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作品的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英国
B.《跳水》——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C.《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美国
D.《两茎灯草》——冯骥才——清代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冀复得兔(重复)
B.其人弗能应也(不)
C.乃呼儿出(于是)
D.却看妻子愁何在(老婆)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绅(shēn sēn)士 彬彬(bīn bīng)有礼
气氛(fēn fèn) 松弛(cí chí)
按摩(mó mō) 尴尬(gān gà jiān jiè)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随心(_________) ②翻来(_______) ③一(_____)正(_____)
④运转(_________) ⑤(_____)尽脑(_____) ⑥不怀(________)
(1)词语②由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组成,请再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词语③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词语⑥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2.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4.吾盾之坚,__________。
6、读句子,完成下列练习。
1.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这段话主要写了牧场_______的特点。
(2)“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赞叹______________;第二次出现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赞叹_______________; 在第四自然段的末尾又出现了这句话,赞叹_______________;文章末尾第四次出现这句话,赞叹__________。
7、填空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等,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前八十回是______所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所续。小说以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______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府从_____的过程中贾宝玉和大观园中女子的悲剧命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由_______的历史趋势。《红楼春趣》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____ ,表现了大家对_______热爱。
(2)《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的长篇_____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贞观年间______四人保护唐僧_______,沿途历经_____磨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____,取得真经的故事。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_____。塑造了一个______ 、 _______的孙悟空形象。我还喜欢里面的故事如:_______
(3)阅读名著的方法有:(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4)_______
8、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
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晏子使楚》(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搭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是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把这句话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0、重点段落品析。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定的格局, 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 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这里面的“他”是谁?作者的生平你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描写“他”的身体健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阅读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 )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位上。在他眼前,靶心上最小的“○”型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的“0”字。“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他稳稳地把枪( )过头顶,又慢慢直臂( ),猛然间( )扳机——“砰!”“砰!”一个个红色的“10”字在记分表上延伸……许海峰发挥出色。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打了8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最终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了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文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举 下落 握 扣动 B.握 举 下落 扣动 C.握 举 扣动 下落
【2】在第2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许海峰心理活动的句子。
【3】“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表现得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许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委会主席为什么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联系全文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班长看到“桥”还不稳,就说:“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班长大声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奉命:________。
迅速:________。
【2】从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为什么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隔岸观火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其中,曹操将皇帝软禁在许都,常常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但是大家都知道皇帝只是傀儡,皇帝的命令实际上就是曹操的命令,所以有的不听从,有的阳奉阴违。于是曹操就又借皇帝的名义讨伐这些藐视命令的人。
袁绍政权是当时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是袁绍很骄傲,疑心重,优柔寡断,并且不善于使用人才,结果被曹操打败,人也又气又病,一命呜呼。袁绍死后,几个儿子不团结,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大儿子袁谭被杀,二儿子袁熙、小儿子袁尚刚在幽州(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当时袁熙驻守在那里)喘了一口气,曹操马上就追过来了。袁熙袁尚没办法,于是投奔乌桓(古代居住在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曹操马上向乌桓进兵,占领了乌桓,袁氏兄弟只得又去投奔辽东(泛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太守公孙康。
这个时候,曹操的大将们主张乘胜追击,消灭袁氏兄弟,并借此机会平定辽东。大将夏侯惇(dūn)代表众将请战,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一直以来都不听命令,现在袁熙、袁尚又去投奔,肯定后患无穷。不如趁他们还没行动起来的时候,迅速前往攻打,辽东就可以征服了。”听了夏侯惇的话,曹操笑着说:“不需要麻烦各位施展威风,几天之后,公孙康自然会送上二袁的脑袋。”听了曹操的话,大将们都不信,但是也没办法。
曹操一连几天没动静,有人可急了。有一天,夏侯惇和另一位大将张辽来找曹操,说:“如果不攻打辽东,那我们就回许都去,免得有人趁机攻打。”曹操说:“等二袁的脑袋到了,我们马上回去。”大家听了暗笑,觉得曹操在做白日梦。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公孙康派人送东西来了。一看,正是袁熙、袁尚的脑袋。大家非常惊讶,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曹操笑着说:“不出奉孝所料。”奉孝是郭嘉的字,郭嘉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但不久前去世了,他留了一封遗书给曹操,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去了,您千万不要前往攻打。您要是攻打的话,把他们逼急了,他们就会联手反抗,这样对我们不利。如果暂时不攻打的话,公孙康和袁氏兄弟肯定互相图谋。为什么呢?因为袁绍在世的时候,常常想吞并辽东,公孙康一直防备着。现在袁熙、袁尚前往投奔,公孙康肯定会怀疑他们,担心引狼入室。袁熙、袁尚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肯定也会图谋除掉公孙康,占有辽东。您只要按兵不动,留出一点时间,他们之间的不信任肯定会升级,必然产生矛盾。这样公孙康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肯定会杀掉袁熙、袁尚的。这样,既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损失,也能够借助公孙康与袁氏兄弟的矛盾达到目的。”
就这样,曹操借公孙康之手除掉了二袁,免除了后患。公孙康也顺水推舟,表示服从曹操,辽东也兵不血刃地被平定了。《三国演义》上称这段为“郭嘉遗计定辽东”,它充分展示了郭嘉的智慧。
“隔岸观火”的本义是说隔着河观看对岸的火灾,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烧不着,却能够在别人形成损失的时候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在军事上,就是要按兵不动,不急于进攻,等待敌人内部发生矛盾,等到敌人自相残杀,力量削弱时,我方就可以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1】填空。
(1)曹操通过几次重要的战役最终打败了袁绍,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____。
(2)第五自然段说“奉孝”是郭嘉的“字”,除了姓名以外还取字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例如,关羽,字______。
【2】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成语,按照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来,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比喻把敌人或坏人引入内部,招来灾祸。( )
(2)武器上没有沾血。指没有经过激战就取得了胜利。( )
(3)指今后的祸害及忧患没有穷尽。( )
(4)黑夜时间长,做梦的次数多。比喻时间拖延下来,事情可能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 )
【3】曹操如何“隔岸观火”在郭嘉的遗书中得到了体现。他让曹操通过怎样做,使自己处在“隔岸”的位置?请用“______”画出来。他“观”的“火”是指什么?请用“ ”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袁绍政权是当时非常强大的一支力量,但是袁绍很骄傲,疑心重,优柔寡断,并且不善于使用人才,结果被曹操打败。( )
(2)曹操一连几天没动静,还说等二袁的脑袋到了,马上回去。大家听了暗笑,觉得曹操在做白日梦。( )
(3)郭嘉回老家了,回家前他留了一封遗书给曹操,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去了,让曹操千万不要前往攻打。( )
(4)袁绍在世的时候,常常想帮助辽东,公孙康一直非常感谢他。现在袁熙、袁尚前往投奔,公孙康肯定会帮助他们。( )
【5】想象续写。曹操按兵不动,不攻打辽东,而是等待公孙康与袁家兄弟矛盾的爆发。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要求曹操有一定的耐性,因为大军在外水土不服,粮草供给都是压力。夏侯惇等人先是要求曹操马上攻打辽东,后来又要求曹操要么打辽东,要么就回去,免得许都(曹操的大本营)有危险。面对手下连续的请求,假设曹操经不住手下们的催促,贸然攻打辽东或者撤兵回许都的话,会发生怎样的事?结果会如何呢?
请写一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 )( )。接着,他又(继续 陆续 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 )( ),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指导 教导 引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 )( )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 )( )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教导 引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示 表明 表达)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敢于 善于 勇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1.把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2.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丰富——( ) 拐弯抹角——( )
豪华——( ) 满载而归——( )
4.用直线画出第六小节中的两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福楼拜教莫泊桑把文章写生动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大巴。
12岁的那年春天,屋前的车前草蓬起绿叶的时候,小河融融的,田野香香的,爸爸来接我们了。
我们要到南山那边去了,小屋。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窗子方方的“眼睛”愣愣地望着我。小屋,小了。瘸腿儿的大门还在傻傻地踮着脚。小屋,远了。
【1】根据文段填空。
( )的小河 ( )的田野 ( )的眼睛
【2】超级模仿秀。
扑噜噜
愣愣地
【3】文中的“眼睛”指的是 ____________ 。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起码的品质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怎么办呢?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我为了不让家长签名,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看出我使的“花招”。(严肃 严峻)地对我说:“回家请你爸爸重签。”我不敢(违抗 抵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你自己。”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爸爸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可是,那只大手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爸爸的口气(缓和 暖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百般(掩饰 掩盖)自己的过失。”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
【1】用“/”划掉括号里用错的词。
【2】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使的“花招”,这里的“花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一件这样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想说些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语段两次写沃克医生“愣住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两次愣住的原因。
_____
【2】读画线部分,想一想为什么“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_____
【3】语段刻画了沃克医生内心的一系列变化,从_____到惊讶,再到_____,最后_____,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_____的心理变化。
【4】结合课文,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说一说他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
19、阅读短文。
张家界之绝
张家界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如“金鞭岩”,气势雄伟,金光闪烁,是一座三面陡峭,高达 300 多米的巨大石峰。“夫妻岩”似一对恋人,身姿倩影,
宛如画图。还有像人的,像动物的,像建筑物的,如“将军岩”“雾海金龟”“天桥”“九重仙阁”等。
张家界不仅岩峰见奇,更有那稀有珍贵的树木,覆盖在奇峰怪石之上,把山峰岩石打扮得愈显风姿绰约。松,有的单棵挺立于峰峦之上,有的从刀削般的岩壁凌空跃出,也有的扎根于石峰或断崖的缝隙之中。有的林木竟成片地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任雨淋雪压,风刀霜剑,仍然直耸云天,别具风韵。
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幽雅图画。景区有“水八百”之说,确切地说,较大的溪流有 48 条。向东流的金鞭溪和索溪贯穿景区,并汇有琵琶溪、花溪、龙尾溪等溪流。这些溪流的源头散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万迭瀑、六月飘雪等,而一些坡降大的地段又形成急流溪涧,如百瀑溪、麻溪等。这些溪流纯净碧透, 令人看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盛夏之时,徘徊溪边,更是流连忘返。
山的幽雅,树的幽雅,水的幽雅,构成了这神秘的“人间仙境”。
【1】读画线的句子,根据景点名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
A 将军岩 B 雾海金龟 C 天桥 D 九重仙阁
像动物的景点是(_____) 像人的景点是(_____) 像建筑物的景点是(___)
【2】这篇短文主要展示了张家界的(动态美 静态美)(选择,画 “√”)。
【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5】短文中张家界的哪处景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10分)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便利,也标志了科技发展的成果。但是,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我们小学生不宜接触的东西。?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该不该上网呢?请用60—100字左右的一段通顺的话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