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2025届初二地理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这篇课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__________的主题思想。

(2)《那个星期天》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星期天__________的承诺,由开始盼望中的_________,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__________,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__________

2、把下面与《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     2.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

3.白骨精一计不成——____________   4.猪八戒的武艺——____________

3、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①万象________ ②截然________ ③悬灯________ ④独出________

1.形容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是词语__的意思。 

2.这次考试的内容与上次__

3.形容节日状态的词语是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词语搭配。

茂密的________  严寒的________    艰苦的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高贵的头”指的是__________。“魔鬼的宫殿”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____________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自白书”在诗中的实际含义是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舌尖上的浪费

近年来,“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民意调查,下图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根据图表“打包比例”的信息,最需要接受外出用餐打包教育的年龄段是( )

A.20岁及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60岁

F.60以上

【2】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横线处合适的名言有哪两个( )

A.青,取方于蓝而青于蓝。

B.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C.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文本中的“必剩客”是指_______________,“光盘族”是指_______________

10、  略(21分)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

孩子跪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了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满心欢喜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那是孩子几天以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里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孩子的妈妈走过来:看什么啦?孩子急忙把妈妈拉到花盆跟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妈妈皱了皱眉,笑了笑:傻瓜,这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妈妈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到厨房去了。她没发觉孩子表现出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眼了,花盆中只有紫罗兰在耀武扬威地挺立着,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孩子揉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孩子的一声哭了起来。

孩子哽咽地问妈妈 妈妈 小瓜苗怎么没了   我给拔了 有什么可哭的 那些小瓜苗在花盆里 会影响紫罗兰的生长 你也是的   就知道哭   乖   别哭了   妈妈一边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   一边拿出手绢来擦孩子的眼泪

几天以后,孩子画了一幅画,画中有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有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对他的想法感到很惊喜,给他得了满分。孩子把画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看分数,笑着说:不错呀,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上街给你买冰激凌。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吝啬(   ) 坚定( ) 责备( )

(2)给第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3)根据要求转换句式。(4分)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转述句)

他只顾满心欢喜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缩句)

 

(4)用-------画出母亲对孩子的忽略?(2分)

(5)文中画    这句话中照例”“跑到”“奔向等词语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4分)

 

 

(6)文中语句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表达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表达了孩子对小瓜苗的思念和惋惜。 B. 表达了孩子对妈妈行为的不满。

C表达了孩子纯真的童心以及对生命的关爱。

(7)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你认为文中的妈妈应该怎样做才好?(4分)

 

 

 

 

11、课外阅读。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我一连逛了两三条街,依然兴致勃勃。

来到新街一带,好一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搪掂它,估估重不重。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概括内容:请浏览短文,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悟方法:快速默读短文,然后填空。

(1)文中主要写“我”和妈妈逛街时看到的景象,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握情感:短文通过对家乡_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拓展实践:在学习本单元时,我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文章,开展调查访问,了解了更多的民风民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2、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席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写出和选文中加点词语类似的拟声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3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灯图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作者描写处处张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

4用“____”画出选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5选文第1自然段中“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中“这”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的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做一做。

迷人的夏天

夏天是多彩的。盛开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墙上

爬满了绿色的植物,街上飘动着五颜六色的衣裙。

如果有朋友来,从冰箱里拿出黑子红瓤的西瓜

招待他们,那感觉真好!

1根据短文填空。 

盛开的________           草地

碧绿的________           鲜花

绿色的________           衣裙

五颜六色的________          西瓜

黑子红瓤的________       植物

2短文写夏天是________的,我认为夏天还是________的。

3在夏天里,你感觉很好的事是什么?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居然——________     气魄——________

2把“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换成“长”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文段,你有哪些体会?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19、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六年级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从你的记忆深处挑选出一件写出来。

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句通畅,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