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孩子为了给孔君平看水果,果然里面有几个杨梅。
B.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C.孔君平给杨氏之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D.孔君平让杨氏之子看杨梅这种水果。
2、下列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在供销社供职。
(2)燕赵大地人杰地灵,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景文化。
A.gōng gòng yān
B.gōng gòng yàn
C.gòng gōng yàn
D.gòng gōng yān
3、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的是( )
A.宋江怒杀阎婆惜
B.杨志卖刀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4、“门”“口”内加字我会变。
例:门→(阔)→(广阔)→(宽阔)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囗→(因)→(公园)→(花国)
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音字组词。
哗huá( ) huā( ) 畜chù( ) xù( )
笼lóng( ) lǒng( ) 夹jiā( ) jiá( )
6、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________) 。
7、比一比,组词语。
卸( ) 蜡( ) 蔑( ) 宵( )
御( ) 腊( ) 篾( ) 霄( )
8、根据语境写词语。
(1)极目yuǎn tiào(_____),远方是一片lián mián(_____)起伏的小山丘,近处的草原上jùn mǎ(_____)fēi chí(_____),悠闲漫步的奶牛脖子上发出清脆的línɡ dɑnɡ(_____)声。
(2)夜晚,wēi ní sī(_____)的xiǎo tǐnɡ(_____)静静地停靠在mǎ tóu(_____)上。
9、阅读检测台
故乡的芦苇(节选)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符。我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会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季,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黄色的南瓜花。然后我们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忘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的省略号作用是____________,请你再写一句话与“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写出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芦苇给“我”带来了哪些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是怎样做芦叶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写了春、夏两季芦苇带给“我”的欢乐,试着想象一下到了秋季,芦苇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欢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一座荒芜的花园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除了堤埠在草丛中悲鸣以外,听不见别的声音了。美丽的池水,从前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灿烂地盛开肴的,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枯萎了。就是从前夭夭飞到园里来唱夜之歌的夜莺,也因为它的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没有飞来了。有一天,忽然有好几个人到花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现出这样的凄凉情况,几乎要痛哭了。他们坐在快要场倒的草亭中的破椅上,谈起这座花园以前的美景,个个人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 ”
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于是他们跑到池旁,坐在一块假山上,细细地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青蛙带着对肚子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畴中跳出来听。终夜悲鸣的蜷虫率也暂时停止了它的哭声,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他们悉心这样地讨论,还用粉笔在石上画了许多草图,计划将来园中的种种布置。
他们由黎明讨论到早餐过后,还没有商量好一件事。
因为他们的意见有许多不能相同。
青蛙暗想道:“为什么他们还不动手作工,只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讨论呢? ”
后来他们舍了将来的详细计划,转而讨论改造这座废园的入手方法。
A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研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B说:"不对。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研除恶草及荆棘,因为……
C说:"我表同情于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
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 "C君,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肴,还引了许多例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青蛙等到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样中去。
希望也渐渐减少了,它不愿意看见他们的争闸,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重复悲鸣起来。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1】花园的荒芜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花园来客面对花园的凄凉景象,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花园来客对重建美丽花园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中“还是照旧”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帕瓦娜沉默了,暗自猜度,就在她睡觉的时候,妈妈和薇拉夫人一定长谈了很多伤心事。她觉得很安慰,因为妈妈看起来已经好多了。 不过,那未必就意味着帕瓦娜会让步。
“没有用的,”帕瓦娜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我看起来根本不像男生,我的头发没那么短。”
努莉亚打开柜子的门,拿出缝纫包,将它缓缓扔在帕瓦娜的面前, 在帕瓦娜看来,努莉亚拿起剪刀,将它开开合合好几次,仿佛很是乐在其中。
“不许剪我的头发! ” 帕瓦娜赶忙用双手捂住头。“不剪头发,你怎么能像个男孩?”妈妈问道。
“要剪就剪努莉亚的! 她最大,她有责任来照顾我,而不是让我来照顾她!” “没人会相信我是个男孩的。 ”努莉亚低头看着自己,平静地说道。可是她的平静只会火上浇油。
“我很快也会长成那样的!” 帕瓦娜争辩着。“这只是你凭空乱想而已。”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说吧。 ”眼见着一场大战就要爆发,妈妈连忙让这个对话停了下来, “可是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能外出, 而只有你看起来最像男孩。”
帕瓦娜迟疑了一会儿,接着把手伸到背后摸了摸,想看看她的头发现在到底“有多长。
这必须由你自己来决定,”薇拉夫人说道,“就算我们逼着你把头发剪了 , 我们也不能逼着你出门的时候表现得像个男孩子呀!我们都知道我们提出的这个要求不是件小事,可是我觉得你一定做得到。不是吗?”
帕瓦娜知道薇拉夫人说的是对的,她们的确可以强迫她剪掉头发,可之后的事都需要帕瓦娜的合作。 所以,这还不得不看她的意愿。
明白了这一点,同意她们的提议就没那么困难了。“好吧,”帕瓦娜还是妥协了,“我同意了。”
努莉亚又一次打开了剪刀,说道:“我来帮你吧。”
“我来! ”妈妈拿过剪刀,对帕瓦娜说道, “过来吧,帕瓦娜,得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
【1】《帕瓦娜的守候》这本小说的作者是( )
A. 美国作家黛博格•艾里斯
B. 加拿大作家*博拉•艾里斯
C. 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D.美国作家丹•迈因哈特拉
【2】第①节中,在“她觉得很安慰,幽为将堤看起来巳轻好了很多”这句话中, 可以看出妈妈之前不怎么好,其原因有( )
A. 爸爸被抓,使她精神支柱瓦解
B. 她不希望帕瓦婷扮成男孩子
C. 她想起儿子候赛因很难过
D. 她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备受压抑和限制
【3】妈妈和蕾拉夫人要把帕瓦娜扮成男孩,是希望( )
A. 帕瓦娜能多做一些男人能做的事情 B. 帕瓦娜能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
C. 帽瓦娜像男孩子一样坚强勇敢 D. 帕瓦娜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4】帕瓦娜剪头发,经历了一番艰滩抉择的过程.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
( )→( )→( )→( )
你认为促使帕瓦娜作出最后抉择的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中,帕瓦娜曾一次次面临各种选择,如:是否女扮男装。下面哪一项不是她曾面临过的重要选择呢?( )
A. 是否去挖死人骨
B. 是否和肖齐亚一起离开喀布尔
C. 是否和家人一起去马扎里
D. 是否将荷玛带回家
【6】帕瓦娜变身成一个小男孩,这是一次“蜕变”。那么,除了外貌上的变化, 你认为她的“蜕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至少选择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画掉。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结果却从二楼摔了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
【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让我们想到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等
【2】“说时迟,那时快”是形容_______,此处说明武松___________。
【3】选文描写武松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读这段文字,可以体会到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大巴。
12岁的那年春天,屋前的车前草蓬起绿叶的时候,小河融融的,田野香香的,爸爸来接我们了。
我们要到南山那边去了,小屋。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窗子方方的“眼睛”愣愣地望着我。小屋,小了。瘸腿儿的大门还在傻傻地踮着脚。小屋,远了。
【1】根据文段填空。
( )的小河 ( )的田野 ( )的眼睛
【2】超级模仿秀。
扑噜噜
愣愣地
【3】文中的“眼睛”指的是 ____________ 。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用“______”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标出描写草原“静寂”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草原“热闹”的句子。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理解。(11分)
网络能造就人材,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 识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建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 损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 沉醉)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城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 羡慕)着美好的未来,而末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 把握)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1.找出短文中的错字并改正。( )( )( )( )(2分)
2.划去不恰当的词语。(5分)
3.仿照文中画“——”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4分)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三四千岁了。它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打”字,在《汉语大字典》中就有29种意思。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关专家表示,电脑时代要重视汉字书写,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
【1】读了上面两个材料,我知道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具有( )的特点。
A.发扬光大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返璞归真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 B.金文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比较明显。
C.汉字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字体变化很小。 D.汉字若不常写,就容易忘记。
【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重新点燃了中国人的汉字热情。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热爱汉字的表现( )
A.多用键盘打字,少写字。 B.欣赏汉字之美。
C.体味汉字之韵。 D.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4】电脑时代,我们要重视汉字的书写。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B.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C.电脑时代,没有必要学习汉字的书写。 D.作为华夏子孙,都应该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
19、课外阅读。
泥活
①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C.马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很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读文中画“﹏﹏﹏”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端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他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
23、习作。
从下面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作为习作的内容。
选题一:题目自拟。
要求:(1)在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中,选一篇写读后感,起一个吸引人的题目;(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对文章内容的看法,能联系生活实际,不少于400字。
选题二:请扩写下面的故事,可适当增减故事情节。
一年秋天,我跟爸爸妈妈到一个陌生、遥远的城市旅游,晚上住在离市中心相对偏的一家酒店。我们在城里玩了一天后,打算回酒店,却拦不到出租车,最后终于有一辆轿车在我们面前停下来,说出目的地后司机嫌远,这让我们很纳闷,心想:出租车司机都希望目的地越远越好,他怎么还舍远求近呢?最后他还是同意拉我们回酒店,当我们下车后要付钱时,他却不要,说他这是私家车,本来是要在我们上车的地方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