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将作为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对接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达到新高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门陆地面积发生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变动
B.填海造陆
C.海平面下降
D.海平面上升
【2】为高质量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应该( )
A.开荒种地,发展种植业
B.砍伐树木,发展造纸工业
C.引进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开采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2、长江三峡是指
A.虎跳峡、瞿塘峡、西陵峡
B.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C.巫峡、虎跳峡、瞿塘峡
D.虎跳峡、西陵峡、巫峡
3、“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不是()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C. 第二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D.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4、下列节日中,我们学校操场上正午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七一建党节 D.八一建军节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
A.西北风 B.台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6、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 南岭 B. 大兴安岭
C. 秦岭 D. 台湾山脉
7、下列工程中不属于西部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是
A.青藏铁路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8、下列各省中,位于祖国最北端的是( )
A.山西 B.山东 C.黑龙江 D.河南
9、读下图,长江中下游河段面临的生态环境之一是洪涝灾害,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中与之不符合的是( )
A.上游控制污染
B.上游植树造林
C.中游疏浚河道
D.中游退耕还湖
10、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C.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日常不用或少用贺卡
1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A.地球上的海洋水 B.陆地上所有的水
C.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水 D.地球上所有的水
12、下列属于高新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 )
A.电风扇
B.智能扫地机器人
C.收音机
D.电熨斗
13、北京某校的四位同学准备在春节分别去哈尔滨、武汉、昆明、广州体验不同的过年习俗后回校交流。以下四个省区轮廓与上述四个城市所在省份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武汉 B. ②—广州 C. ③—哈尔滨 D. ④—昆明
14、甘肃省民勤县气候干旱,周围有大面积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地势较高
C.距海较远
D.热量较多
15、关于下图所示的少数民族与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傣族泼水节
B.藏族雪顿节
C.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回族开斋节
16、下图是我国人口分布图,A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表示的地点分别是( )
A.漠河、腾冲
B.黑河、昆明
C.漠河、海口
D.黑河、腾冲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山地多,平原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南部多,北部少
D.沙漠地区多,盆地人口少
17、每年夏季我国多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图是“中国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西南山区
D.西北荒漠
【2】泥石流多发的自然条件有( )
A.坡度较陡
B.夏季多暴雨
C.植被茂盛
D.河流稀少
【3】预防泥石流和滑坡的主要措施有( )
A.植树种草,涵养水土
B.对陡坡进行开垦
C.围湖造田
D.对易发区加强监测,及时预报险情
18、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19、上海的李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到达我国位置最北,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省级行政区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2】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准确观察并反映我国地势起伏状况的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3】四条游览线路中最能反映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的路线是( )
A.①路线
B.②路线
C.③路线
D.④路线
20、下列家庭节水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生活用水—水多用
B.尽量少刷牙或淋浴
C.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使用节水器具
21、气候的两个要素是 和 。
22、我国地形类型_________, __________面积广大。
23、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24、根据几个省的轮廓位置地理特征,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它们的简称。
图职号 | A | B | C | D | E |
省的简称 |
|
|
|
|
|
25、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节目,广大电视观众跟随摄制组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国之美。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山川壮美,地形多样,图中山脉A是____。
(2)坐上哈大高铁,可以欣赏____(填地形区)十月金秋的丰收景象,田野里小麦、玉米和____(填“大豆”或“花生”)成熟了,这里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____(填作物熟制)。
(3)如果想要到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应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这里夏季气温较低,原因是____
(4)坐上京沪高铁沿途会看到祖国的“母亲河”____及我国最长的河流____。
2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27、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
28、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的是 洋
29、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和
30、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____(冬或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东部主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受此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我们称之为________区,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它很难到达的地区,我们称之为_________区。
(2)①为_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③为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该季节的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______,易导致________灾害的发生。
31、读中国图,回答问题。
(1)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___高原。
(2)A______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有丰富的______资源。
(3)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B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4)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_________工业基地。
32、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的气候特征是___、季风气候显著。
(2)比较甲乙两地 7 月平均气温,可知:我国夏季___。
(3)比较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可知:我国冬季_______,影响两地气温的因素为__。
(4)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分布,可以得出:我国南方雨季_____(长或短),在它的影响下,南方河流汛期___(长或短)。
(5)我国华北平原的气候类型是___ 气候,其气候特点为______,这种气候区的耕地一般是___。
(6)图中D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为___。
33、读长江干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长江各大支流中,A是____江,它位于长江的____游(“上”“中”或“下”);B是____江,它流经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2)图中甲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之一;乙地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该地主要发展____业(“种植”“林”“畜牧”)
(3)在图中长江沿岸的工业城市E____为我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34、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利用型分布图(左图)和我国地形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甲是____山脉、乙是____山脉,这些地区分布的主要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是____,从地形来看,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形类型)
(2)①、②土地利用类型大致以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及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④土地利用类型为____地,主要用于发展____(填农业类型)。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图、松花江流域图
材料二:黄河与松花江比较表
材料三:黄河与珠江概况
河流 | 流域面积(万千米2) | 年平均径流量(亿米3) |
黄河 | 75 | 661 |
松花江 | 55 | 762 |
珠江 珠江年径流量约为330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约1600亿千瓦时,通航里程超过14000千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280万公顷。 | 黄河 黄河年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年发电量约1100亿千瓦时,通航里程约3500千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700万公顷。 |
(1)黄河“五区”的中间一个区,名称标记看不清楚。请你根据其他区的命名,结合所学知识,给这个区起一个名字_______区。
(2)黄河与松花江的水文特征有同有异。两河相比,年平均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请列举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_______(一条即可)。
(3)与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相比,珠江的优势体现在______等方面;珠江的径流量比黄河更大,有效灌溉面积却远远小于黄河,原因是_______。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一句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俗语,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请你结合图示,补充下面的框图,探究原因吧!A______,B_______,C_______。
(5)榆林市泉家沟村是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经过70年综合治理,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下图可知,该村的_____占比大幅度下降;根据上升的土地类型,分析当地人们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措施,改善了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6)为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
①青海省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陕西省南部加大治污力度 ④山东省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