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谐音歇后语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

A.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乌)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洞)了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熟练地解开 惊疑的神情

B.柔和的目光 寂静地回答

C.紧紧地抓住 有趣的事情

D.朴素的生活 久久地站立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序号)(6分)

(1)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

A.花朵喜欢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开,在屋里看到的就是花的背面。

B.说明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花朵朝外开,显然是给别人看的。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

A.这句话点明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B.这一句说明威尼斯只有河道,没有大街,只有小艇,没有汽车。

(3)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

A.这句话照应题目,体现了大象与人们关系亲密和谐。

B.大象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汉字。

zhěn suǒ nián líng shěn shì shī xí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zhǎn xīn yóu zhōng cí xiáng róng xì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读拼音,写汉字。 

jǔ jué   huò huàn   wǔ rǔ chān fú   è hào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比一比,组成词语。

塞(     笠(     蓑(     鹭(    

赛( 立( 衰( 路(

 

7、比一比,再组词。

莞(   姹(    锦( 

完(   诧(    绵( 

 

8、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在我家屋后,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台是青石板(铺  辅)成的,有一个小小的坡度。井圈是一块整石头(做  垒)成的,井壁是圆形,井台外面是八角形。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只有我和妹妹常到井台上乘凉。井水很清很清。我们(趴  爬)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数着一颗颗(映  印)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一面数,一面想: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

井水很甜很甜。我们平常吃的,就是这井里的水。浇菜,还是井里的水。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快,提水去!妈妈一吩咐,井台上就立刻传来我和妹妹的脚步声,嘻笑声。

井水很凉很凉。有一次,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我们就找了一根长绳子,把它吊进水里。晚饭后,妈妈让我把李子从井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新鲜的红李子,又嫩又甜,有一股清香,又被井水浸得冰凉。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常常想:修筑古井的人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这么多的甜美和欢乐,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

1把文中括号里不适合的字用“/”划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白(     纳凉(    

平时(     滋味(  

3   画出具体描写井水特点的句子。

井水的特点是: 1 2 3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认为最能恰当地概括本文中心思想的句子后面画“√”

1)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这确实是一口古老的水井。( 

2)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古井的作用大。( 

3)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赞美了打井人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 

10、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11、刷子李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zhān zhàn)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tiáo diào)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hé hè)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fèng féng),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píng pín)障。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描写刷子李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刷子李粉刷效果的句子。

【5】你对刷子李有什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

①小时候,我们家外边的街上,摆着一个小摊儿,卖些画片儿、凤车、泥玩具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便宜又受我们小孩子欢迎。

②小摊儿的主人是王大爷,就住在我家大院里。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那时候,小街上的人都不富裕,王大爷賺的钱自然就不多,只能勉强生活。

③王大爷手艺好,能做各种各样的泥玩具,涂上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

④那年春节前,我看中了他小摊儿.上新做成的一只小花狗。黑白相间的小狗。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

⑤我太喜欢这只小花狗了。 每次路过小摊儿都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只等我一招呼,就会扑进我的怀里。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只小花狗,只可惜没有钱把它买下来。

⑥春节一天天近了。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不知会跑到谁家,和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好像这只小花狗本来是我的而要被别人抢去一样。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⑦那一天.天已经快黑了.摊儿前围着不少人。趁着天暗人多,我伸出手,从摊儿上一把抓起小花狗,迅速放进怀里跑了。跑回院里,看看四周没人,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

⑧这件事很快就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回去。跟在爸爸身后,我非常害怕,头都不敢抬起来。

⑨王大爷爱怜地看着我,坚持要把小花狗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花狗,嘱咐着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

⑩过了一年,王大爷要到其他地方去。最后一天收摊儿的时候,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他。他看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收起摊子回家了。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去上学,没能见到他。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王大爷,但是那只小花狗却一直带在我的身边。

【1】下列最不适合做本篇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童年蠢事

B.可爱的小花狗

C.难忘王大爷

D.童年的小花狗

【2】第⑦段中“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写出了“我”当时( )的心情。

A.激动

B.快乐

C.紧张

D.后悔

【3】“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难过不舍的心情

D.写出了冬天小街的寒冷

【4】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小花狗带在身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花狗始终很漂亮

B.寄托对王大爷的思念

C.警醒自己不再犯错

D.学习王大爷的品质

【5】在后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文中画“ ”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情节要点。

喜欢小花狗→_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带着小花狗

【7】综观全文,王大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先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再联系文本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身份决定___________

【2】毛主席作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4、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画上“   ”。为了说明大拇指最肯吃苦,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请在相关的句子下画“﹏﹏”。

2请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拉手,心连心

材料一:

“走过路过不要……走心力作,爱心跳楼价啦!”“哈根达斯秘方,名厨监理,品质上……4月4日下午,广州市美华中学校园内,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付出一份爱心,带来一缕温馨”为主题的广州市美化中学2018年义卖活动在热闹的叫卖声中拉开了序幕。

本次义卖活动的目的是弘扬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他人,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今年的义卖活动在往年的基础上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通知家长的参加,加强学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材料二:

颗颗童心筑起公益大爱,满满希望感受爱的光芒。2018年12月2日晚,第八届“光大梦想。爱心启航2018全国青少年经典诵读大会”暨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在京圆满落幕。该活动于2011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光大银行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至今已经步入第八个年头。活动结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公益事业,面向全国青少年展开,活动以“爱心、梦想、奋进”为主题,通过青少年喜爱的朗诵、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抒发当代青少年对国家、人生的瑰丽梦想,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帮助他人的大爱之心,表达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热爱艺术的青少年朋友参与到母亲水窖公益事业中来,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用爱心关注这次大爱无疆的公益活动。

1“材科一“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学生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的好处是(  )

A.学生年龄小,不会做买卖,防止上当受骗。

B.通过家长的参与,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C.通过家长的参与指导,卖出的东西会更多。

D.让家长放心。

4“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中的“梦想”指的是(  )

A.艺术 B.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

C.母亲水窖公益事业 D.爱心公益活动

5从两则材料来看,他们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这一目的形式却不相同。

6假如某地发生地震灾害,下列爱心活动适宜我们少年儿童做的是(   )。(多选)

A.奔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B.捐款捐物,帮助灾区小朋友渡过难关。

C.上街宣传,呼吁社会关注灾区。

16、课文阅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这句话写的。

2作者在介绍兵马俑时,主要运用了______的方法。

3为了说明兵马俑时,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面积(   ),兵马俑(   ),兵马俑十分(   )。

4照例子写成语,注意带点的字。

例:

  )(   )(   )(  

17、阅读园。

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4、5句与6到12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灰椋鸟》节选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意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序号。

________A.jiān   B.jiàn

情不自________A. jìn   B.jīn

2结合本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百鸟争鸣________   A. 形容许多鸟在鸣叫。   B.一百只鸟在争论。

2)呼朋引伴________   A.  呼唤朋友。 B.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

A. 拟人句。 B. 比喻句。

4这段话主要写了( )的场面。

A. 灰椋鸟归林后热闹的场面。 B. 灰椋鸟归林前喧闹而热烈的场面。

5树林内外,百鸟争鸣......这些灰椋鸟会谈论什么?你能写一句关于环保的宣传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综合训练。

藤野先生(节选)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A)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阅读短文,按照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2对画“____”部分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翻出”“指着”是对藤野先生的动作描写

B.B处是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C.C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D.这三处都是通过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细腻的

3当“我”打开讲义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打“√”。

怀念□   无奈□   敬仰□   感激□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写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我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________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

__________

4.热——八月,天多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了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把意思写具体)

冷——_____________

5.玩累了,就在树下找个地方睡着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当我面对________的时候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词语使之完整。

2)内容健康,有真感情。

3)自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