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保姆 嫉妒 施行 放肆 附庸 美妙绝伦
B.发征 由衷 拟定 引荐 包袱 养尊处优
C.喉龙 吆喝 签字 蜻廷 常识 跃跃欲试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军令状 神机妙算 B.蜻蜓 养尊处优
C.瞄准 出谋化策 D.崭新 跃跃欲试
3、耐人寻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体会
B.意味;情趣
C.味道
4、解释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胡尘:____________王师: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juàn liàn(_______) hóu lóng(_______) nǐ dìng(_______) dù jì(_______)
fàng sì(_______) bāo fu(_______) fù yōng(_______) yǐn jiàn(_______)
6、补充词语
半信半(_________) 跃跃(_________)试 心惊胆(_________)
养(_________)处优 (_________)然起敬 情不自(_________)
7、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 )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 )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
2. ( )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 )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3.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 )荒凉寂寞,( )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
4. 地球上的水( )能留下来,( )孕育出了生命。
5. (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6. 这样,( )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 )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7. 小阿炳摇了摇头,( )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8.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书籍( )浩如烟海。
8、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桥梁 _________地挤过
_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_地倒退
_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_地穿过
_________的河道 _________地入睡
9、阅读专项训练。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两岸的风光。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 )声,野兽穿越丛林的( )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 )声;( )的流水、( )的小鸟、( )的野牛和( )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认真阅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
以上内容,都是围绕“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2】把下面的拟声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啁啾②潺潺③咂咂④沙沙⑤笃笃⑥低哞⑦咕咕
从这些拟声词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圈出画“﹏﹏”的句子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1)短文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的。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老师的美德所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11、阅读
绿色之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之都”,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还有700多座街心花园,占地约1256公顷,加上湛蓝的莫斯科河、上千座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古迹及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 )的现代建筑,使它对游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建立在七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 装扮)多样的建筑。入夜,万家灯火映彻长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放射出宝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座全世界都知道,非常著名( )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挺立 矗立)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十月革命后,红场就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宫墙下。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造 改善),美化了市容,(调动 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莫斯科被称为“______________”,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
(2)莫斯科以前被称为“沙漠城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 (__________)
(2)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__________)
(3)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__________)
【6】莫斯科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12、课外阅读。
大闹天宫(节选)
玉帝听到报告,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 ),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到花果山来捉拿孙悟空。
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悟空主动迎战,与二郎神打得( )。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乘机杀进了水帘洞。
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的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立在芦苇上。二郎神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 )。
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各路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把悟空( ),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刚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团团围住 天罗地网 站立不稳 难分难解
【2】悟空与二郎神大战的过程中,分别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悟空是怎样被抓住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选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结合课文,我们得知诸葛亮借箭的起因是__________。借箭的经过是__________。
【3】选文中画的句子中,诸葛亮那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用“√”选出。
A.船一边的草把子上射满了简,再让曹军射另边,获取更多的箭。( )
B.靠近曹军水寨,逼迫对方往船上射更多的箭。( )
C.增加船另一侧的重量,使之保持平衡。( )
D.船头朝东,顺着风向,便于快速逃离。( )
【4】“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你从诸葛亮的谈笑风生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 躁)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 喝),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 痛)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下面打√。
【2】写出文中描写海伦刻苦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霖”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在文中指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ɡ zhēnɡ)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3】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在文中属第________部分,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5】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加油站
古城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桥栏上的雕刻,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乌丽娜看一座,赞美一座,在小本子上记下一座。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有时候静静地听流水说话,听从水边宅院里传来的纳西古乐。
1.请给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流连——
3.用“……有……有……还有……”写一句话。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7、重点段落品析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 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我的发现起源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学会滑翔后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能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孔________曰:“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
②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 )
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
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
⑤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 )
【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9、夕照
①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②透过窗子向下看,是一排整齐的红砖瓦房。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的钻天杨。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这排杨树缓缓滑落下去,便出现了如诗的夕照。
③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④这样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
⑤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了。
⑥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⑦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⑧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1】按照太阳下落的过程排列顺序。
(____)变成了红石榴
(____)显露出轻纱般的微红色
(____)红色变深,像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
(____)收敛起刺眼的光芒,泛出橘黄色
(____)红的像火
【2】文章描写了从“太阳顺着杨树缓缓滑落”到“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表现了夕照__________的特点。
【3】“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
(1)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静态的美
B.这句话写出了太阳落山时动态的美
C.这句话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太阳落山时的美
【4】“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改换。(2分)
照样子,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变。
例: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
他是一个好学生。
⑴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
⑵难道他真的愿意去?
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淌着雨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咆哮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请你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请你观察一处景物,也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写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