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句子中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她闭着眼睛,绝美的脸庞显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神态描写)

B.我想:如果我举手了,老师会叫我吗?同学们会嘲笑我吗?(心理描写)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外貌描写)

D.那位大个子叔叔始终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外貌描写)

2、选字填空

      涯  洲   州

悬( ) 亚( )

天( ) 广( )

山( ) 三角( )

一望无( )     五( )四海

 

3、下列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女)

B.草满池塘水满(山坡)

C.君子喻于(道义)

D.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jiā qín   sāo yǎnɡ huì wù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ānɡ kù pínɡ yōnɡ xiànɡ mào niǔ kòu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5、同学们参加“中国的‘月’文化”学习探究活动,请你把活动总结补充完整。(选做题)

我国的“月”文化由来已久——中国历来就有中秋_____的习俗。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月亮的故事数不胜数,如__________关于月亮的美称与雅号很多,如“_______________。关于月亮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如_____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任劳任怨(ABA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程门立雪(成语故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表示颜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横”字表明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无腔”“信口”也表现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致。

(2)读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这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对子。

1.上对____)     2.小对____

3.前对____)     4.左对____

5.多对____ 6.老对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巧借东风

诸葛亮随鲁肃一同来到周瑜的军帐中,看到周瑜躺在病床上哼哼唧唧的。鲁肃看了越发难过,诸葛亮微笑着说:“我有一个妙方可以治好都督的病。”周瑜眼睛一亮,忙说:“请先生指教。”诸葛亮让手下的人都退出病房,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四句话: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就是你的病因。”周瑜接过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他竟然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不得不请教诸葛亮:“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吧!”诸葛亮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故意说自己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来亲自登坛做法——借东风。周瑜相信了,“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赶紧到南屏山筑七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风一到,就向西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攻,共破曹军;同时也通知大将赵云,隐蔽在南屏山,到时候接自己回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调兵遣将”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纸上写的四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然西北风刮起了一面旗,旗角正好飘在周瑜的脸上,周瑜不觉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联系文段内容可以推测他的“心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句子,思考:诸葛亮真的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诸葛亮的才干。

10、阅读课文《梅花魂》选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外祖父的____________,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_______

【2】“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外祖父发脾气,“稀罕”墨梅图的原因。照样子,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前后连贯。

外祖父之所以发脾气,“稀罕”墨梅图,是因为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1、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园子里的花、鸟、虫子、___________等事物。

2每一个事物的描写,都让我们有一种___________的感受,作者就是将儿时生活的这种___________的美好感受寄托在了这些事物上,蕴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想象,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上“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写,表达出这种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庄湖色

①避景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国林之一。地虽然名为山庄,但规模是很宏大的,那随着山势婉蜒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当你走进山庄的丽正门,从玲现精巧的宫厥区开始,尔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景色明丽的湖区,漫游山庄诸胜时,你就会亲身领略到,那以山林野越为特色的塞外风光,远比挂在墙上的名画更有生命力。

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庄里的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一处胜景,无不令人流连忘返。但是,奇妙得很,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它,她有着一 种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我。在我看来,她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她是镶嵌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③塞湖是山庄上湖、下湖、澄湖、银湖、如意湖五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

④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温柔、清澈,像多情的少女的眼睛。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她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陶醉,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湖水飞入霞中,还是红霞落进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取到了湖

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交融:________________

(2)乱真: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顺序,先是从___________勾勒出___________,接着描写___________,绘出塞湖早晨___________的景色。

【3】请用“______” 画出描写动态美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 )盆( )碗,( )灶( )床,( )过来,( )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众猴只顾戏耍玩闹,可石猴却讲出那番话,说明了石猴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段话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链接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改动

1 阅读上面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自己对文章有什么新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很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

药品广告

误:咳不容缓

正:刻不容缓

太阳能热水器广告

误:随心所浴

 

补品广告

误:鳖来无恙

 

【1】细读[现实之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中例子,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填在表格内。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不少人“不会写字”了,汉字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现象首次引发人们的忧虑。( )

(2)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汉字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

【4】对于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这类现象,你是什么态度?结合上文材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答题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在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

  时至今日,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根据短文,国际母亲节的日期是

你知道父亲节是哪天吗?再查查父亲节的来历。

 

17、读《田忌赛马》,回答问题。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这时,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文中写了赛马的情景,请你填下表,展现重点描写的比赛的情况。

场次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忌

______

____

_____

齐威王

_____

_____

_____

 

 

2你是怎样理解“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这句话的,它和比赛田忌取胜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田忌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刷子李(节选)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第一句话中“规矩”的意思是( )

A.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B.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C.行为端正老实

D.合乎标准或常理

【2】“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中的“居然”一词写出了曹小三内心的( )

A.佩服

B.自豪

C.惊讶

D.怀疑

【3】画线句子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指的是( )

A.刷子李立下的规矩让曹小三感受到刷子李的不同凡响

B.刷子李的言行让曹小三感到佩服

C.刷子李的打扮让曹小三感到敬畏

D.刷子李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

【4】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曹小三为什么用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发现(节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尔加·伊万诺夫娜为什么会气得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提示与要求:是否有一样事物,曾勾起你生活的风波,一本字典、一支笔、一瓶水、一条红领巾等等,请你围绕一个事物,写一件令你开心、难忘或激动的事情。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