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到科技馆做志愿者

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④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十政务”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官员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这表明网络问政(     

A.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

C.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能够有效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3、下列榜样人物事迹告诉我们(     

60多年深藏功名,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隐姓埋名60多载,沈忠芳为中国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默默奉献60余载,钱七虎为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的功勋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公民的权利

B.发扬斗争精神助力潜能发挥

C.为了国家利益有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4、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生鲜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鲜食品中,令食品增亮增红,有“美颜”的效果。2023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使用“生鲜灯”。商家利用“生鲜灯”营销的做法(     

①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②有悖诚信民法原则,违背公平正义

③增强商品视觉效果,获得持久效益④破坏商家无形资产,损害自身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学校组建舞蹈队,小青被推举为队长。正上八年级的小青,学习任务繁重,于是小青找到老师,希望换别人当队长。老师有些为难地说:“舞蹈队刚刚组建,一切要重头做起,你能力强,舞也跳的好,就先干吧。”小青很为难。从责任的角度,应该对她说(     

A.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B.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C.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D.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也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

7、特定条件下,自觉遵循社会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彰显了一个人的(     

A.道德风范

B.良好风俗

C.纪律意识

D.法律观念

8、下图中,关于违法和犯罪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9、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人,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超过2.5个小时。很多受访者感叹:晚上刷着刷着视频,天就亮了,时间去哪了?这告诉我们(     

A.短视频百害而无一利,应杜绝传播

B.短视频是丰富和养护精神的重要平台

C.刷短视频能够释放生活中的所有压力

D.沉迷网络短视频,会耗费人们的时间

10、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情境与其遵守的社会秩序内容相符合的有(     

①高铁站内,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交通秩序

②生产车间,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医院内,病人家属在公共通道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A.国家统一

B.国家安全

C.文化利益

D.国家主权

12、漫画《寸步难行》启示每一位公民(     

A.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惩处失信行为

B.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弘扬诚信文化

C.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普法

D.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树立诚信意识

13、2023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全国文明城市凝聚东台百万人民的努力,承载东台百万人民的期待。作为市民,我们应该(     

①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市民       ②加强宣传,运用道德强制手段

③制定法律,严惩违反交规行为       ④关心家乡发展,做好志愿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如果你遭遇欺凌,可以寻求国家法律的救济机关是(       

①律师事务所   ②公安机关   ③法律援助中心   ④人民法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下列漫画中的做法值得赞扬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D.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8、自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数亿,中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下面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有(     

①在网上任意发布不良信息            ②学会“信息节食”,抵制不良诱惑

③在网上广泛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   ④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无规则,不共享”。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出现的共享单车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挤占公共资源,投放点未提前规划设计,在街道无序停放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A.坚定维护规则

B.积极改进规则

C.善于违反规则

D.敢于对抗规则

20、“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面对物质条件匮乏、漫天的风沙和无穷的寂寞,她无怨无悔,把研究和保护莫高窟当成一份终生的事业。樊锦诗的事迹启示我们(     

A.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B.要承担肩负的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C.只有自愿选择的事情,才能够做得很出色

D.责任意味着代价,承担责任会受到责备,甚至处罚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所以,有人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没有人民利益重要。”

这个说法对吗?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2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据此,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对此,请分析

女生: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和我们中学生没有关系

男生: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7月28日,福建人大网公布《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这是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率先以立法形式限制手机进入中小学校园,禁止手机进入课堂。该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请你参与以下讨论。

观点一   带不带手机进校园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行使权利是我个人私事。

(1)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一进行评析。

观点二   教育法规定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是我们的义务。在对待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我们要……

(2)请将观点二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材料二: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

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

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表达对父母深切的爱,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2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为了与父母建立和谐的关系,说说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25、   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再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甚至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因为影响恶劣被学校处于勒令退学的处分。丁某辍学后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个行为属于犯罪?

(2)根据所学知识你能说一说人们行为底线是什么?什么是违法行为?

(3)从丁某的犯罪历程中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6、材料一:20141012日,我国发布了10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他们的故事为人们践行、传承孝老爱亲美德树立了榜样。

材料二漫画

1为什么我们要敬老爱老,奉行孝道?6

2对漫画中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看法?4

 

27、请看一位同学的作文,回答问题。

更加爱国,就是要有忧患意识;更加爱国,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加爱国,就是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体谅国家的难处,为国无私奉献,时刻听从祖国召唤,当祖国、人民需要时,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这位中学生写的作文体现了他的什么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儿女维护国家安全的理由。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昨天,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中国梦还在继续……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同学国信,勉励当代青年要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请列举我国十九大以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各项列举两个。

(2)怎样把“中国梦”变为现实?

(3)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