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 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uo he)   叹气的(shì  sì)   黄鸡锅子(mèn mēn)

 胀(zhǒng  zǒng)   枣(chì  cì)    唾(mo  me)

 

 

 

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qìng)   澈( chéng B.毛(líng气(huǐ

C.zhuó笑(huà D.泥(弱(báo

3、下列对《田忌赛马》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写是战国时期齐车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采用孙膑的策略赢得比赛的故事。

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做周密的策划,积极开动脑筋,是能化被动为主动的。

C.其实,没有孙膑,田忌也能想到相同的办法,最终获胜。

D.齐威王是一个勤于思考、知人善任的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和蔼——( )  详细——( ) 舒展——( ) 释放——( )

忸怩——( )  集合——( ) 疏淡——( ) 朴素——( )

5、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1.《威尼斯的小艇》分别从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____________、坐上小艇游览水城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2.《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散文,我们通过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金字塔的壮观美景,从中体会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____之情。《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________,采用________的表达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金字塔的信息。

3.《乡村四月》中,歌咏江南初夏繁忙农事,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辨字组词。 (4分)

侮(     招(   臣(   陪(  

梅(     沼(   巨(   赔(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天 衣______)(______   精 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天   手____________

(1)上面的词语中,与“无精打采”互为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含有近义词的是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______。我还能写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词语中,用来形容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的是_______。我会用这个词写一句话:_________

8、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在括号里填写的都是描写 的词。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胖墩儿

2)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 ,第二句话是写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鲨鱼

我们的军舰停靠在非洲的海岸边。白天很凉快,海上吹着凉风,但是傍晚的时候,从撒哈拉沙漠吹来了干燥的热空气,天气突然变了,变得闷热起来。

太阳落山之前,舰长走到甲板上,大声喊道:“游泳吧!”于是水兵们马上跳进水里放下救生圈把它栓好,便在救生圈里练习游泳。

军舰上还有两个男孩跟我们在一起。这两个孩子是最先跳进水里去的。他们觉得救生圈里人多拥挤,想在大海里比谁游得快。两个孩子在水里伸开四肢,拼命朝锚上边有个小桶的地方游去。

一个孩子一开始超过他的同伴,但是后来落后了。这孩子的父亲是个老炮手,他站在甲板上很高兴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当他看见儿子开始落后的时候,就嚷着鼓励他的儿子:“别泄气!加把劲啊!”

甲板上突然有人大叫一声:“鲨鱼!”我们在水里马上就看到这个海上魔王的身影。鲨鱼朝孩子们这边游过来了。“回头游啊!回头游啊!回头游啊!有鲨鱼!”炮手扯开嗓子叫喊。但是孩子们没有听见,仍然继续向前游。他们笑着嚷着,比刚才要快乐,还要喧闹。炮手吓得脸色发白,一动不动地瞧着两个孩子。

水手们放下小艇,跳了进去,划着桨,拼命朝孩子那边飞似的划去。这时候鲨鱼离孩子至多不过20米可是他们离孩子还远着呢。起先,孩子们没听到有人喊自己,也没看到鲨鱼。但是后来,有个孩子回头看了看,马上就听到一声尖叫,孩子们已经朝不同的方向游开了。

也许是尖叫声提醒了炮手吧。他忽然离开甲板,奔到大炮面前,他把炮口向下弯,瞄准好了,马上安上引火线。军舰上的人个个都吓呆了,大家都担心出事故。炮一响,就看到炮手倒在炮旁边,双手捂住脸。至于鲨鱼和孩子们的情形怎么样,一时没看见,因为人们的视线被浓烟遮住了。当水上的浓烟散去的时候,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低沉而含糊的声音,后来这声音愈来愈响,终于爆发成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年老的炮手放开了捂着的手,站起身来,朝海上望去。死鲨鱼白色的肚皮顺着浪潮飘荡着。一会儿,小艇划到两个孩子身边,把他们带回到军舰上。

【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A.点明中心。

B.环境描写,增加文采。

C.前后呼应。

D.介绍事情的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做铺垫。

【2】文章除了结尾处提到“死鲨鱼白色的肚皮顺着浪潮飘荡着”,再也找不到细致刻画的鲨鱼的语句了,但我们却从文中很多地方感受到鲨鱼的凶猛和危险,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3】第⑤自然段描写炮手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段落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炮手在关键时刻采取什么方法救出了孩子?你觉得文中的老炮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别别别的

有一天,学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新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别别别的”。同学们听了感到莫名其妙。

上课时,王老师解释说“:这三个‘别’字意义各不相同。第一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二个‘别’字是 的意思,第三个‘ 别’字是 的意思。”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

【1】文中三个“ 别”字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加油站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她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暗光,愿幸福陪伴着你。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竭力(   )   

(2) 抑制(   )

2. 写出近义词。

竭力——(   ) 祝福一( 

3. “”画出达格妮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的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4.  体会句子的含义。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

 

 

 

 

12、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_”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__    一词来概括。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反义词:清晰(      )消失(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神奇的一步

时间   这一刻度:2008927日下午44100秒。

 空间   这一位置: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历史   这一画面: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五星红旗,挥舞在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太阳沐浴在一种闪烁的金黄色的光线中,就像来自梦境。这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在迈出人类太空第一步时,从心灵流出的感叹。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这是茫茫太空中,中国人首次发出的雄浑而沉稳的声音。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又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这是真正具有时空意义的经典画面。天地转换,神舟七号像一叶扁舟,浮现在深邃无垠的真空中;地球悬挂于天幕之上,发出蔚蓝色光辉。翟志刚身着中国自行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飘飘行走,淋漓尽致地抒发着中华民族浪漫的飞天梦想。

 这是神奇的一步。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仅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并在短短5年里,实现了从载人上天到出舱活动的跃进,为建造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是名副其实的飞越。从有形的距离看,1935秒的舱外活动,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从无形的距离看,亘古梦圆,一步越千年。

  这一步,让中国完全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不仅自信地面对地球,而且自信地面对充满不可知的宇宙;这一步,让13亿中国人注目天外,身未动,心已远。

太空一小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显示出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展示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昭示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雄心壮志。

11)这一刻,国人骄傲。这一刻,历史永记。

(摘自928日《楚天都市报》)

11)至(3)段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已经给出,请你选择:

A.定格 B.指向 C.定位

     

2中国人太空第一步神奇具体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⑽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注意与前句字数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⑺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口罩

材料一:口罩的自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我呢,扒光了,掏空了,里里外外也就三层。所有材料组装后,我还需要714天的解析消毒。市面上的“三无”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说不定就没有消毒呢!

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外出一趟,我的外衣布满了病毒细菌。

你可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啊!

如果主人没带我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千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我该去的地方。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操作——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要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者用酒精喷我,最后一定要密封好再将我丢弃。

深藏功与名,我去了……

材料二:口罩二问

如何节省使用口罩?

如果你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你要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佩戴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的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而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降低更换频率,但如果口罩出现损坏、密封性变差或呼吸阻力增大时,则必须更换。

低风险区域还需要戴口罩出门吗?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通风清洁,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材料均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1】医用外科口罩能阻隔带病毒飞沫的是(       

A.鼻夹

B.中层

C.外层

D.内层

【2】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       

A.佩戴时鼻夹朝上

B.放置在通风环境下

C.用滚烫的水浸泡

D.不触碰口罩外衣

【3】如果需要重复使用口罩,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A.避免人群聚集

B.检查是否损坏

C.不用酒精喷

D.洗净自然晾干

【4】佩戴或不佩戴口罩,以及佩戴什么样的口罩,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A.疫情流行特征

B.区域风险程度

C.自身所处环境

D.个人卫生习惯

【5】关于佩戴口罩的类型选择,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商场里的保安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B.到超市去购物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D.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6】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的口罩的步骤,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在方框里填写相关信息。

【7】上面两个材料分别用自白和提问的形式对口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开心阅读。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妈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文章第1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倒数第2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A. 只有一心为人们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赞。

B. 只有耐心地讲清楚道理,才能解开别人的疑团。

C. 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

16、阅读理解。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2】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不是船长考虑到的一项是(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

【4】选文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17、课本梳理。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对于荷兰你了解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有哪些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牛的形态描写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汉字的美学价值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还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汉字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不管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不能摇晃倒地。于是,汉字特别讲究协调和平衡。有许多字,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结构。汉字的这一特点,成了书法艺术的基础。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比如,我们平常见到的“哭”与“笑”两个字,不论你用何种字体来写,看上去都会觉得“哭”就是在哭,“笑”就是在笑。有个舞厅的外面挂了一个“舞”字招牌,活生生是一个女子在独舞。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音,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中国的诗歌历来是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讲究节奏的。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把汉字的音律美体现出来。现在一些人写自由诗,根本就不管汉字固有的音律美,诗歌散文化,硬性断句,随意换行,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受损,而且音律美也丧失殆尽。一首好诗,( )意境要美,( )要有音律美。这样,朗诵时才会激情喷发,感染听众。

汉字有动感之美。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 )是狂草,我们( )可以从其狂放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草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但……而且……

【2】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短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学价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显示了汉字的动感之美。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一说,这段文字可以体现汉字哪一方面的美学价值?

链接材料:“重”字一望而沉坠,“霜”字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了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短文先写了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性格是______;神情是_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____

【2】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西北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班长为我们牺牲在草地里,我们怎能不伤心呢?(改成陈述句)

 

2、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成转述句)

 

3、雷雨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闪电和雷声。(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习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欣赏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还领悟到了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把人物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方法。请你借鉴这样的方法,选取家乡的一处美丽的地方及那里人们丰富生活的画面带着感情将它写出来。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