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手在《跳水》这篇文章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与船长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作用。

B.《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改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C.《手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D.《刷子李》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感,证实了师父“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赢了齐威王。

B.《杨氏之子》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故事情节简单,幽默有趣,充分表现了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C.《草船借箭》一文中,诸葛亮让士兵描鼓呐喊的原因是增加士气,让士兵们奋力作战。

3、选择正确的读音。

(1)风景旧曾yīn nān ān)

(2)西山前白鹭飞(sāi sài)

(3)绿衣(shuāi suō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含反义词):             

(含近义词):             

(含数字):             

6、读一读,写一写

zuò  ǒu shí  xuè kāi  qiào   mián páo   lǎng sò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写字表写汉字。

máo dùn yù w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然”字组词并填空。

谁能在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呢?________,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诸葛亮________清楚周瑜的阴谋,但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后来诸葛亮________“借”箭成功,令周瑜不得不对他________起敬。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改动)

1参议院的议员们感到尴尬的原因是(  )

A.林肯是鞋匠的儿子。

B.议员们一贯态度傲慢。

C.他们被林肯打败感到没面子。

D.林肯当总统了还不忘地位卑微的父亲。

2“完整的整体”在文中指(  )

A.统一的国家

B.全家人团结一致

C.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D.全体议员团结一致

3“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的原因是(  )

A.林肯学到了父亲无人能比的修鞋技术。

B.议员们没办法羞辱林肯,只好改变态度。

C.林肯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议员们被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了。

4参议院的议员们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是(  )

A.尴尬→羞辱→傲慢→静默→赞叹

B.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C.自豪→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D.意外→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5“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此时的议员们会如何赞叹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林肯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在文段中的“□”里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漆黑——________ 沉睡——________

【3】本段主要描写了荷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牛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11、阅读理解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边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这句话可缩为:_____________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画出对妈妈细节描写的句子,用   对爸爸细节描写的句子。

5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8分)

_________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接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1分)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徒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   3分)

 

13、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

1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2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3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第一自然段( )。

A.泸定桥的桥面。

B.两个团的敌人守住泸定桥这个天险。

C.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第二自然段( )。

A.我军发起总攻,冲到对面。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C.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第三自然段(

A.我军夺桥的经过。

B.我军在桥头跟敌人激战,夺下泸定桥。

C.敌人被我军打得大败。

(5)按照桥上、桥下、对岸的顺序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三层。

(6)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①“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②“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14、课内阅读。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 列举的省略 B. 引文的省略 C. 话没有说完

2文中列举了哪些灯?详细介绍的是什么灯?简单写的是什么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手上的五指__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__有如上的差异__却无爱憎在其中__手指的全体__同人群的全体一样__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__成为一个拳头__那就根根有用__根根有力量__不再有什么强弱__美丑之分了__

1在文中找出4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2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发现作者把桃花水当作人来写,突出了桃花水的(____)

A.声音美  B.形态美  C.颜色美

【2】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

A.欣喜

B.奇怪

C.难过

【3】文段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用“﹏﹏”画出来。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青少年暑假游泳必备小知识

①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②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肢体抽筋。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③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过度抽筋时,要尽快上岸,或向他人求助。

④游泳后,在做好整理放松运动的同时,要注意泳后卫生,及时去除耳道里的积水,滴眼药水,漱口,及时冲头发和身体,洗净粘在头上、身上的消毒剂。

1宣传栏从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按顺序介绍了暑期青少年游泳安全常识。

A.游泳前  B.游泳时 C.游泳方法 D.游泳姿势 E.游泳后

F.下水时 G.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H.游泳溺水自救方法

2根据宣传栏的信息,填写表格。

序号

做法

正误(打“√”或“×”)

理由

李刚吃完饭后立刻去游泳

____

_______

李刚换好泳衣马上跳进水中开始游泳

____

_______

莱钢游泳时大腿抽筋了,马上让人把他扶到岸上

____

_______

 

 

3为了赶上看电影,李刚和同学商量游泳后直接穿好衣服,赶往电影院。作为李刚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什么?(  )

A.你快去吧,再晚电影就开始了。

B.你不能马上去电影院。游泳后做好整理放松运动的同时,要注意泳后卫生。

C.你不能马上去电影院,游完很累了,应该休息。

18、给 予 是 幸 福 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

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写自己的心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到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感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还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灯笼,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

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5】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活泼可爱的(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作者写了哪些花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里的风景这么美,真叫人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我们伟大祖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请你选择一处你喜欢的或者熟悉的来介绍给大家吧。注意把它介绍清楚、介绍生动。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