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反复强调下课要避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B.我用了整整三天左右的时间才把轮船模型做好。

C.手机作为科技进步的成果,本身并无对错。

D.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响应“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2、某景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园中草木春无数”,下联应该是( )

A.心在西湖山水间 B.一家移如画图中

C.湖上山林画不如 D.故乡无此好湖山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军行”是乐府名曲,内容多为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B.《景阳冈》出自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河”“岳”分别指黄河和泰山。

D.《摔跤》一课为了表现小嘎子的机灵,动地刻画了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用四字词语替代下列句子中画“ ”的部分。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做事机警敏捷,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__________

(2)起初,小嘎子精神振作,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__________

(3)曹小三当然早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________

5、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本书?请写出书名和主人公。

(1)焚稿断痴情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误入白虎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大战红孩儿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刮骨疗毒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拼音书写,要注意行款整齐。

“shēn wú yù hán yī dù nèi j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ūn dǎo le pá qǐ lái gēn shàng qù zǒu dào sù yíng d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亲兄弟,巧区分。(区别形近字组词)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8、按要求写词语。

奄奄一息(AAB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热气腾腾(ABCC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重重叠叠(A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为了更好地演绎出“王熙凤”的风采,你特意找了有关“王熙凤”的文章来学习。

____________

曹雪芹

①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玉也哭个不休。

②众人慢慢解劝,那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贾母叫:“请姑娘们。今日远客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③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束。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归了座位。

④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⑤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褪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她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⑦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⑧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

⑨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⑩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请你联系上下文选一选下面加点词语的大致意思(填序号)。(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①将菜肴、茶点等分送到客人面前,请其进食。②擦眼泪。

③恭顺地站立在旁边。④假冒,冒充。

(1)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                                   _____________

(2)自幼假充男儿教养                                          _____________

(3)说着便用帕拭泪                                             _____________

(4)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            _____________

【2】(拟写标题)请你通读全文,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句子赏析)请你赏析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句话属于____________描写,不但表现出了林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通过对比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文章第⑦⑧段对王熙凤的描写,她的神态、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将下图补充完整。

含笑夸赞→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判断对王熙凤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故意迟到,就是为了吸引众人的眼光。

B.贾母说王熙凤是“泼辣货”,是在故意贬低她。

C.王熙凤性格十分圆滑,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D.王熙凤假装同情黛玉丧母,实则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贵。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木阴阴最可亲

游黄河

①记得村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先在树底下坐上一阵,拿下头上的草帽,边扇着,边朝树缝里望望太阳,然后对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太好了,可以把田早早地耕出来,让太阳晒两天泥土,长出的庄稼收成更好。

②在浓浓的树阴下,牛被牵过来了,鸡和鸭子自己过来了。人坐在树下,鸡就在你的脚边双翅张开,紧紧地趴在地上。这时候的牛就更有意思了,你能看到它的舌头一卷,一大把草就进了口里。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最是麻雀,在地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飞到牛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鸡的旁边,趁鸡不注意,吃着鸡扒出来的活物。

③老屋后面有一架葡萄,一到夏天,葡萄爬上木架子,满地都是阴凉。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大人说着家常话,小孩子围着木柱子玩着游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远处的蛙声还有远处黝黑的树影,让人感觉夏天的晚上最让人富有遐想。

④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了,农人从四面八方跑到树下,半路上跑不过雨的被雨狠狠地砸着,双手抱着头,跑到树下,猛地坐到草地上,然后躺下来,看天看云,也看密密的树叶。

⑤在田里地里劳作,阳光火辣辣地晒着,望望远处,对面纵横的山脉,一山的绿阴,忽然一朵两朵绿阴浮起来了,飘过来了,飘在你的头上,我的头上。

⑥北宋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写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在村子里,最多的就是树木,谁家里的屋前屋后,都栽了树,走在池塘边、菜园边,两排高大的树,竟然是一个长长的绿阴走廊,南风正可劲的时候,高大的白杨树,呼呼的响声,就好像手风琴的演奏曲。

⑦老屋靠正墙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午后南风起,一团树阴映照在天井里,晃荡着如同戏班子在演着大戏,我有时候,躺在堂屋的竹床上,看着那晃动的树阴,外面风起云涌,而屋子里却是安静如水,偶尔几片绿叶飞来,好像告诉我,它们是夏天的信使呢。

⑧站在树阴下,看看儿童抓着飞舞的花啊叶子啊,夏天里的暑气竟然一点都没有了。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文章第②—⑤段描绘了四个不同的场景,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②段:树阴下人与动物共处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考法·做批注(句子赏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喜鹊、乌鸦、黄莺都在树枝上,一会儿从这根枝条上跳到另外一根枝条上,然后就飞到顶端,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猛地飞了下来。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的“夏木”主要指村里的槐树、葡萄架、白杨树等。

B.第⑥段中引用诗人秦观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C.第⑥段中运用比喻,将风吹白杨的响声比作手风琴演奏曲。

D.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乡村度过的夏日美好时光。

【4】链接材料(主旨情感)根据选文最后一段,奇奇联想到了下面这两句诗,请你帮他分析这句诗与本文所表达的共同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诗句大意】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地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共同情感:______________

11、童年的发现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 )情不自禁( )安慰(   )驱逐( )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这句话中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中的驱逐________________。“迫害指的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12、课内阅读。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二十四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______。人物是________。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_____

2在除了“孤傲”外,文章还先后用两个词形容沃克医生的神情__________。说说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短的对话有以下作用:①表现了沃克医生的_________。②表现了刘伯承的__________。③让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时。

13、阅读与理解。

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为之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原来“风”字的繁体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少写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着一座三十一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省在上海招商引资 的窗口——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其中 “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1】理解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

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博大精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残缺字各有什么含义?

(1)泰山摩崖刻石上“虫二”二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残缺字的“别有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      (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紧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      (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验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治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目光炯炯: 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将比作梨花,将叶子比作火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作叶珍藏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童年(节选)

季羡林

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我往往都到假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shì  sì)的大看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我对小说中的绿lù  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shǔ  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xuè  xiě)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用“/”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吞吞吐吐——______________   细嚼慢咽——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1)把假的当作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请把你爱看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并说明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祌,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雄居政坛长达十一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二流的精神6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启示(   )理想(   )行动(   )

优秀(   )信念(   )严肃(   )

2. 玛格丽特记住了父亲的哪句话?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 父亲经常向玛格丽特灌输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这句话中的残酷外面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5.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7、课外阅读。

春联小史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 ,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是古代的遗风。

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滥觞。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写的,现在公认是流传下来最早的一副对联。

春联这一名称诞生于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

1滥觞一词在本文中的含义,应该是(    )。

A. 水少,只能浮起酒杯。

B. 水少,只能浮起坏酒杯。

C. 江河发源的地方。

D. 事情的起源。

2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

B. 奋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

C.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D. 春联这种艺术最早起源于明朝时期。

3根据文意,不属于春联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

A. 烘托新年气氛。 B. 驱妖降魔。

C. 嘉节喜庆。 D. 统治者提倡。

18、阅读理解。

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地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凡——(   )   自卑——(   ) 轻松——(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乎其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十一自然段加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

5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相信你身上也有不少优点,请举三例说明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6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手指

美国一小镇,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一(至 致)的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说,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去干。她(撤 撒)下了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挑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收集 搜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的种子栽种……就这样,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像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给了20年前悬赏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       培养)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时隔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只想问一问,你们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圈出括号里正确的字词。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的年纪,怎么可能完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在文中画出体现“循环往复”的意思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高塔上,浮云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被”字句:  

(2)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缩句:  

(3)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人在山中。

改为反问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美丽的草原,我们怎么能不向往?

改为陈述句:  

(2)工人们修铁路。

扩句: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4)《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5)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2、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选择一个人来写,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