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B.意见不一致时,我们要学会沟通,要尊重、信任对方。

C.《琥珀》中,科学家们通过一块琥珀证实了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D.“在网络中不上线、隐身或者不发表言论的行为”可以用词语“潜水”来表示。

2、我会选。(将正常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田忌赛马》选自(   )。

A. 《史记·滑稽列传》

B.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C. 《晏子春秋》

3、“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

A.能铺平千里的路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小石子。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同音字组词。

chóu  _______躇   _______绪 一_______莫展

xiáng   _______细 投_______   _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2、我坐在田边,感到非常失望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大雾___________,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___________。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___________。鲁肃吃惊地说:“___________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___________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2.“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说明周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我得吩咐军匠,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更昭示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___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___________”,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___________

7、让生字走入语境。

(1)夏季,农民伯伯zhòu_____夜忙碌,忙完了蚕sāng_____,又要忙yún_____田,他们多么辛劳啊!

(2)暑假里,我经常跟随外婆去后山给牛儿gē_____草,用葫芦piáo_____给青菜浇水,欣赏满山飞舞的各色hú dié_____。当然最好玩的还是和小伙伴带上tiě chǎn_____和chú tou_____在山上到处“寻宝”,运气好时还可以挖几根竹笋回来,但大多数还是在xiā nào_____。但不得不chéng rèn_____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8、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 )   西( )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   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     ,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羞愧——________   驱逐——________    幸亏——________

3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我也能仿照这种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

4这段文字选自费奥多罗夫写的《童年的发现》,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

5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背景音乐,唱词都是书里的原句,只有谱曲是剧集人员的创作,但是每一曲都映衬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义。剧中的制作精细,别说宝黛钗,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从发型、脸妆到服装、配饰,都想得细致周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另外,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配音也为电视剧的成功增色不少,经典难忘。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1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42人

材料二:下面是对某小学五年级同学“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数据统计表。

【1】读材料一可知,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__________

【2】由“剧中的制作精细”,我们可以猜测,黛玉的服饰特点应该是清雅的,她的服饰一般会缀以( )等物,很好地衬托了她的形象。

A.芍药

B.兰花

C.牡丹

D.小竹

【3】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经常使用

偶然使用

从不使用

一二年级(100人)

10人

25人

65人

三四年级(100人)

65人

19人

16人

五六年级(100人)

89人

11人

0人

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到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Pk”“逆袭”“锦鲤”等这些网络新词在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在习作中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

12、连续性文本阅读。

抗疫情——中国力量

文本一:漫画《最严防守》

文本二:

疫情袭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立即展开了与时间的“拔河”比赛——

1月24日,除夕,上百台挖土机抵达现场,开始土地平整。

……

2月2日,大年初九,火神山医院工程交付。

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这家医院的建设工期仅有10天。10天之内,建成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来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高峰期,4000余名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再度展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力量。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市又紧急决定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建造期间,现场有1000余名管理人员、近8000名作业人员日夜奋战,14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川流不息,3000余套箱式板房、3300套机电安装物资运抵施工。

经过10个昼夜连续奋战,一个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的大型工程顺利竣工。

文本三   中国智能机器人

钛米机器人在为病房消毒时会根据房间温度、湿度等情况,使用相应的消毒方案。例如,如果房间内有人,消毒机器人会使用“次气酸+等离子”方案消毒;如果没有人,就可以使用“紫外+过氧化氢”方案消毒。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毒或者固定式消毒设备,消毒机器人能够边移动边消毒,消毒液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可单次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一个40平方米的病房,传统的人工推车消毒约需要6个小时,而机器人的高水平消毒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

【1】阅读文本一,我能想到以下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二,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其内容。(20个字以内,不含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本三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个文本,判断以下对“中国力量”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中国力量,就是举国上下一条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其他国家做不到或者难以想象的事情。( )

②中国力量,就是有着强大的动员力,能够一呼百应,用举国之力完成任务。( )

③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很有智慧,能够借助科学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

④中国力量,是指中国人口多,而且每一个人的力气都很大。(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1)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_______

(2)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国歌是《______》。由____作词。_____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是“_____________”。结尾是“______________”。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最强音”指的是(  )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高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庄稼、农作物在园子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12分)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满分5 manfen5.com

看啊,①那满塘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②雨点哗啦啦地洒满荷塘。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都不沾唇,她们总是小心地保存起来,留给塘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她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③烈日当空,④她们个个撑起翠绿的伞,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杆儿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立着,荷塘就显得单调。如果没有荷叶进行光合作用,就长不出那些漂亮的荷花。

荷叶虽然功德满荷塘,可她从不居功自傲。当人们只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她总是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荷叶是美的,她的心灵更美。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1)短文中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2)短文是按照( )构段的。(2分)

A.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B.按“总—分—总”结构

C.按时间先后的顺序

D.按地点、方位转移

(3)写出短文中描写荷叶外形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用“  ”在短文中画出过渡句。并指出哪部分是承上的,哪部分是启下的,用“隔开。(4分)

(5)短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实在事物描写(   )

联想(想象)描写(   )

(6)作者借荷叶赞美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1分)

 

16、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去做?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考虑不周,中了周瑜的圈套

B.诸葛亮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计个人恩怨

C.诸葛亮接受这个任务,早已成竹在胸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为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其下面打“√”

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短文在描写沃克医生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5】根据下面这段话及选段内容,试想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美极了糟透了”(节选)

我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七点半,爸爸这才气冲冲地回到家中。他回来后铁青着脸大发(脾气 牢骚),(诅咒 埋怨)同事们不跟他好好配合。

“不过,巴德创造了一个奇迹,”妈妈劝慰道,“他写了一首诗!写得真美!”

“要是你不介意的话,”爸爸打断了妈妈的(赞叹 赞扬),“还是让我自己来评判吧。”

在他读诗时,我的脸几乎要埋进盘子中。诗只有短短十行,但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我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终于,爸爸将诗稿放回盘子里。接着,他直截了当地(批评 评判)说:“依我看,诗写得糟透了。”

我抬不起头来。我的眼中顿时涌出了泪花。

1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妈妈对的诗的态度是          ,爸爸对的诗的态度是        

3爸爸似乎读了好几个小时一句说明了(  )。(可多选)

A. 爸爸的批评是用心良苦的

B. 爸爸的确是认真读了的诗

C. 爸爸故意挑刺好批评

D. 等待爸爸的评价的心情很急切,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19、课内阅读。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把描写大拇指的形状特点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______,为了说明这种特点,文中举了以下例子:①相帮扶住______;②______要喷出的水;③______要流出的血;④______要翻倒的重东西;⑤_______;⑥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选段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

【5】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大拇指”式的人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改为字句    

(2)山洪从山谷里涌了出来。

改写成比喻句,表现洪水来势凶猛: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肯定句:

(5)《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

修改为病句:

(6)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子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我们的成长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令我们难忘,有的令我们敬佩,有的令我们鄙视,有的令我们辛酸……请运用学到的写人方法,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来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把这个人的特点写清楚,重点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