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佳同学在阅读名著时,在书中做了一些批注,其中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选项 | 文段 | 批注 |
A | 整整一个星期,这座小城总在隆隆的炮声“嗒嗒嗒”的枪弹尖叫声中迎来黎明,送走黄昏,只有在夜深时它才静寂下来。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城战况的惨烈,反映出红军的攻势之猛与匪军守卫的森严。 |
B | 保尔使劲回想:这是谁的名字?一使劲他又掉入了黑暗的深渊。当他清醒点儿时,他又想起:“渴死了。” | 运用了心理描写,这句话说明保尔身体非常虚弱,侧面反映出他的伤势之严重。 |
C | 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 傅雷希望孩子努力提升文学修养,跑赢人生全程。 |
D | 关于学习,他(盖叫天)提出,“慢就是快”,说明根基不打好,一切都筑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 | 傅雷通过盖叫天的话提醒孩子,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 |
A.A
B.B
C.C
D.D
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晰记得,雪花________的早晨,我来到油茶摊前,要一碗油茶。________时间不紧,就细细咀嚼,直到香味________全身,热气在全身涌动,手脚热乎起来。我时常想,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且________的。像这油茶,它是种味道,也是种记忆。让你凝思时,有一些沉甸甸的东西在心里缓缓流淌……
A.奋飞 只有 弥漫 经久不息
B.纷飞 如果 弥漫 历久弥新
C.纷飞 只有 迷漫 历久弥新
D.奋飞 如果 迷漫 经久不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更加明显。
B.微风吹过,桃树上的花瓣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C.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与普及,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D.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
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这两首诗都雄齐壮美,但思想感情略有不同,两首诗都有_____的感情, 不同的是后一首诗主要表现诗人_____的感情。
【2】“晓战随金鼓,肖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6、按原诗文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往来翕忽。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不畏浮云遮望眼, 。
(5)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7、赏读“红星”,学习英雄精神。
①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靠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②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
③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④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阅读上面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1)选段记述的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 事件。
(2)试分析第②段的表达效果。
8、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 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 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 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③-⑥段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B. 第④段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
C. 第⑤段引用《论衡•自纪篇》《泰泉乡礼•乡校》中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D. 本文主要运用分类别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私塾教育的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題。
(链接林料)“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1)上面文字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2)当今教育中能否施行体罚,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9、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襁褓里的“丑小鸭”,到如今的翩翩少年……走到今天的人生高度, 你得到了多少亲情的滋养,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砥砺,已经是说也说不清了。他们就像台阶, 抬举着你,让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是否还有,还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台阶?靠了这些台阶,让你徐徐抵达人生更高的目标。譬如,对你影响极大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阕歌词……其实,更重要可能还是,手不释卷的喜好酝酿了你的精神世界,广泛的交际、多样的活动造就了你的开阔的视野,而百折不饶的个性,让你摆平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挫折……盘点人生,让我们满怀感恩和珍惜,也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要求:1.请你以“台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