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要写书中第二幅漫画《假文盲》带来的启示,下面哪一项内容最适合?( )
A.看了这幅漫画,我要根据漫画内容编一个故事。
B.这对母子后来怎么样了?我要发挥想象写一写。
C.看了漫画我从中受到了启发,我要把感受写下来。
D.当时那些“假文盲”都在想些什么?我要好好写一写。
2、下列各组词语中,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A.闻名——著名 静寂——安静
B.遮掩——遮盖 偶尔——偶然
C.灵活——灵巧 遐想——遐思
D.安闲——忙碌 拥挤——宽松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
B.描写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表现出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C.想要写出景物的美,我们一定要既运用动态描写又运用静态描写
D.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4、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灿灿)
水( ) 甜( ) 红( ) 蓝( )
冷( ) 乐( ) 绿( ) 白( )
5、辨字组词。
韭(______) 拔(______) 割(______) 穗(______)
非(______) 拨(______) 豁(______) 惠(______)
6、一首诗,一幅画。
(1)请根据下面的画,写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相应的诗词句子。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7、写出加点字和句子的意思。
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________ 以: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特殊词语
又×又×式词语:又窄又深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看的四字词语:极目远眺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成千上万 成群结队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9、文学性阅读
故乡的夏
①在我的眼中,故乡的春,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一片绿;故乡的秋,充满着收获的喜悦,一片金:故乡的冬,充满着晶莹的雪花,一片白。但是故乡的夏呢?
②早晨,被玻璃挡不住的炎炎暑气蒸醒,发现浑身湿透。换身衣服走出门,却发现太阳已升得老高了。它站在云端,似乎鼓足了劲儿要把那终年积蓄的热给释放出来。没过多久,花坛里的花,被晒蔫了,耷拉着脑袋;院子里的小狗,被晒得直吐舌头,赖在水塘或阴凉的地方不肯挪位子:树下的人们,被晒得直摇扇,谁都不愿再到那烈日下干活了。故乡的夏可真热!
③太阳在空中一刻不停地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尽情地 A 。看见这些,乌云在家里可待得不耐烦了,飞快地跑出来,拦住了太阳——一场暴凤雨即将来临。“轰隆隆……”雷声 B ,闪电也赶来凑热闹。走在外面的人,都立刻躲了起来。项刻间,密集的雨点砸了下来,“叮叮咚咚”,为人们奉上一首清脆动听的歌曲。故乡的夏雨呀,是急促美妙的。
④雨过天晴,天边常挂着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无比,两端伸入云里,似乎是一座连着人间天上的彩色桥梁。太阳似乎不再那么暴躁了,变得有了那么一点柔和。被暴雨刷洗过的草木呢,似乎显得格外翠绿。
⑤夏天的晚上,虽是蚊虫甚多,但依旧充满情趣。看吧,那满天繁星正向你问好,一轮害羞的月亮只是淡淡地向人间撒下清辉:听吧,“呱咖……”河对岸稻田里的青蛙正在激情地 C ;嗅吧,稻田里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沁人心牌,不由地让人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夜晚,是迷人的,是温馨的。
⑥春意融融,秋波澹澹。我却由衷地喜欢夏,喜欢这充满活力、一片赤的夏天。
【1】文中A处应填写句子__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
①演奏一首交响曲 ②发出了紧急通知 ③唱着人们熟悉的歌谣
【2】这篇文章开头写故乡春天“一片绿”、秋天“一片金”、冬天“一片白”等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乡的夏天真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由衷地喜欢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1】诸葛亮采用________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
【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________。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著阅读。
毛遂自荐(节选)
平原君到了楚国,拿合纵抗秦的利和害劝楚王教赵,从日出就开始谈,到了日中还湮有达成决议。
毛退此时手扶剑柄走上台阶,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的利弊,明理人听两句就明白下。现在从日出开始谈,谈到中午了还没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楚王大怒,呵斥说:“下去!主子们在交谈,哪轮得到你这个奴才插嘴!”毛遂按住剑柄上前说:“大王之所以呵斥我,无非是仗手下人多。如今我和您相距十步。楚国人再多您也无法恃仗!您的生死就在刀光一闪之间,我的主人就在面前,您呵斥我干什么!何况我听说,商汤的封地只有区区方圆70里,却能称王天下;文王靠着百里见方的国土,而能使诸侯臣服。他们倚仗的是地广兵多吗?不!他们靠的是利用当时的形势,然后发扬他们的声威。
如今楚国国土方圆5000里,军队100万,实力足以称霸天下。以楚国的强大,有哪个国家能抵挡得住?白起.小角色而已,率领几万人的军队,兴兵与楚国作战,一战就把楚国的鄢、耶两座城池给打下了,二战就烧毁了楚国的夷陵,第三战甚至还破坏了楚国先王的陵庙,这是千秋万载也难以化解的仇怨,连我们赵国都为您感到耻辱,楚王您自己却不以为耻。合纵抗秦,不只是救赵国,也是为你们楚国着想。”
楚王说:“对对,先生谁得太有道理了.我谨代表楚国,参加合纵。”
毛遂就问:“打定主意了?”
楚王说:“打定主意了!”
毛遂就让楚王的随从拿来鸡、狗和马的血,跪着把钢盆捧送到楚王面前,说道:“大王您应当歃血盟誓,订立合纵,然后是我的主人,然后是我。”
他们就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盟约。
【1】本文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其作用是( )
A.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B.能够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品质。 D.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所说道理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根据文章内容,“合纵”目的是(_______)
【3】毛遂说服楚王参加合纵的办法是( )
A.毛遂按住剑柄到楚王面前威胁楚王参加了合纵。
B.毛遂让楚王认识到自己的国家面积大,军队强,使楚王有了自信。
C.毛遂用白起三战皆胜楚国的例子.阐述了两国联合的重要性,说服了楚王。
【4】你觉得毛遂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 ——“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了,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示真诚,但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儿。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久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刚才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的题目是《王娜娜是那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具体地点是: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
B.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
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
D.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
【3】对文中画线句子A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
B.“我”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我”对他的怀疑
C.“我”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
D.“我”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
【4】对文中画线句子B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真实地反映了“我”的内心感受。
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
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
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
【5】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非常惊奇。 ②“我”完全陶醉了。 ③“我”十分欣慰。
④“我”感到有些蹊跷。 ⑤“我”颇感意外。 ⑥“我”火冒三丈。
⑦“我”控制住了自己。
A.④⑥⑦②⑤①③
B.④⑦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⑥②⑤⑦③
D.④①⑥⑤②⑦③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降落伞包
①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十一岁。
②飞机飞得又快又平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不断往下坠。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好降落伞包,准备跳伞。
③大家正忙着背伞包,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她的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伞包,她急得哭了。
④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坚决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⑤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你们要沉着,别慌张……”
⑥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1】用“/”划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机翼(jì yì) 下坠(duò zhuì) 机械(xiè jiè) 口吻(wù wěn)
【2】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 ) ( )——( )
【3】飞机遇到险情,小扬眉的座位上却没有降落伞包,这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4】通过这件事迹,你从周恩来同志身上感受到怎样的品质?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本文作者冯骥才,有改动)
【1】(整体感知)文章既写了“我”和花脸的故事,又写了“我”的心情,你能认真阅读全文,补充下面的表格吗?
“我”和花脸的故事 | ____ | 得到花脸 | ____ |
“我”的心情 | ____ | 高兴 | ____ |
【2】(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根据理解填一填,选一选。
(1)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从加点的部分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
(2)除上面的句子以外,短文中还有很多的语句表达出“我”对花脸的喜爱之情,下面不能比较鲜明地表达“我”对花脸喜爱的句子是(_____)
A.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B.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
C.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D.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3】(分析内容)联系全文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那个花脸?
因为这个花脸好大,好特别,有股___________;因为戴上这个花脸,一路上_______。
【4】(评价人物)结合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说说文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如,卖花脸的小贩:精明热情。
“我”:_________________
舅舅: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状状同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想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孙悟空的“花脸”面具,请参考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完成下面的“花脸面具制作指南”。
材料准备:硬纸板、剪刀、______________等。
制作步骤:(1)将硬纸板剪成人脸的形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用橡皮筋将制作好的“花脸”面具套在头上,两眼从两个圆孔中露出来即可。
15、课内阅读。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画“ ”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画“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樱桃情
①在乡下外婆家,我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就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与樱桃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岁月随风飘逝,然而那树、那人依然令我醉心回首。
②外婆家门前有三棵樱桃树,树干粗细比碗口小一点,一身粗皮很难看。每当早春时节,光秃秃的枝条上便长出一点点芽苞来。不几天,那些芽芭便绽开一部分,长成了嫩嫩的叶子。又仿佛是一夜之间,剩下的那部分芽苞便成了白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
③这时候,我那被关闭了一冬的心便开始萌动,继而雀跃起来。我开始围着那棵樱桃树转呀转,外婆则总是将一只脚放在门上,侍着门框慈爱地望着我。
④有一天,我在树下发现了一片花,我知道,要开始结樱桃了。于是我开始抱着树干拼命地摇,看着那花瓣飘落下来,我更得意忘形了。那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想吃樱桃的急切心情,现在想起来,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实在美丽。
⑤外婆可不依,一发现我摇树,就捡一根棍子开始追我,她踮着一双小脚当然是跑不过我的。我也有不注意被抓住的时侯,她凶神恶煞般地扬起手,却总是轻轻地将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地说:“你不想吃樱桃啦?”我总是满不在乎地说:“咋不想呢?我把花摇落了就会快点结呀!"外婆无可奈何,摇摇头,笑了。
⑥从樱桃只有一丁点儿大到樱桃成熟,我每天都要去摘几颗。开始,外婆总是不许,我只得偷偷摘。渐渐地,外婆也就不管了,随便我怎样想方设法地摘樱桃。外婆还是倚着门,一只脚放在门上,微笑着望着我。
⑦暮春时节,樱桃真正成熟的时候到了,可是,那剩下来的红透的樱桃尽管随着枝条,在风中摇曳,我却只能望而兴叹。这时候,外婆一边搬来椅子,一边唠叨:“这回好,剩下的全归我啦!”然后将椅子放在树下,颤巍巍地爬上椅子,踮着脚,将身子伏在树干上,费劲地将有樱桃的枝条拉近,将樱桃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在身前的口袋里。当外婆从椅子上下来后,却将樱桃全部给我。偶尔,她也会摘下一颗轻轻地放在嘴里,眯着眼一吮一吮的,似乎在细细品味……
⑧时光一去不复返。每当我想起童年,就想起那几林樱桃树,想起外婆……
【1】阅读第④自然段,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婆非常疼爱“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 ,以及“我”对外婆的___________之情。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①。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腌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遂把牛栓了,坐在柳阴树下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想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来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云,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的可爱。湖里又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嘀嘀,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②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到:“天下哪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
A.王冕放牛 B.王冕学画 C.王冕卖画
【2】读第1段画“﹏﹏﹏”的句子,请从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的句①、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句①:_______ 句②:________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4】从短文中你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默风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__”画出片段中描写母亲的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
19、阅读。
风筝
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piān piān qǐ wǔ,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zhāng yá wǔ zhǎo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tóng guī yú jìn——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后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iān qǐ wǔ zhāng yá wǔ zhǎo tóng guī yú jì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呢?简单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3、习作与表达。
汉字很奇妙也很美丽,通过和汉字的这一次“亲密接触”,你有了什么感受?想起了你和汉字之间哪些有趣的事情?把它写下来吧!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