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攻无不克字的正确解释是( )。

A. 消化 B. 严格限定 C. 克服 D. 战胜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登时就没了气。(立刻)

B.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饭量)

C.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一声连着一声)

D.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古时对男童的称呼)

3、能说会道: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小强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说:阿姨,不好啦,小强出车祸了!

B. 当你排队买票时,有人插队时,你说:喂,别插队,自觉点。

C. 你期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夸奖你,你说:过奖了,我有天赋嘛!

D. 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共同来研究研究。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加标点,想想引号的不同用法。

①在坦克车后面是骑兵师________红马连________一色红马________白马连________一色白马________五马并行________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________

②俗话说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快捷——________     瞬间——________     沉迷——________

②反义词:清新——________     自豪——________     方便——________

③写出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汉字

kòu

xiāo

zhù

chà

su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按意思写词语。

1)欲言又止。_______ 

2)犹豫,迟疑不决。_______  

3)指长时间站立。_______ 

4)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_______

8、品读课文,根据要求回答。

(1)《梅花魂》课文写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五件事:①吟诗词落泪,②_________________,③思国而落泪,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送梅花手绢。

(2)课文“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现实生活,写出具有“梅花魂”精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第一自然段中的“气极了”能否换成“气急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危急时刻甲板上人们表现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3】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快,体现出他沉着、机智、当机立断的品质。

B.船长看儿子如此调皮,就想开枪吓唬吓唬他,给他一个教训。

C.儿子在高处已经失去判断能力,船长分析眼前的形势后,逼儿子跳水帮助他脱离险境。

【4】选段中加点的“四十秒钟”和“时间太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船长逼孩子跳水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选段中有两个问句,请用波浪线依次画出来。第一句是________句式,第二句是________句式

3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段,请你来评价一下廉颇和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_;然后以_______的身份决定________

【2】毛主席做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1】象形字有着________________特征。

【2】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3】请再写出两个你积累的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按原文内容选择填空。。

2这句话是_________描写,句中的“________”一词指的是习惯于做某事的人,从中可以体会出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桑乔坐在下面看,在心里认定了:这个节目可拿到镇上去演。他觉得,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只将后背留给人。三十根小辫,一律扎了鲜亮的红头绳,一律插了白绒花。白绒花插得好,远远地看,觉得那黑辫上停了一只颤颤抖抖欲飞未飞的白蛾子。这一朵朵白绒花,把月色凄清、卖唱姑娘的一片清冷、哀伤、不肯屈服的情绪烘托出来了。若换了其他的颜色的绒花,效果就不会这样好。桑乔觉得蒋一轮水平不一般。其实,蒋一轮只是记住了他同学的一句话:“这节目,全在那(一根红头绳一支白绒花)上。”蒋一轮的同学,读书时就是一个很有调的人。

1短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的节目表演者来自( )

A.油麦地小学 B.油麻地小学

3文中表演的节目名叫( )。

A.《卖唱姑娘》 B.《手拿碟儿敲起来》

4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5文中“有调”的意思是( )

A.有格调、有品位 B.拿腔捏调

6根据理解,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7下列句子中停顿符号标画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

B.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启发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13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沙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 )油画《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位青年画家,他画得很草率(  shuài)。他的画总是很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很快被人们一抢而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看。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门采尔一本正经(jǐng  jīng)地说:对呀,倒过来,就是你要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那么慢呀!门采尔严肃起来说: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着(zhuó  zháo)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一幅________(fù  )油画          草率________(lǜ  shuài)

一本正经________(jǐng  jīng)      ________(zhuó  zháo)实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栩栩如生:________。

莫名其妙: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门采尔的画的特点:________。  

(4)表示青年画家画画前后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5)门采尔让青年画家倒过来,是指把________倒过来。这是因为门采尔认为:________。

16、课内阅读。

①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②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选文第②自然段先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再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_______________在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描写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把句子写完整,突出人与小艇的密切关系。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_______________在小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片段阅读。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找出选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的句子画上“_____”。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忠骨”指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的心情和做出的决定,歌颂了______________

4“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通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随意—______ 自由—______

【2】读画线句子,这几句话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体现了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愿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

【3】这段话写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难唱的歌曲:一首歌有70多个生僻字

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在网上走红,整首歌曲一共包含了70多个生僻字,网友听完后直呼:听完歌后,语文水平大涨。

歌曲创作者名叫陈柯宇,江苏苏州人。说起创作初衷,90后小伙陈柯宇说:灵感来自刷微博。现在微博上很流行表达,我又又又又怎么样了,一次用又,两次用双,三次用叒(ruò),四次用叕(zhuó)。这个我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所以我想这个到底怎么念?我就去查字典了。对这些常见但又不太会念的字产生兴趣后,音乐专业毕业、已经创作过40多首歌的陈柯宇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把这些词语创作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陈柯宇说:我整理了很多字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慢慢写。陈柯宇认为,这首歌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些生僻字是越难越想学,可能大家一开始都不太认识这些字,然后想学一下,有种越难越想挑战的感觉。对于突如其来的走红,陈柯宇表示:出国的时候看到外国也有中国的汉字,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向了全世界,我希望这首歌也能表现出中国文化非常厉害这一特点。

歌曲《生僻字》的影响范围正逐渐扩大,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赞。有网友评论:这首歌带我温习了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汉字博大精深,可以用歌曲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面!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突如其来:_______ 

(2)博大精深: _______

【2】陈柯宇创作这首《生僻字》的目的是( )

A.让人们去挑战自己,认识汉字。

B.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汉字文化。

C.为了写歌,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D.带领人们复习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

【3】一首《生僻字》难倒了许多人,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狂怒的海洋上已经战胜了许多困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菊说:“我要像小丽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表达与交流。

想起这件事我就_________

生活中你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学习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你的心情如何?把它写成一篇习作与大家分享。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