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B

开放浦东

推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A

B.B

C.C

D.D

3、下图中(图中文字为选民证),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A.翻身了成为土地的主人

B.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C.行使人民当家做主权利

D.挫败了美帝的侵略野心

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质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

C.个体手工业者相互合作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

A.侵略势力削弱

B.全体中国人盼望

C.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D.租界期限已到

7、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人类生活至今。请你从以下事例中选出,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前提是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美国南北战争

C.爱迪生研制成功碳丝灯泡

D.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8、据载:“5月2日,北京大学学生许德珩得知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马上召集北京各校学生代表开会,翌日晚上决定举行游行示威。因临时找不到白布,他把床单撕成条,用来书写标语、口号。”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标语、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9、下列是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深圳

B.广州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10、我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1992年,中共十四大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1、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2、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3、1926年国民革命军发布宣言:“…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该宣言(     

A.标志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B.宣示了中国革命核心任务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D.得到北洋政府的大力支持

14、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斯巴达克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化的发展

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C.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1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16、创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弊端日渐突出,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 1904   B. 1905   C. 1906   D. 1907

1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8、有学者说:“传统儒学强调的最高境界是为全社会明道立法、制礼作乐。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立意为国际社会‘明道立法、制礼作乐'。”下列新中国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它的建立“首次在中华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的要件都已大致备齐,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启。”文中的“它”是

A. 清政府

B. 武昌起义

C. 中华民国

D. 清帝退位

20、下列被誉为“铁人”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______;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

 

22、武昌起义组织机构:______________

23、______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4、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5、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__战役,其指挥官是_______________ 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_________指挥下,八路军发动了100多个团参加的重大战役,称之为“百团大战”

26、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27、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的奋斗目标。

28、1957年建成的 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连接了长江两岸。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决定创办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0、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3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动有哪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何重要意义?作为青少年应该传承革命英雄的哪些精神?

33、“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为了解决哪些遗留问题而提出的?这一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什么?“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与成功实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国红军长征何时开始和结束的,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长征的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你知道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有一位伟人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请你说说,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5)、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那么,你心中的长征精神又是什么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