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赵爷爷于1923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佃农家庭,1951年春节,依旧在家务农的赵爷爷一家非常高兴,还特意放了一挂鞭炮表示庆祝。请问,这个春节赵爷爷家最值得庆祝的可能是

A.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家里终于有人考中了科举

C.分到了盼望已久的土地

D.被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图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

A.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3、改革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抑或是发展中遇到一些重大问题之时的转机,甚至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最重要、最有效、最关键的抉择。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A.我军调整组建为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四大军种

B.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四大战区

C.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D.形成军委管总、军种主战、战区主建的新格局

4、2020年的春天,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临危受命,为祖国抗疫取得胜利贡献自己毕生所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D.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5、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姓“姓”的三条标准是。

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 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邓小平在大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 中共十大

B. 中共十一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9、2020年,全面小康将圆满收官,标志着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什么理论成果有重大关系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0、1978年,一篇文章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于所谓“禁区”应该“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该文章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文章主张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B.该文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C.该文章引发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该文章引发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打下了思想基础

11、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港澳回归祖国

13、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B点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大跃进”扩展到经济领域

D. “八字方针”的提出

14、八年级一班同学学习了“三大改造”后,对“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改造方式不对 B.要求过急 C.工作过粗 D.改变过快

15、下列城市中,曾在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20世纪90年代主动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A. 长沙   B. 上海   C. 重庆   D. 厦门

16、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 成功研制氧弹

C.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17、下表中对历史史实因果关系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我国迈进工业化强国之列

D

“两弹一星”成功

我国实现了国防现代化

A.A

B.B

C.C

D.D

18、准确表述历史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以下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相关史实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于农村,中心环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1980年建立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D.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19、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中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紧抓不懈

C.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0、农民形象地称赞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称赞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3、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4、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6、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8、________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9、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想,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有哪一位豪杰能率领占世界人口1/5的10亿民众迅速拔乱反正,从教条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融入20世纪末的世界大舞台?在因本能的‘外部恐怖症’而闭关自守多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1978年开始向外部世界迈出一大步,开始了新的长征。”

材料二  对外开放大事记

时间

史实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1980年

中央决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1983年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1984年

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湛江和北海等14个大中港口城市

1992年

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年

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力求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2017年

中国厦门承办金砖国家峰会,倡导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

2018年

中央宣布了将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遇到的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障碍。传统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和资源,按照产品经济的思想组织经济建设,其必然对对外开放形成制约,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特别是涉外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渐进性特征使对外开放也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点,回顾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推动各方面改革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断深化的计划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财税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等改革,又对扩大中国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材料描述的“豪杰”是哪一位杰出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县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形成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