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以上材料反映了( )
A.百日维新的背景 B.百日维新的内容
C.百日维新的影响 D.百日维新的性质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B.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C.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D.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毛岸英
4、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突破的体育项目是( )
A. 女子排球 B. 乒乓球 C. 男子射击 D. 自由体操
5、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张自忠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7、“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是( )
A.家庭作坊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股份公司
8、羊年开春,根据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主人公孙少平是在公社中学毕业后被推荐到县里的高中的。其中“公社”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
A.土地改革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改革开放初
D.深化改革时期
9、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开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自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二月抗争
C. 红卫兵串联
D. 西藏和平解放
10、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胡适开创了这一“功绩”,他发表了
A.《文学改良刍议》
B.《文学革命轮》
C.《狂人日记》
D.《敬告青年》
11、“南方谈话”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从全局上系统地解决了改革开放面临的思想难题与现实挑战。“南方谈话”( )
①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④探讨了共同富裕的话题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下面是某历史研究团队进行“道路抉择”专题复习时展示的学习成果之一,其主题应该是( )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秋收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 古田会议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A.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B.农村中心,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中心,军队武装暴动
D.民族团结,抵抗日本入侵
13、有一部电视剧中右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时的场景,在电视剧中绝对可以看到的画面是(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14、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5、下列城市中,改革开放后由小渔村转变为G DP居中国第三位的繁华大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16、从1985年起,我国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其重点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分配方式趋向多样化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7、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策划筹办重磅大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于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其中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猴首、牛首铜像,该文物的流失与哪一场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 )
A.清王朝
B.帝国主义
C.地主阶级
D.中外反动势力
19、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A.三民主义的产生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武昌起义的胜利
20、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使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彻底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2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___”。
22、北伐战争时期,以共产党、共青团员为骨干的___________独立团屡建奇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23、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______的作用。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______,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6、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短短几年内,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了____,在很短的时间内这里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2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秘密召开。
28、(1)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①________。
(2)公元前60年,汉朝设②________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③_________。
(4)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④_________。
(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⑤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限制。
29、根据提示完成填空或列举.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战役。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________________。
(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
(5)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____。
(6)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__________。
30、观察下图《三大战役》,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3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两例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4、材料一: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就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分别与哪几次侵华战争有关?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民族英雄,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简单叙述他的英雄事迹,并说说要学习他们哪些精神?
(2)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些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