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关于“爵”字,以下查字典的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寸”,再查14画。

B.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爫”,再查14画。

C.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J”,再查音节jué

D.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J”,再查音节jiáo

2、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杨柳”指的是古代的曲子《折杨柳》。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为我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作为父亲平凡的一面。

C.《田忌赛马》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赢得比赛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D.《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反复提问、思考,发现了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启示我们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大胆创新。

3、下列对人物的描写,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的一项是(        

A.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

B.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D.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轻松填空。

(1)《论语》是记录(   )和他(   )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5、根据内容填空。

1.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__________酒店结识(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__________;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___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__________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__________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__________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__________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3.《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以“__________”为明线,以“__________”为暗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的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表现了周瑜的心胸狭窄,阴险毒辣,诸葛亮的有胆有识,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一本书就是一艘船,引领我(háng xíng)________在 (liáo kuó)________的世界,带我寻找照亮生命的(dēng tǎ)________。我爱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让我看见个体的(miǎo xiǎo)________ ,令我 (sù rán qǐ jìng)________

7、填上合适的数字,组成四字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8、根据意思写词语,再填空。

1.技术高超 ________

2.智慧的结果 _____

3.土地肥硕 ______

4.农民伯伯把土地养的非常______

5.造纸术是人类文明的_____

6.这个倒油翁的技术实在是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读课文《军神》,课文理解我能行。

一会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人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手术中,一向镇静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被抓破了。

【1】刘伯承做手术时,从“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 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连他那紧张的双手也“微微颤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刘伯承是个“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为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其下面打“√”

我担心(实行 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短文在描写沃克医生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5】根据下面这段话及选段内容,试想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刷子李》选段,完成练习。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这句话表面是说______,实际上是在夸赞_______

2选段对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进行了细致描写,写出了其刷墙的技术高超。

3作者将刷子李刷过的墙比喻成_______,由此你会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刷子李的高超技术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归纳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蒙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离乡背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巍峨雄奇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平沙无垠

3这段文字中,作者写了自己见过瑞士莱蒙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的月亮,但作者最爱的还是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爱牵牛花

牵牛花的攀登,是脚踏实地的。它把自己的身体全部都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它缠住葵花杆儿使,随着葵花的生长,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多大的缠劲和韧劲啊!正因为它缠的牢,缠的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偶尔被风吹下来,它并不灰心,它会等待机会,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分)

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句中的的意思是(  

A.终于 B.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2)联系上下问理解词语。(2分)

脚踏实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竟在葵花杆儿上勒出一道道深沟句中一道道说明缠的圈数________________。出现深沟是由于缠的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因为缠的牢攀得紧,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填空。(6分)

作者通过牵牛花缠的紧,攀得牢,赞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通过偶尔被风吹下来也不灰心,要再次攀上去,赞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4、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①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②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  )的写法。

A.打比方

B.对比

C.先抑后扬

【2】两个句子表达的情感类似。母亲说家乡的桂花香,其实表达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之情。“我”说那夜的豆子好吃,其实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请你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选一个事物或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书籍就像繁茂的大树。伟大之书是根,大家之书是干,名家之书是枝,其余不过是叶,树叶落了,枝干犹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书”林新叶催陈叶。

书籍就像浩瀚的海洋。涉足沙滩者可以拾到漂亮的贝壳,至于海中蕴藏的无数珍奇,只有勇敢无畏的探海者才能得到。

书籍就像无价的宝石。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弃之不惜。

有可读之书,有可用之书,有可读而不可用之书,有可用而不可读之书,有既可读也可用之书。

不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厚;善于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

耳读是极为重要的读书之法。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也。但神读才是最佳境界。神读方能神解,神解方能彻悟。读书能神读,下笔才有神。

读书的过程,( )是个审美的过程,( )是个再创造的过程。读书而无创造思维的介入,不可能把书读活。

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人读书,可以把死书读活;书读人,可以把活书读死。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写书籍像________,像________,像________,运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短文中叙述的书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此时他的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生动再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画上“_____”。

【5】读了短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其他组员还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课文同主旨:探索汉字)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____________,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____________,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描写刘伯承做手术时的表现的动词分别是紧紧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说明___________,“一声不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这个词说明________

2沃克医生说话的语气是有变化的,你能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吗?从这些语气变化中你能体会出沃克医生的内心想法吗?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请你说说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后来有人给富商出了个主意,让富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如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这条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对出,不过,茶楼的生意确实红火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海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人墨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始终(互为反义词):______  _______ ______

3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的下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作纪念。(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施努策尔不停地吐着那些细嫩但有点苦味的芦苇心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人被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先从下面选一个场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写一写。

夏夜乘凉  运动会场景  清晨山林  果园里  上学时的校门口

我选的场景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