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时期商业兴盛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
A.湘商和徽商 B.闽商和京商 C.晋商和徽商 D.晋商和京商
2、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经济特区的建立
3、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横线处应填入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北宋建立
4、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 )
A. 交通发达 B. 旅店兴旺 C. 商业发达 D. 娱乐活跃
5、营建都城是国之大事,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它关系到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建立后定都于( )
A. 长安 B. 洛阳 C. 咸阳 D. 建康
6、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辽的统治者
B.西夏的统治者
C.金的统治者
D.吐蕃的统治者
7、某同学正在写-篇反映唐朝时期新疆、中亚和印度半岛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佛学的毕业论文。下列书籍中,可给他提供帮助的是
A. 《史记》
B. 《大唐西域记》
C. 《齐民要术》
D. 《大明历》
8、“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此书是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汉书》 D.《资治通鉴》
9、某学校七年级一班要出一期板报,主题是“领先世界的宋代科技”,同学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内容要求的是( )
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③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④发明了枪炮的始祖——交火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某一皇帝统治时期,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创立殿试制度;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 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位皇帝是
A.汉武帝
B.武则天
C.宋太祖
D.明太祖
11、(如下图)唐朝留下了大量妇女骑马出行、游玩、打马球的瓷器、陶器、壁画、绘画等。由此可知,在当时
A.妇女只能骑马出行
B.妇女摆脱三纲五常束缚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妇女可以参加科举做官
12、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请判断她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南宋与金对峙 B.宋辽对抗
C.北宋与金对峙 D.南宋与蒙古对峙
14、清朝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某位名将的墓时,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秦涧泉拜谒的墓是
A. 秦桧墓
B. 文天祥墓
C. 戚继光墓
D. 岳飞墓
15、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中国人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1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属于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 )
A.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D.重视发展农业,开发江南
17、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为此,雍正帝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实行八股取士
1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D. 改国号为周,取代唐朝
19、唐玄宗统治后期,宠幸杨贵妃,重用奸臣宦官朝政荒废。唐朝的升平景象急转直下,爆发了大规模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指
A. 大泽乡起义
B. 安史之乱
C. 八王之乱
D. 七国之乱
20、清朝时,造成很多地方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人口的快速增长
B. 人口的快速减少
C. 连年战乱
D. 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
21、北宋兴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是——
22、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
(1)唐都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3)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3、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________。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组织,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4、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5、某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的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工程有关( )
A. 都江堰 B. 秦长城 C. 隋运河 D. 赵州桥
2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北宋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_______。
(3)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_______。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
(5)清朝统一台湾后,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___________。
(6)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
(7)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_》。
27、宋元时期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__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8、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9、汤显祖是明朝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昆曲《________》。
30、唐朝的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1689年,中俄双方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___》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32、给下列称号写出他们的名字
诗仙—— 画圣—— 诗圣——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艺术,儒、佛、道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摘自朱汉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唐王朝曾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幕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宋代哪一政策的实行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摘自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说说元朝的统治有何特点?为巩固对“偌大国家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该朝代分别设置什么机构来加强对台湾和新疆地区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