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在阅读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方法(写出一种阅读方法即可)。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生活中的谦辞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问人姓氏说“______”,求人帮忙说“______”,无暇陪同说“______”,向人询问说“______”,请人勿送说“______”,未及迎接说“______”,请人接受说“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马诗》这首诗是___代诗人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2.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___________。郑燮在《竹石》中用“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以及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3.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批评。

4.《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李星华,写于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年的事情,是按_____的顺序记叙的。

5.《金色的鱼钩》的主人公是_____,“金色的鱼钩”中的“金色”象征_______精神。

5、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2.______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_。《左传》

3.甘瓜苦蒂,__________。《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传习录》

5.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6.《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人和树一样,都必须经得起_________,要锻炼出__________

7.通过朗读___________写的《明日歌》,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

8.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之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文言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7、课外阅读。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B.憎恶,厌恨。

C.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细小;微小。               B.稍许;略微。             C.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丛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_________________”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是群众队伍入场的场面描写,在写法上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面的描写,如“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又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群众代表,这是“点”的描写。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中把满是群众的天安门广场比作_________________,把翻动的红旗比作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开国大典的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1.给短文中没加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   ) 勉励——(   )   恶劣——(   )

4.用~~~画出本段中的过渡句。

5.从文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有

  的科学精神。

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就是同学们的“规矩”,学校不仅要求你背诵,更要求你遵守,即“‘背’”到做到”。你做到了,是合格学生;做不到,就要接受专门的教育,非让你做到不可。因为“守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中小学生守则》,就是中小学共同遵守的规则。

我们国家,1981年就颁布了《小学生守则》,1991年颁布了《中学生守则》,2004年《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实施的十几年中又经过多次修订,于2015年8月2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三、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四、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五、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六、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七、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八、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九、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此守则将对我们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也许你会问,其他国家是不是也有“中小学生守则”之类的规则?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我们来读一读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吧,相信它会带给你许多思考或不一样的感受。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已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吧,做一个既守规

矩又富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1规定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学习,但要控制上网时间、不上非法网站、

不玩网络游戏等,是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2   B. 3   C. 5   D. 7

2规定学生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己先跑,而不管其他任何人或事,是英国《中小学生守则》第几条规定的?(

A. 4   B. 6   C. 8   D. 10

3相比较而言,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更强调学生成长中的哪一个方面?(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C. 认真写作业好好学习   D. 要循规蹈矩听从指挥

4下列属于低碳环保生活的例子是哪一个?(

A. 主动分担家务   B. 节粮节水节电

C. 先举手,后提问   D.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回答题。

.有同学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没有必要。你认为

呢?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总是上课默默地听、默默地记,下课独自看书。同学们偶尔找他说话,他总是爱理不理。有同学认为他不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他不以为然。你有什么看法呢?结合本文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谎好不好?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至少提到两处《中小学生守则》)。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板车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出来,用黑笔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________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阅读(16分)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次  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  革命烈士之墓  的墓前  我便问老爷爷  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  他看了我一眼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经常(   )   精心( ) 安全(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同归于尽:  

音容笑貌:  

(4)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2分)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   作者借她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3)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了。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竞  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  进]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  列]。“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责备自己,担心老师会严[历  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huāng zhāng(   )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guān jiàn(   )时刻,后退一步,就是 róng rěn(   )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知识。想到这里,我yì rán(   )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刚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xún wèn(   )我  李文同学  今天怎么来得这么迟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  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  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  老师看出了我的难为情,亲切地叫我坐下,chéng kěn(   )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jiào huì(   ),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sǔn shī(   )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huǐ hèn(   )和决心,认真地记下了这bǎo guì(   )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围绕短文题目《迟到以后》,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思考你提出的问题,然后概括地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的拼音,在(   )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去文中[  ]内不恰当的字。

(5)用“_______”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分析下面语句的意思: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9、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求: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格式规范,讲究美观,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