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在常规能源中,水能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C.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

D.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交御 拭干   惨淡     旁倚斜出

B.蹒跚 炫耀   马褂     触目伤怀

C.举著 狼藉   珊栏     情郁于中

D.赋闲 炫耀   锁屑     深不可侧

3、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敬业与乐业 纪念白求恩 最后一课 晏子使楚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瑰 搁 靡 集 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相同。

D.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和《卖炭翁》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D.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杜甫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这两首诗都写于作者困居长安期间,比较它们在感情表达上有何异同。

2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

(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

(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

(1)上述语段选自纪实作品《 》,作者是   。语段中的“他”是

(2)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阿格头子灰背青》,完成下面小题。

阿格头子灰背青

汪曾祺

①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北齐斛律金这首用鲜卑语唱的歌公认是北朝乐府的杰作,写草原诗的压卷之作,苍茫雄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南人”,都从“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诗里感受到草原景色,向往不已。

③但是这句诗有夸张成分,是想象之词。真到草原去,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色的。我曾四下内蒙,到过呼伦贝尔草原,达茂旗的草原,伊克昭盟的草原,还到过新疆的唐巴拉牧场,都不曾见过“风吹草低见牛羊”。张家口坝上沽源的草原的草,倒是比较高,但也藏不住牛羊。论好看,要数沽源的草原好看。草很整齐,叶细长,好像梳过一样,风吹过,起伏摇摆如碧浪。这种草是什么草?问之当地人,说是“碱草”,我怀疑这可能是“草菅人命”的“菅”。“碱草”的营养价值不是很高。

④营养价值高的牧草有阿格头子、灰背青。

⑤陪同我们的老曹唱他的爬山调:阿格头子灰背青,四十五天到新城

⑥他说灰背青,叶子青绿而背面是灰色的。“阿格头子”是蒙古话。他拔起两把草叫我们看,且问一个牧民:

⑦“这是阿格头子吗?”

⑧“阿格!阿格!”

⑨这两种草都不高,也就三四寸,几乎是贴地而长。叶片肥厚而多汁。

⑩“阿格头子灰背青,四十五天到新城。”老曹年轻时拉过骆驼,从呼和浩特驮货到新疆新城,一趟得走四十五天。那么来回就得三个月。在多见牛羊少见人的大草原上,拉着骆驼一步一步地走,这滋味真难以想象。

老曹是个有趣的人。他的生活知识非常丰富,大青山的药材、草原上的草,他没有不认识的。他知道很多故事,很会说故事。单是狼,他就能说一整天。都是实在经验过的,并非道听途说。狼怎样逗小羊玩,小羊高了兴,跳起来,过了圈羊的荆笆,狼一口就把小羊叼走了;狼会出痘,老狼把出痘子的小狼用沙埋起来,只露出几个小脑袋;有一个小号兵掏了三只小狼羔子,带着走,母狼每晚上跟着部队,哭,后来怕暴露部队目标,队长说服小号兵把小狼放了……老曹好说,能吃,善饮,喜交游。他在大青山打过游击,山里的堡垒户都跟他很熟,我们的吉普车上下山,他常在路口叫司机停一下,找熟人聊两句,帮他们买拖拉机,解决孩子入学……我们后来拜访了布赫同志,提起老曹,布赫同志说:“他是个红火人。”“红火人”这样的说法,我在别处没有听见过。但是用之于老曹身上,很合适。

老曹后来在呼市负责林业工作。他曾到大兴安岭调查,购买树种,吃过犴鼻子(他说犴鼻子黏性极大,吃下一块,上下牙粘在一起,得使劲张嘴,才能张开。他做了一个当时使劲张嘴的样子,很滑稽)、飞龙。他负责林业时,主要的业绩是在大青山山脚至市中心的大路两侧种了杨树,长得很整齐健旺。但是他最喜爱的是紫穗槐,是个紫穗槐迷,到处宣传紫穗槐的好处。

“文化大革命”,内蒙大搞“内人党”问题。老曹在劫难逃。他被捆押吊打,打断了踝骨。后经打了石膏,幸未致残,但是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他还是那么“红火”,健谈豪饮。

老曹从小家贫,“成分”不高。他拉过骆驼,吃过很多苦。他在大青山打过游击,无历史问题,为什么要整他,要打断他的踝骨?为什么?

阿格头子灰背青,四十五天到新城。

【形象生动的人物】

【1】文章第①段,老曹被布赫同志称为“红火人”。结合老曹的生活经历,简要分析他被称为“红火人”的原因,补全思维导图

【淡而有味的语言】

【2】汪曾祺先生写作时常用到括号,请你品读①段画线句,分析括号中语句的表达效果

他曾到大兴安岭调查,购买树种,吃过犴鼻子(他说犴鼻子黏性极大,吃下一块,上下牙粘在一起,得使劲张嘴,才能张开。他做了一个当时使劲张嘴的样子,很滑稽)、飞龙。

【独具魅力的构思】

【3】“阿格头子灰背青,四十五天到新城”,这句爬山调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饱含温情的主题】

【4】汪曾祺先生著作颇丰,你认为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亲近大自然,总会给你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有其独特风景。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要求:(1)补充文题,横线上内容必须与景色有关;(2)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