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1915年,振兴织袜厂在《申报》上刊登一则广告:“中国首创、第一家国货。”该厂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共计五百余条。1920年1月1日,该厂在《申报》刊登最后一则(整版)广告:“振起华工名标万国,兴开实业利普寰球。”振兴织袜厂广告的刊登反映了(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营商方式紧密贴合时局

C.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突出

D.民众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2、二战后,许多西方人将苏联的政策理解为一个世界性的共产主义阴谋的一部分;从苏联的角度看,美国的政策则是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扩张,用列宁的话表述就是“经济帝国主义”。二者之间的相互认识对历史研究的启示是(     

A.史学研究时应尽量剔除材料的价值倾向

B.学者需结合不同的言论来描绘过往史实

C.自上而下的审视是解释历史的最佳角度

D.历史研究应以当事人的认知为主要依据

3、苏美尔文明是公元前4500~前2000年左右在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南部兴起的古代文明。作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进入有史时代的首个文明发展阶段,苏美尔人在农业产生、社会组织、文艺科技及文字等方面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辨,自成体系。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苏美尔文明(     

A.体现出鲜明的原生性

B.取决于地理环境变化

C.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奠定西亚文明的基础

4、在对河南安阳殷墟文化时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的发掘中,出土动物骨骼约36吨,主要为骨原料,包括肢骨、下颌骨、角和牙齿等,其中肢骨来源多为家养动物。此外,还发现了骨笄(簪)、骨镞(箭头)和骨铲等成品。此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当时(     

①手工业生产情况②畜牧业经济发展 ③工商食官的制度④动物资源的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

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6、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说:“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这表明我国(       

A.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经济发展适应生产关系变革

C.已经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

D.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①解放区长期坚持“三三制”的政治原则   ②国统区兴起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

③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④人民解放军赢得战略决战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面是关于清代农业生产和人口(1600—1887)的统计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朝(     

年份

总人口(千人)

农业人口(千人)

耕地

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千亩)

农夫人均(亩)

总额

净额

余额

1600

120000

97200

725464

27.52

1765

819

469

1766

200000

170000

1036109

25.22

1700

789

439

1784

300000

255000

1009354

16.75

1122

521

171

1812

350000

297500

1050436

14.94

1012

470

120

1887

400000

340000

1125960

13.88

855

397

47

A.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

B.导致环境恶化的可能因素增加

C.注重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推广

D.高产农作物引进并大面积种植

9、军机处设立之初军机大臣并无助手,随着事务增多,军机大臣开始配备得力助手(称为军机章京,官秩七品)帮忙处理文书。如表为军机章京所获荣耀,这反映了清代(     

清代军机章京所获荣耀

 

获得时间

依照礼制对应官秩

挂朝珠

雍正年间

五品以上

戴全红帽罩

乾隆三十五年

三品以上

穿貂褂

乾隆三十七年

三品以上

A.军机处内部实现了分权与制衡

B.军机处逐渐成为专制皇权隐患

C.中枢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权力机构设计兼顾集权与效率

10、下表为南宋时期部分年份纸币会子发行情况(单位:万贯)。据此可以推断南宋时期(     

发行年份

发行量

流通期限

乾道四年(1168年)

1000

3年

淳熙六年(1179年)

1800

6年

嘉泰元年(1201年)

3633

9年

嘉定二年(1209年)

11263

22年

嘉定四年(1211年)

23000

20年

端平元年(1234年)

42000

30年

淳祐六年(1246年)

65000

 

景定四年(1263年)

每日增印15

 

A.纸币会子存在信誉危机

B.财政收入有显著提高

C.商品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D.钱荒导致纸币的发达

11、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一项工程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隋朝时期,它首次南北贯通,“运输商旅,往来不绝”。结合下图判断,此次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芍陂

D.大运河

12、道光咸丰年间,中国社会中逐步出现了一个负责管理地方公务的士绅群体——绅董。下图为《申报》记述的从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关于绅董的条款数量变化曲线。这一变化的总体态势表明( )

A.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基层治理成功转型

D.民主思想影响扩大

13、因侨居广州的商人太多,唐政府曾经任命穆斯林法官来管理。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占广州,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度停顿,波斯湾沿岸的许多商人因此破产。上述现象可用于佐证(       

A.西亚人民生活依赖中国商品

B.奥斯曼帝国垄断东方商品贸易

C.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

D.阿拉伯和中国存在大规模贸易

14、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间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或纲领

平均主义

君主立宪

扶清灭洋

民主共和

重要活动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15、古代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户籍管理的措施,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

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

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

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6、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中世纪

B.中世纪的黑暗迟滞了欧洲发展

C.文艺复兴促进欧洲思想解放

D.中世纪孕育了社会转型的力量

17、19世纪60年代中期,安庆内军械所建造的轮船在长江安庆江面下水试航成功,1866年在南京下关正式试航成功。后来曾国藩将船命名为“黄鹄号”。该船的试航成功(     

A.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B.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C.是轮船招商局的重要成果

D.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18、11世纪的英国已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王派出法官在全国巡回审判。这推动了(     

A.民法系的形成

B.罗马法的传播

C.成文法的完善

D.普通法的发展

19、桑地诺提出了“自由祖国”的概念,指出:“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总统必须“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桑地诺的这些思想(     

A.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

C.严重冲击世界殖民体系

D.主张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

20、考古证明,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有的都城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确立了成熟的政治体制

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1、列宁指出:目前严峻的形势,还有苏维埃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这种“迂回的方式”表现为(     

A.运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B.发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

C.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D.通过五年计划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2、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新式高校勃兴,留学归国人员在缺乏必要考核的情况下迅速跻身教授,而本土学者却备受压迫。此时中国学术界,充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教授,形成了“少壮派教授”大量存在于近代中国的独有现象。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

B.不利于中国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

C.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D.冲击中国传统教育和学术独立性

23、北宋中期至南宋的类书,大多内容全面、分类严密。如《全芳备祖》属于花草果木专科类书,引用古书时剔除鬼神之说,所录皆为草木名称、种类、性状等;《梦溪笔谈》也多对前人之“妄说”予以辩证。这一现象(     

A.说明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B.受到格物穷理思想影响

C.表明两宋文化领先世界

D.反映了市民文学的兴盛

24、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制定《井冈山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湘赣边区土地法的调整(     

A.出于粉碎国民党“围剿”需要

B.凸显了红色政权政策灵活性

C.意在扩大革命统一战线基础

D.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序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6、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7、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8、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29、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30、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3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2、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33、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4、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冤家宜解

《原是一对老冤家, 法德化敌为友对世人的启示》这是新华网一则报道的标题。假定这篇报道由你来撰写,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两个问题:

(1)为何说法、德两国是一对“老冤家”?

(2)法、德两国是如何“化敌为友”的?

36、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阶段、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回答。)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38、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传统的理解见仁见智。在词源学上,“传”与“统”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独立的词汇。“传,续也”。“统,绪也”。传统,本意是谓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在西方,英文tradition(传统)源于traditio。在罗马法中traditio是转移私人财产拥有权的一种方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传统的概念作出现代的解释:“传统从字面上来看,凡是我们文化中从过去流传或遗留下来的内容,都可称之为传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特指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古老的,而且我们还赋予它们以现代的价值。”

——摘编自夏锦文《社会变迁与中国司法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围绕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论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