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居民王某不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美建交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说:1966—1976年成了中国“失落的10年”。由此你联想到的事件是
A.国民经济的调整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A.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5、在某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他受到批判,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文中的“他”指的是
A.刘少奇
B.贺龙
C.彭德怀
D.周恩来
6、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有(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建立人民公社,凭票证购买商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7、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大”
8、“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灵活性。以上言论描述的是
A.背景
B.内容
C.影响
D.特点
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议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10、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2019年4月3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怀抱。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的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烈士陵园。这是哪支军队的烈士陵园?
A. 工农红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中固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武装砮察
1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新政协会议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2、“两弹一星”和“籼型杂交水稻”两项标志性科研成果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②改革开放的实行
③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④海外优秀科学家回国报效祖国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3、1956年太原六味斋在实现了公司合营后正式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原六味斋酱肉店和六味斋肉制品厂在原有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从此跨上了快速发展的企业之路。你可以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六味斋实现公私合营与“一五”计划有关 ②改革使六味斋重新焕发了生机 ③六味斋企业所有权经历了私有制到公有制,再到企业改革的过程 ④六味斋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的残痕,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材料描述的是( )
A.香港的回归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澳门的回归
D.对台方针的提出
15、1950年发表的《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行动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据材料,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A.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独立 B.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 D.捍卫中国的国家安全
16、中共“七大”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A. 新三民主义
B. 马列主义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
17、如图是2014年在中国举办的一个经济合作官方论坛的会标图案。这一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洲联盟
18、中共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向题
B.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C.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
D.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的问题
19、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2001年12月,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0、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改革、开放、协调、发展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开放、创新、绿色、改革、共享
21、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_______________(会议)上制定的。
23、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5、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6、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29、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建设开启新中国富强之路。据材料甲归纳工业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甲: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2)国家富强之路历来难以一帆风顺。据材料乙,简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58年我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史实。
乙: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的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全面开放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出路。据材料丙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图事件对我国所起到的作用。
丙: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笫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摘编自赀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