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胡锦涛

2、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下列人物中,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 B. C. D.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下列哪一词汇能够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

A. “公私合营”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倾家荡产大搞钢铁”

D.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6、为大规模进行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整风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

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对外开放》一课先后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经济特区的建立,二是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列有关这三部分内容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时间关系上的递进             ②是开放领域的递进             ③是开放成效的递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9、中英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也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可知回归后的香港

A. 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B. 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C. 可以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D. 必须断绝与英国一切关系

10、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反映了(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④期盼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中“帮人类渡过一劫”的科技成果是(  )

A. 原子弹 B. 计算机

C. 籼型杂交水稻 D. 青蒿素

12、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2年

1970年

人均数量

202

263

212

228

289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2012年习近平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2017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又说“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历史上,没有处理好“实事求是”和“加油干”两者关系的典型事件是

A.解放牌汽车投产

B.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

C.青藏公路建成

D.“两弹一星”的研制

14、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革命烈士体现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所属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5、下列对下边两幅图片所表达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体经济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经济   ②从物质供应匮乏到市场商品充足

③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④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对下图中王进喜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战线的英雄楷模

B.是我国“两弹一星”主要贡献者

C.我国水利建设战线的一面旗帜

D.世界上首次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者

17、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呈现出(  

①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②各个领域作品形式多样

③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④万马齐喑的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19、观察如图,从1949年到1957年促进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加的是

 

A.“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22、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50年6月,我在农村开展了_________,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从1953年开始,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采取________的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体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在探索建没社会主义初期,我国在农村工作中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错误地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运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73年农业科学家________(见下图)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以“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2007年,国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理论指南。

24、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5、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2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28、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全国已建立 _____ 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标志着民族独立?

(2)哪一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作出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哪次会议上?它作出什么伟大战略决策?

(4)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某班同学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图1反映的会议的召开地点位于_______。图二中的历史事件宣告了_____________革命取得胜利。中共在图3的会议上作出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的决策。

(2)在小组讨论中,小华同学就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当家作主”“伟大转折”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作简要说明。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3)请你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来论证上述材料中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