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语序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2、“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3、《上下五千年》是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所著。
A. 叶圣陶 B. 季羡林 C. 林汉达 D. 谢婉莹
4、难写的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rèn)_______ 年(líng)_____慈(xiáng)_____ 锻(liàn)_____
5、用“视”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转过身来请求营参谋长把任务交给他。
(2)沃克医生重新( )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船借箭》是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
(2)《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诗中描写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景阳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__,课文重点写了他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两部分的内容。
7、形近字组词。
伴(_____) 唤(_____) 崖(_____) 耍(_____) 瀑(_____)
拌(_____) 焕(_____) 涯(_____) 要(_____) 暴(_____)
卷(_____) 漫(_____) 递(_____) 察(_____) 翁(_____)
券(_____) 慢(_____) 涕(_____) 祭(_____) 嗡(_____)
8、根据意思写词语,再填空。
1.技术高超 ________
2.智慧的结果 _____
3.土地肥硕 ______
4.农民伯伯把土地养的非常______。
5.造纸术是人类文明的_____。
6.这个倒油翁的技术实在是____。
9、阅读。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都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殆(dài)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bǐng)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zuàn)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zuó mo)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pǐ hào),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形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我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砰”的一声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我暗自揣度(chuǎi duó),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正是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躺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sù yuàn)。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ozháozhuó
着迷______着实______睡着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琢磨:__________________
夙愿: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开时“砰”的一声关上,发出巨响: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还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
【6】小事见人品,细节知性格。生活中你会从哪些小事和细节上,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善意,你的文雅……?请用不少于60字的文字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跳水》,回答问题。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同时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
【3】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下来,这体现了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中“40秒”,明明时间很短,但是为什么大家却觉得时间太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段阅读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1】用“﹏﹏”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2】这段话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静 动),突出了夜晚戏院散场后,威尼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过程。
12、课内阅读。
沧 海 日 出(节选)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1】选文通过哪些景物写出了日出后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描写的景色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 ) 力倦神疲( )
【2】这段话写了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
【6】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对猴子的( )进行了传神的描写。
A.表情
B.外貌
C.动作
【8】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
B.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
C.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
14、课内阅读。
A.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________。
【2】指出选文中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慈爱 勇敢
A.(____) B.(____)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
B.选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
C.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15、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青年人。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喜怒无常),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自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 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有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到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洁心城,四海枯竭,从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gěi yǔ jǐ 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用“√”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最恰当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信”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除了“大名鼎鼎”外,你能写出两个带“鼎”字的成语吗?
【4】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胎换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提到四位名人,请你选择熟悉的一位,简单地介绍一下。
【6】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在生活
中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检阅台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就把受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他是个有钱人,临死时,因为看到_____________而难以断气,是个十足的守财奴。像这样的守财奴形象还有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不幸的悲惨的遭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来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查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 )会驱散绝望之云。
【1】“厄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自然段中,“厄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_→完成巨著
告诉我们 (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4】本文中,谈迁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 )(多选题)
A.他喜爱历史,是一位史学家
B.《国榷》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C.他幼时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
D.他在厄运面前不放弃、不气馁
【5】文中运用了很多数字,请用“——”画出有关句子(至少两处),再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这些语句更加突出了
18、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并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1】文中详细描写了三个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可以吃到烧鸭子。( )
B.整只烧鸭任“我”吃。( )
C.把手上的油擦在大襟上。( )
D.故意把鸭子赶到井里,想烧着吃。( )
【3】用“ ”画出描写祖父看“我”吃鸭肉的语句,从中可以体会到祖父对我的_________。文中还能体会到这一情感的情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本文节选自《呼兰河传》,请你为文章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5】你认为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顺应作者的思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我最棒。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 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 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 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 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 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___ ”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_____ (先概述再具体叙述 先讲原因再讲结果) 。
【3】把具体描写“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的句子画上”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园里边绿油油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3、表达交流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你能读懂下面这幅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吧。
轻轻提醒你:
(1)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
(2)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