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红( )绿 ( )( )起舞 富丽堂(  ) 花( )锦(

( )( )荏苒)张( )望)名思义  乐此不(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空见___ ______    ______

___而不___ 走马___)(___ ___)(___

___)(___俱下 赴___)(___

3、课文内容我熟悉

(1)《匆匆》本文作者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__________的特点,再写_________的无奈。最后发出“ ________”的感叹。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为战国时期_______撰写

4、看拼音,写词语。

我的家乡是一个pì jìng______的小山村。清晨,山村里chuī yān_____袅袅,不时传来几声小鸟qīng cuì______的叫声。这里的生活艰苦而dān diào_____,没有电视,没有空调,也没有wǎng luò______。暑假里,我和伙伴们有时去小溪里捉鱼,有时去山上采野果,有时翻开zhuān kuài_____去捉xī shuài______、挖qiū yǐn______。每到晚,妈妈用铁浇水给我洗,煮好晚饭等爷爷奶奶回来……

5、沙僧也叫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7、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8、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用“——”画出选文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这段话可以看出,父亲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坚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①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后,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②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恰当的标点。

2文中①句中“咀嚼”的意思是_______文中②句中“翻草”的意思是____

3“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一句中“时刻”指的是这一天中_______的这段时间。句中的“怡”的意思是________

4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草香”吗?这句话中的“嫩芽”指的是____;“土草香”是指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归纳要点做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我能行。

腊月酒

王忠范

①每年腊月,我就喜欢喝东北老家自酿的腊月酒。腊月酒其实就是黄米酒,是用东北特产大黄米酿制而成的,充满粮食的味道。因为这酒是农家腊月自酿的,又没啥酒力,谁都能喝点,家家腊月里的餐桌上都有这酒,所以黄米酒也叫腊月酒。

②农历冬月底,进入猫冬时节,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酿制黄米酒。我家的黄米酒由祖父一人酿制,他不让别人插手,说弄不好会走味的。他先是淘洗好黄米,接着放进锅里,掌握好火候慢慢煮。熬成粥状时,黄米变得黏稠稠的金亮亮的,再装进大盆,整整焖上半天一夜。然后打开酿酒的泥缸,把黄米粥、开水和提前半年做好的酒曲按比例放进去,扣上圆盖,封得严严实实。这样发酵半个月到20天,黄米酒就基本酿成了。

③到了开启的日子,人们都管黄米酒叫腊月酒了。祖父笑眯眯地掀盖通风、过滤,屋子里顷刻飘满了酒香。一家人围着观看,都要尝上一口。腊月酒色泽纯净,醇香柔和,鲜爽却绵长,没辣味,大人小孩都能喝。若拌些白糖,入口浓厚沾唇,甜甜酸酸,更是新鲜绵润了。开启酒缸这天,不管谁家都要请同姓的本家长辈和左邻右舍的老人来品新酿的腊月酒。大家围坐在黄泥火盆旁,浅饮慢酌之间讲年景、唠家常、说乡事,亲亲近近,热热火火。晚辈们轮流敬酒,或说吉祥祝福的话,或唱福寿歌,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

④以后,腊月里每一天晚餐,家家或多或少都喝腊月酒,添情助兴,(营造 制造)过年的氛围。下酒菜多种多样,但必有热腾腾香喷喷的年猪肉。这叫:“腊月酒,年猪肉,日子越过越富有。”主食是黏豆包。黏豆包圆圆鼓鼓又黏稠筋道,象征团圆、和睦。那叫:“腊月酒,黏豆包,团圆和睦过年好。”

⑤等到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的时候,家家都喝腊月酒,因为腊月酒具有土地的(厚重 隆重)与久远,象征日子和顺、生活甜美。祖父端起酒杯时总要说合辙押韵的祝词:喝杯腊月酒,喜气心中流,老少齐争春,又是好年头……春溶于酒,酒浓于情,饮得全家人激情满怀欢欢乐乐,阵阵笑声出门外,得灯笼杆上的大红灯笼飘飘闪闪

⑥现在每年春节前夕,我们这座城里就有卖腊月酒的。我家总要买一大壶,年前年后都在喝,品不够那种乡情和年味儿。

(选自《辽宁日报》2019年1月16日,有删改)

1用“/”画掉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

A.外貌 B.神态 C.语言 D.心理

3本文以腊月酒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腊月酒的___以及对老家淳朴民风的____

4阅读第②段,根据提示概括制作腊月酒的过程。

淘黄米——_____——____——加开水、酒曲——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短文详写了祖父酿制腊月酒的过程,表现了祖父酿酒技艺的精湛。 ____

(2)“飞”“碰”“飘飘闪闪”这些动词形象入微地表现了家人们笑声的爽朗活泼,表现了乡亲们无比喜悦的心情。 ____

(3)短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____

(4)“腊月酒,黏豆包,团圆和睦过年好。”引用俗语,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____

12、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xīng xìng),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lí)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shěng  xǐng)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le  liǎo )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chà  chā)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1“√”选出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请你再写出一句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介绍顾炎武自督读书措施的句子,并谈谈你从他的措施中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人物和他们勤学的故事连起来。

 牛角挂书 催光

韦编三绝 匡衡

圆木警枕 李密

凿壁借光 司马光

昼拼夜诵 孔子

5你能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吗?也可以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为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屋顶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小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

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我们规规矩矩地立着。

五分钟过去了,欧阳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你们站半个小时,你们也顶得住,叫你们只穿一件衬衫,你们也顶得住。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我很庆幸,那天我没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永远的一课。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xià   hè bó báo

2“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草场半步。”此时,“我们”看到的景色可以用那些成语形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当时,没有出教室的同学会说些什么呢?请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一个娇滴滴的女生_______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个很横的男生________说。“_________”另一个同学说,“_________。”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如果你是欧阳老师,最后你会引用那句名人名言教育自己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6欧阳老师宣布“解散”以后,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发挥想象,把他们的表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下列句子。

(1)早上起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_________,如_______,被________

【2】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四个动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然后说一说改动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述文字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16、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王林的妹妹从电视上看到美国的植物人被拔插管的消息。(缩句)

(2)李老师对张兰说:“我让你帮我拿的书放到哪里去了?”(改为转述句)

(3)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双重否定句)

(4)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1)强强说,放心吧,爷爷,他不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约翰脸上含者微笑对我说,他是否可以坐在我的旁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也说,没有我那样念诗的,我那不叫念诗,我那叫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家园

我心目中的英雄

选择你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搜集资料,从中选出最能反映他的英雄气魄的具体事例,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