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确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隶字(lì nì) 饲养(shì sì) 裹挟(jiā xié)
朴素(pǔ bǔ) 喷泉(pēng pēn) 浑身解数(jiě xi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节选自《水浒传》,武松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人称“行者武松”。
B.课文主要记叙了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C.故事的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为:上冈→喝酒→打虎→下冈。
D.课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A.卖 B.买 C.借用
【2】于物无不陷也。( )A.陷进 B.穿透 C.渗透
【3】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信誉 B.夸耀 C.荣誉
【4】其人弗能应也。( )A.不 B.无实际意思
4、照样子,根据下列提供的场景,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美好!在课上,同学们有时认真听讲,有时热烈讨论,有时积极发言......如:聚精会神、( )、( )
(2)最近,我们五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激烈的比赛场面让我记忆犹新。你能写出几个描写比赛场面的成语吗?
如:热火朝天、( )、( )
5、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6、按要求写词语。
1.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写 AABC 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写表示“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详——(______) 凝望 ——(______)
沐浴——(______) 幻想 ——(______)
8、比一比,组成词语
缕( ) 泄( ) 婉( )
搂( ) 泻( ) 碗( )
9、阅读
馒头的故事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56师团已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附近同中国军队接火。
③在距惠通桥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军官。两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四天没进食物,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24小时。
④卡车在公路上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⑤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也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⑥大胡子少校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一咬牙,将手里的机枪端起来,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⑦忽然,大胡子少校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⑧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命的中国军队的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常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⑨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⑩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的手里:“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
⑪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她叫小翠。
⑫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填炮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冲去。
⑬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是她家七口人最后一个死去的。
⑭大胡子少校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
⑮34年后,这位大胡子将军临死前拿着一个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画“____”的部分对小姑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展现了小姑娘既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第⑨段中“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是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大胡子少校跪了两次,这两次跪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跪是( );第二次跪是( )。
A.出于对饥民的理解同情,看着饿得皮包骨的村民,他是心痛的。
B.因为小女孩选择归还馒头最后自己却饿死了,对此少校是满怀敬意的。
C.因为前线无粮,陷入极端困境,少校恳求饥民能理解他的难处。
D.因为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而无法帮助小姑娘,少校感到又歉疚又痛心。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B.“弹跳”“怒吼”“冲”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车速之快,侧面表现了军情紧急。
C.文章主要以大胡子少校的表现颂扬了在民族灾难面前,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团结的民族精神。
D.文章最后再次提到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是要深化这个馒头的象征意义。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弥留 | 夭折 |
【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11、(二)《拯救书籍》(9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原本有5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这句话应该补在第_______句的后面。(2分)
【2】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文中找出恰当词句,回答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在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1】“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几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乐曲可以用许多词语,本文就用了这样三个: ______、 ______、 ______
【3】本段从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样几个方面写了从们对音乐的喜爱。
【4】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 ”在文中画出来。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回忆
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一部分。
童年,躲在芳草茵茵的花丛里。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蚁,玩过家家。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莱,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小小的游戏,我们却如此喜欢,如此开心,也许这就是童真童趣吧!童年,就这样遗失在花丛中了。
童年,躲在满是粉笔画的楼道里。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我们从一楼画到七楼,又从七楼画到一楼,丝毫不觉得累。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童年,就这样遗失在楼道中了。
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定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国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创,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认真思索,有的同学热烈讨论,还有的同学唱了起来。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用的正是《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
童年,就这样遗失在美好的旋律中了。
童年的回忆,美丽而甜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留在了花丛中、楼道里,还有美妙的音符中……令我们魂牵梦萦。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
(2)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______)。
A.使文章节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
B.读起来朗朗上口,强烈地表现了童年生活在作者的心中是最美好的
C.表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使作者的童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本文按作者的成长顺序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1)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______________
(2)上幼儿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了小学,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本文的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14、暑假,状状一家和他的阿姨一家准备去海洋公园游玩。认真阅读下列组合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海洋公园门票说明
成人票:80元/人
儿童票:40元/人(1~1.4米)
免票:身高1米以下儿童在购票监护人陪同下,免费入园,每位成人限带一名免票儿童;每超过一名免票儿童,均按儿童票购票。半票:现役军人、残疾人、65周岁以上的老人均可凭有效证件购买半票。
(材料二)
A.成人票
B.儿童票
C.半票
D.免票
【2】状状不可以游玩的项目是( )
A.冰极天地
B.夏威夷沙滩
C.熊猫护理员
D.海底潜水
【3】状状的阿姨带着身高不到1米的双胞胎儿子去海洋公园玩,她买票最实惠的组合方式是( )
A.两张成人票
B.一张成人票和两张儿童票
C.一张成人票
D.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
【4】根据以上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状的爸爸是现役军人,可持有效证件购买半票。
B.满3周岁的儿童才可以体验“熊猫护理员”这个项目。
C.状状的叔叔手臂受了伤,绑着绷带,可以享受半票优惠入园。
D.状状的爷爷68岁了,他凭有效证件只要花40元就可以入园游玩。
【5】患有高血压的爷爷准备带状状一起去玩“冰极天地”和“海底潜水”两个项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
A.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试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
16、与象共舞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近义词:起初(________) (2)反义词:紧张(________)
【2】用“ ”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庄稼、农作物在园子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草原即景》节选
①也许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黄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②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拱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③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 有的化成一棱棱 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 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 上面影影绰绰 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 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 好像半透明的银鱼 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1】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哪种景物?( )
A. 骤雨 B. 云彩 C. 彩虹 D. 公路
【2】请给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3】请给每个自然段分别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云彩变幻的快,请用“ ”画出来。
为了表现云彩变幻的快,你能模仿这样的方法再写一句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彩虹“完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见过怎样的彩虹,请用一两句话写出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甜甜想要写一首有关童年的诗歌放在校报的特刊栏目中,请你仿照格式帮她续写。
童年
童年, 是一首动听的歌, 我用细嫩的小手, 将一个个音符串联成一首歌;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3、真情写作。
(1)温馨提示: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同学间真诚的帮助,老师不厌其烦的教诲,长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你困难时陌生人伸出的援手……请把让你感受到这份真情的人或事写下来,表达出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吧!
(2)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