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提示填空。

1.遇到困难时,不能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这样才能让事情继续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正如《周易》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改变。这正是《礼记·学记》中“____________,又日新”告诉我们的道理。 

3.看到这批小队员在球场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老教练不禁感慨道:“青,______。”

2、形近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题文)课文传真。

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

4、回顾课文,完成课文知识梳理。

(1)在《匆匆》的末尾部分,作者连续运用6个问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那个星期天》运用列举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间接表达情感的方法,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在那个“第一次盼望”的星期天,“我”从期待到___________________到失望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

5、辨字组词。

_____  墓_____  嘘_____  溺_____

_____  暮_____  虚_____  弱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7、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____”。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8、阅读题。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他与_________称为唐代三李,有_________之称。

【2】《马诗》前两句属于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写出一种_______的气氛。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一句描写的的景物有哪三个?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一句中,“何当”的意思是:_______ “清秋”指的是:_______

【5】《马诗》中抒发自己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

【6】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_______表现了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漫画,回答问题。

【1】下列对漫画主题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热爱生活,关爱动物。

B.我们要保护环境,关闭化工厂。

C.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D.我们要和小鱼和平共处,其享资源。

【2】请结合这幅漫画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外对比阅读。

                      选文一: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选文二:最后的时刻(节选)

①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②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狱室的同志。

③“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④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⑤“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⑥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⑦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面不改色,心不跳!”

⑧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⑨“同志们,永别了!”

⑩“江姐!江————”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门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选文二第一自然段中“典礼”在字典中的意思是“郑重举行的仪式”,联系全文,在这里指江姐 ,从中看出江姐(填一个四字词语) 的革命精神。这一精神在第一自然段中具体表现在哪些细节上?完成导图。

   

【2】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其他人的哭,下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主人公崇高的革命精神。

B.表明主人公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

C.害怕自己也受连累,吓得哭出声。

D.对亲人和即将面临死亡的狱友的不舍。

【3】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二中的“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这句话是对环境的描写,说明了狱中生活的简陋,同时也说明了敌人的残酷。

B.选文一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也充分印证了敌人的凶残。

C.选文二中通过对江姐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表达了江姐对革命充满信心。

D.选文二中江姐把自己的生活用品送给狱友们,是因为她要出狱了,不再需要。

【4】选文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与选文一中的哪句话相对应?摘录,并完成下表。

摘录选文一、二中相对应的句子

主题上的相同点

写法上的不同点

(1)选文一:_________

选文二: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 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 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 的时候,都应该面不改色,心不跳!”

两句话都表现了主人公 (2)_______(填入一个四字词语)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来自革命者_________(3)

(摘录选文一中的词句填空)的力量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5】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从你熟悉的革命烈士中选择一位,完成革命烈士档案。

   

11、课内阅读。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然后写出该字的另一种读音并组词。

(   )(   )(   ) 提供(   )(   )(   )

便(   )(   )(   ) (   )(   )(   )

2.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短文围绕中心句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4.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  

人们畏惧海洋是因为  

1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一一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找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 )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dàn  tán)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________________,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1给文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照课文内容完成最后一段的填空。

3将语段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________

4这段话选自《________》一课,我从中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

5由此我想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我想到名言忍一时风平浪静,________________,不怕没柴烧。

6谜底被揭开了,两个旅行者可高兴了,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四字词语形容:________

7下列和本文中心思想无关的成语是(   

A.胯下之辱                              B.卧薪尝胆            

C.忍辱负重                              D.曲意逢迎

8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13、品读第5段,回顾全文。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最后一段和课文第一段_____

【2】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感人?_____

【3】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吗?_____

14、课外阅读

老人与花

老人种了一些花,在屋角后。

我每从那儿走过,眼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落到那些花上面。

月季是天天见着的,花朵儿硕大丰腴,一株橘红,一株明黄。还有一株,乳白色的,花瓣儿如凝脂。饱食终日的模样,日日好风光。四五月份,老人的屋后,是鸢尾花的天下。蝴蝶一样的鸢尾花,扑着紫色的翅膀,在人的心中,扇动一圈一圈的温柔。到了七八月份,指甲花和太阳花,你追我赶地盛开了,占尽颜色。

现在呢?秋渐凉,树上的叶,随着晚来的风,一片一片落。懒婆娘花和一串红,却正当花样年华。它们不分彼此地缠绵在一起,粉红配大红。最是傍晚时分,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你站定在它旁边,仿佛就听到它的欢笑,叮叮当当。还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值得牵肠挂肚的?你最好向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老人必在。老人衣着整洁,头上灰白的发,抿得纹丝不乱。他在那些花跟前,弯下腰去,一朵一朵细细查看,眉眼里,盛着笑意。他很满意这些花如此欢快地开,而花们,因了他的注目,更显明艳.

路过的人,会停下脚步看一会儿花,微笑着和老人打招呼:陈爹,赏花呐?”“,来看看,它们开得多好啊。”“是陈爹你照料得好啊。

人的声音去远了,老人还呆在那些花旁边。直到夜色四合,花与暮色,融为一体。

一天,我被懒婆娘花牵了去,用手机给它们拍照。老人突然站在我身后,老人问:好看吧 ?”我答:,好看。老人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我说:懒婆娘花呗。老人笑了:它可一点不懒,它还有个名字呢,叫胭脂花。被这个名字惊艳,再定睛细看,可不是吗,一朵一朵粉色花朵,像胭脂涂腮旁。老人得意,背了双手,围着花转。他孩子般的明净,动人心魄。

一日,突然听人谈起这个老人,原是个退休老师,老伴早去,唯一的儿子,也在前年,病死。而他自己,因患眼疾,失明已近10年了。

13段按________顺序来写花?突出表现了________

2为什么说:你最好像一朵花学习,快乐地绽放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懒婆娘花精神焕发地登场了,叭叭叭,一朵一朵粉色的花朵,吹吹打打,热闹无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王宇做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精心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你难道不应该感谢他们,并为他们写下一点什么来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讲述一下你与父亲(母亲)的故事,或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