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有关汉字的发展过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楷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D.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
2、下列句子中,属于动态描写的是( )
A.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B.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终于冲破了云霞。
D.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到下面句子“ ”上,正确的一项是( )
(1)我国 的工艺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2)这座象牙雕像,手工十分 。
(3)医生的 治疗,使他恢复了健康。 (4)科学家用的是 的仪器。
A.精美 精细 精心 精密
B.精细 精密 精美 精心
C.精美 精密 精心 精细
D.精密 精细 精美 精心
4、把下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江南春》
3.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5、看拼音写汉字
jí xiánɡ bǐnɡ ɡān shà shí qīng yōu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táo zuì shí bēi mái zànɡ sū xǐng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花 ( )草 ( )地 ( )菜
( )蚂蚱 ( )倭瓜花 ( )蜻蜓 ( )黄瓜
7、词语补充。
摩______擦______ 跃跃______ 胸有______ 半______半______
兴致______ ______情不______ 出______划______ 神______妙______
8、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他向我yǐn jiàn( )的人帮我chū móu huà cè( ),最终我yínɡ( )得了比赛。
(2)猴子把孩子的mào zi( )挂在wéi ɡān( )的ɡōu zi( )上。
(3)他把枪miáo zhǔn( )了飞翔的hǎi ōu( )。
9、阅读百花园
泥土赞
……
泥土不仅对万事万物的生存来说功不可没,而且它那默默无闻的无私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用泥土铺路,富人可以走,穷人也可以走;有身份的人可以走,普通百姓也可以走。在泥土上种植,香花可以生长,野草可以生长;大树可以生长,荆棘也可以生长。用它打坯烧成砖瓦盖房,可以用来办公、生产、也可以给所有人居住……无论用泥土做什么,它都一样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泥土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伟大。
由泥土我们想到了人。那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是奖牌,不仅个人风光,而且受人尊敬。自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之所以成为模范,都与他们本身的努力、奋斗、拼搏分不开的,但是他们背后无不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就拿体育运动员来说,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夺金摘银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应该称赞。而他们周围的领队、教练员、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陪练、指导、帮助、关怀、不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吗?世界冠军是光荣的,那些像泥土一样默默无闻的培育冠军、服务冠军的工作人员,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得到赞扬。
我赞扬无私奉献的泥土,更赞扬像泥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那样,我们的社会会发展得更迅速,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1】写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其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2】泥土对万事万物有哪些贡献?
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
【4】“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
10、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孙孙的词语。
【4】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
(1)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
【6】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 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句:
(1)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 )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 )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选择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6】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德望括号里。(2分)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2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对人物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3分)
13、非连续文本阅读。
以下是就“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整理的表格,读后回答问题。
信息来源 | 涉及的方面 | 具体内容 |
爷爷的讲述 | 名人 | 李白、李时珍、李大钊…… |
书籍、报刊 | 来源 | 传说“李”姓的来源是商朝的“理”姓,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 |
网络 | 人口数量 | 据统计,目前全国“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
【1】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的信息来源有多种渠道,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资料的涉及面广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这个表格属于研究报告中的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14、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乌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2】文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
A.美丽
B.自由
C.明亮
D.孤独
【3】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生气、愤怒
15、阅读理解
月亮出来了,安(详 祥)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闪烁的光(班 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陷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 渡)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画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这字。
【2】这一段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______和______两处景色,作者笔下的月下江景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_____。
【3】按要求摘抄语句
(1)月亮的“静态美”: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的“动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的“朦胧美”: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_____
16、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偶然读到一篇英文文章,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蚁后生儿,工蚁持家。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序。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如何逃生吗?众多蚂蚁聚拢抱成黑团,像雪球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了,仿佛看见熊熊山火在烧,一团黑色正沿山脊流动;仿佛听到噼啪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没。
【1】给选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
【2】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叠词,既能和谐音律,给人美的享受,还能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1)如果把加点词语改成“忙碌”“和睦”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用同类型的叠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
【4】蚂蚁家族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它们( )的精神。(多选)
A.舍己为人
B.助人为乐
C.团结合作
D.拾金不昧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第一自然段中的“气极了”能否换成“气急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危急时刻甲板上人们表现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3】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快,体现出他沉着、机智、当机立断的品质。
B.船长看儿子如此调皮,就想开枪吓唬吓唬他,给他一个教训。
C.儿子在高处已经失去判断能力,船长分析眼前的形势后,逼儿子跳水帮助他脱离险境。
【4】选段中加点的“四十秒钟”和“时间太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船长逼孩子跳水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以下材料,按文后要求答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写了牧场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时间段的情景。
【2】牧场之国的傍晚是__________的,表现在:奶牛是__________的、装满奶桶船只的行驶是__________的、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___的。(均用文中词语填写)
【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静态 动态)描写。(在答案上打“√”)照样子写一写“傍晚的溪边”。
2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改为“把”子句)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22、句式变换。
(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2)我不怕什么。(改为反问句)
(3)战士们没有离开阵地,我不能离开指挥台。
改为反问句:
(4)花儿开了,微风吹过,花儿摇摆着。(改为拟人句)
(5)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6)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上他!” (改为转述句)
(7)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8)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改为第一人称的句子)
(9)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直接叙述)
(10)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11)这歌声清澈圣洁。(改为比喻句)
23、习作与表达。
题目一:我所了解的_______________
中国有许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如北京故官、万里长城、曲卓孔庙……选一处自己最感兴趣的,查找有关资料,仿照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要写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
题目二:中国不仅有许多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也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相信在你的故乡就有。请你拿起笔,带领读者去领略它的神秘和美丽吧!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并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