙算,试卷上的许多题型都猜到了。

D.儿子考上了非常棒的大学,令张叔叔喜不自胜

2、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

B.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C.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D.甲骨文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ō bó] ( )   血( )

[xuè xiě]  心( )    ( )

[ɡōnɡ ɡònɡ] 应( )  口( )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ɡōnɡ jiàn__________   wěi tuō__________   dù jì__________

tàn tīnɡ__________    jī è__________   shēn qǐnɡ__________

xiōnɡ tánɡ__________  bàn jié__________

5、在广州市天河小学(邮政编码:510003)五年级读书的张小伟给在广州市人民医院(邮政编码:510008)工作的李洁医生写一封感谢信,请你替他写个信封。(5分)

满分5 manfen5.com

 

 

6、下面各句中该是什么样的笑,填一填。

1.用言辞笑话对方——______________  

2.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______________ 

3.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于、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__________

4.心情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笑容——__________ 

5.无意义地一个劲儿笑——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示填写名言、歇后语、对联、诗词句。

①大家都等着班长拿主意,他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急了,说:“你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啊!”(填歇后语)

②英国雪莱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

③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孩子卧莲蓬的稚态;描写童趣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⑤小明犯了错,别人劝说他还不听,请你用一句名言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充句子

1.“醉里吴音相媚好”的下一句;______——辛弃疾的《清平乐》

2.“草铺横野六七里”的下一句;______——吕洞宾的《牧童》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把山水比喻成美人耸起的眉毛和流动的眼波的是哪一句?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列子》或《高山流水》

5.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异兽珍禽:_____________

【2】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是静态描写,而写        等则是动态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jiā(   )   jiá (   )   sǎn(   )sàn (   )

xiān(   )  xiǎn (   ) bó (   ) pō (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动词,写在横线上。然后用上这些连续动词,仿写一个明确的场景。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_____________

(2)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______”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选段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完成填空。

从人们在夜晚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写小艇的作用。戏院散场,人们回家需要小艇。随着小艇的“簇拥”——(“   ”)——(“   ”) ——(“   ”),人们从“拥”——(“   ”) ——(“   ”) ——(“   ”),城市也由( )到( ),“沉沉地入睡”。进一步突出了小艇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1、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①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②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  )的写法。

A.打比方

B.对比

C.先抑后扬

【2】两个句子表达的情感类似。母亲说家乡的桂花香,其实表达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之情。“我”说那夜的豆子好吃,其实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请你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选一个事物或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大巴。

  12岁的那年春天,屋前的车前草蓬起绿叶的时候,小河融融的,田野香香的,爸爸来接我们了。

我们要到南山那边去了,小屋。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窗子方方的“眼睛”愣愣地望着我。小屋,小了。瘸腿儿的大门还在傻傻地踮着脚。小屋,远了。

1根据文段填空。

    )的小河     )的田野     )的眼睛

2超级模仿秀。

扑噜噜      

愣愣地      

3文中的眼睛指的是 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1】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范仲淹的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 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指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1】被抓破了。

【1】根据文意,在【B】中的括号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_ 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动物。

2作者有时看到的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有时看到的是“绿色的草原”,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一处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处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选文中有一句话重复了好几次,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写在下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儿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恐吓—( )束手无策—( )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土兵不小心掉到湖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土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

17、阅读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文段选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州”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

3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你认同这种读书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奉丞相之命来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随至小亭,已经设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曹操说:“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即使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怎么能不怕呢?”曹操这才不怀疑玄德。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消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足挂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曹操和刘备“论战”几个回合的内容。

第一回合:曹操迂回试探,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回合:曹操步步紧逼,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回合:曹操识破英雄,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煮酒”请刘备“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几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①模模糊糊,看不清。________

②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本领,有功劳。________

③形容不断地改变。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文中第3自然段的第4句话中共有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做选择。 

①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________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②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A.点明中心。

B.过渡段,与上文是递进关系。

C.过渡段,与上文是转折关系。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那一刻,激动不已

提示与要求: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让你感觉特别激动的事情呢?回忆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令你激动的这一件事情写完整,表达出你激动的心情;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班级姓名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