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7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
A.中央人民政府 B.福建省 C.深圳市 D.广东省
2、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
B.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C.居安思危
D.舍生取义、救亡图存
3、某“农家乐”制作的野菜、粗粮受到游客的喜爱,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中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说明人们饮食喜欢猎奇
C.说明人们从吃饱进步到吃好,绿色食品等观念深入人心
D.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
4、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及三艘属舰,2017年7月7日早上抵达香港,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 )
A.1997年
B.2001年
C.2010年
D.2012年
5、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6、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7、1966-1976年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虽经历百般曲折,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建设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正式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并使用
8、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下列诗句中与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有关的是( )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9、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②到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
A.经济建设上来
B.法制建设上来
C.科技建设上来
D.国防建设上来
1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个人魅力 B.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周恩来外交才能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2、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中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1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14、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明治18年(1885年)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西安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偷袭珍珠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中华民族迈向21世纪开始于1978年,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 )
A.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D.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17、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材料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开始于
A.1921年7月
B.1945年4月
C.1949年4月23日
D.1949年10月1日
18、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了青藏铁路 ③建立了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十四年抗战”以1931年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其重要理由是
A.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B.国共两党联合抗日
C.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1、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2、“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3、“文化大革命”是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和操纵,使中国陷于“________”长达十年之久,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
24、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5、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6、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7、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8、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9、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33、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34、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的生产呀自己享……”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图2出现由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3)据材料三概述凤阳县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4)202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最美乡村》,请你就“如何建设最美的乡村”提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